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办?我们到底是安排船队去南美洲收割橡胶呢,还是安排人手去南洋购买土地,种植橡胶树呢?”

这种鼓励书院的学员去开设作坊的事情,他以前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长孙家现在不缺一队探险的人手,所以干脆两边下注。

而根据之前文达明写的《海上旅行故事集》,那个橡胶其实就是橡胶树上收割出来的树胶而已,一颗橡胶树,一天就差不多可以收割到一两斤的橡胶,这几乎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刘界站在许敬宗面前,脸上充满了惊讶。

“许部长,您的意思是书院可以拿出一笔资金,专门用来资助学员去开设属于自己的作坊?”

要说李宽对橡胶价格上涨的态度,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按理来说,楚王府的作坊是橡胶使用的大户。

虽然跟发现金矿相比,收割橡胶的收益没有那么高,但是也绝对不低了。

“目前的橡胶,只有南美洲一个来源,而听说那里的橡胶林有不少,只要船队过去采摘,很快就能收割到一船的橡胶。

诸葛亮自己在蜀国效力,但是他的哥哥却是在东吴效力。

这种做法,就跟三国时期许多世家两头下注很相似。

特别是现在橡胶的需求很旺盛。

但是,我并没有看到李宽有什么动作去打压橡胶的售价。”

虽然这个理解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至少从楚王府的立场来说,逻辑上是说的过去的。

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让人疯狂了,这意味着长安城一个普通百姓,辛辛苦苦的干了一个月的活,也就只能买到一斤的橡胶。

利用我们书院自己的优势,鼓励更多的学员成立属于自己的作坊,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没错,楚王殿下说过了,蒸汽机的出现,意味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在这么一个新时代里头,各种东西的变化都是非常快的。

越是对橡胶的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长孙冲就越觉得这个行业似乎充满了机会。

许敬宗非常善于揣摩人心。

长孙无忌对李宽现在已经算是比较了解了。

所以最近一年,长孙无忌都非常警惕,轻易不给人抓住把柄。

特别是他隐约之间猜测到李宽有可能知道了当年的事情。

开发新的种植园,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手。

长孙冲会跟自己阿耶提出去南洋发展橡胶种植的事情,显然也是经过了一些考虑的。

“楚王府有什么动作?”

甚至是三边下注,反正不管最终的胜利者是谁,这些家族都能够顺利的传承下去。

长安城中,九成的橡胶都是被他们给用掉了。橡胶的价格上涨,他们肯定是最不希望看到的。

不管是人手准备还是用人成本,其实都是在快速上涨的。

“我们观狮山书院跟国子监不同,不是所有的学员都是冲着科举去的。拿出专门的资金来支持学员开设作坊,又不是没有门槛的事情。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获得这个支持的,到时候可以邀请商学院的教谕来把把关。”

许敬宗这么一说,刘界就比较能接受了。

“那我先去筹划一下,过几天再给您汇报一下进展。”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