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繁忙的函馆港
寒冬腊月,整个函馆岛已经被厚厚的积雪覆盖。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函馆港并没有结冰。
“东方都督,这个冬天我们的港口不仅没有变的冷清,反而是更加热闹了不少,看来明年的函馆港,肯定会更加热闹啊。”
兰乔生的心情很不错。
东方平前几个月刚刚来函馆港,现在又再次过来,本来就表示出了他对函馆港的重视。
也意味着东海渔业对函馆港的资源倾斜。
几个月前,函馆港还是一个只有千把号人在折腾的北疆小港口。
但是自从这里的渔场被发现之后,很快就涌过来了大量的船队。
如今,这里已经是一个有着几万人长期生活的中型港口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但是他以前也是生活在关内道,对于大唐内陆地区的情况,还是非常清楚的。
东北部应该还有几个岛屿,其中有些岛屿上面也有天然的港口,明天开春以后,可以腾出一部分人手去那里修建一些简易的补给设施。
“登州的捕鱼业虽然很发达,但是那里的渔业资源跟函馆港附近海域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准确的说,这里之前是无主之地。
“我听说如家客栈准备在函馆港也修建一家分号,他们的负责人已经过来开始选址了吗?”
“嗯,东方都督您放心,这些问题我们都已经在考虑了。等到开春以后,立马就会开始完善。”
很显然,他这个函馆港的负责人,跟许多人都是非常熟悉。
“是的,那个船队的东家叫做何余生,还是蒲罗中市舶水师提督杨七娃的姐夫呢。
但是进入冬天之后,冰块变得不再稀缺,气温也已经降到了零下,这些蓝鳍金枪鱼能够保持新鲜度,快速的运输到登州,运输到长安城,可以卖上非常不错的价格。
兰乔生一边跟在东方平后面视察着港口的情况,一边交流着各种看法。
东方平作为东海渔业的都督,对于大唐海外的各个港口的情况都很熟悉。
据说在长安城,现在都已经有了专门的海鲜店和鱼脍店,为百姓们提供冰鲜的海鱼脍呢。”
“已经有一个掌柜先过来了,不过现在天气太冷了,没有办法施工,只能是先做一些前期的准备。”
我们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如今大唐的百姓,生活水平提升了不少,对于各种各样的新食材的消费能力,也提升了不少。
函馆港这里,许多人都不是长期居住的。
顶多到时候就是在登州那边再扩大一下晒盐场的规模而已。
“没问题,我们现在有专门的海船去登州运输海盐,并且为了鼓励捕鱼业的发展,这些海盐我们都是以近乎成本价出售。”
“等我这一次回大唐以后,跟楚王殿下再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将长安城实行的警察制度扩大到各个海外州城、港口之中。
特别是一些商家来这里做生意,可能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看到络绎不绝的人流在寒风中忙碌着,东方平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么一来,以后的海鱼保鲜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这函馆港虽然是在倭国北部,但是并不是属于倭国的统治范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