第1373章 忌惮

贞观二十年,大唐的经济一如既往的在快车道上奔驰。

得益于各种蒸汽机设备的运用,许多作坊的生产效率也不断的提高。

再加上长安城到洛阳的铁路的修建,对沿线的刺激作用,以及对各个作坊的刺激作用,关中地区的商业氛围,如今非常的浓厚。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很乐意看到这样的场景。

“无忌,楚王府的影响力,现在是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是有点尾大不掉了。

趁着我们这些老骨头还在世,我觉得应该想办法削弱楚王府的力量,最好就是能够彻底的打掉楚王党。

否则以后把问题留给下一代的话,他们不见得有这个水平来解决。

甚至哪天我们不在人世之后,楚王党直接就把我们的力量给消灭、吞并了。”

所以长孙冲和高士廉现在都对楚王府强大的经济能力,表现出了巨大的担忧。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再加上你的优秀政绩和家族的运作,升迁是必然的事情。

这些地方到底是属于朝廷的,还是属于楚王府的,其实都是一个暧昧的事情。

这么一来,原本的县令,哪怕是位置不变,级别也是在上升的。

然后大唐皇家钱庄,如今在各个道都有分号,一年至少也可以给楚王府带来一百多万贯的收益。

另外还有一个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的,那就是楚王府如今在海外有非常多的控制区。

最简单的,如果你家中有几十个子弟在各个衙门或者州县为官,为了让他们的政绩更加显赫,那么有大量的钱财支持和没有支持,差距是巨大的。

长孙无忌别的东西是不佩服李宽的,但是在挣钱方面,却是不得不佩服。

“这一千万贯,大概都是怎么构成的?”

不过不管是高士廉还是长孙无忌,都没有心情放松自己。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上,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如何让自家家族的势力持续的传承下去,是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问题。

高士廉也是有点惊讶于长孙无忌给出来的数字。

不管是平壤和金城的租界,还是倭国的难波津和函馆,亦或是南洋上的蒲罗中等地。

这是高士廉和长孙无忌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高士廉虽然知道楚王府挣钱的能力很高,但是一年就能够挣超过一千万贯,还是有点超出了他的预计。

只不过大部分人并没有真的认真去调查,所以只知道楚王府在海外很有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到底有多强,知道的人并不多。

“有的,这还是李宽前几年把市舶都督府征收的市舶税给移交回了户部,要不然单单市舶税一项,一年下来能够征收的赋税就有几百万贯。”

这些人的职位如果都进一步的得到提升,几年以后,大唐的各个州县,楚王府的影响力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按照你这么说,楚王府有一半以上的收益都是来自海外?”

如果放长远一点,这一块的收入可能就有可能突破一千万贯每年。”

政绩这么煊赫都没有升迁机会,那吏部的考核还怎么让大家信服?一个人是这样,一帮子弟也是这样。

就比如你当一个户部尚书,不管是你身家几万贯还是几十万贯,亦或是几百万贯,个人的生活水平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对于实现长孙无忌的政治抱负方面,却是怎么也不嫌弃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