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只要大唐自己内部不作死,草原上的胡人是连捣乱的想法都不敢轻易萌生。但是他毕竟日理万机,不可能每一篇文章都认认真真的看完。

“你多次提到了延长县,莫非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条水泥道路,还是很有建设意义的。

“这么说你要修建这套道路,是在假公济私了?”

可是现在延长县的火油资源有了大规模开采的意义,情况自然就不同了。

从长安城北门直接修建水泥道路,连接到延长县,然后继续往北定襄城而去,可以直接带动这一路的经济发展。

水泥道路,李宽是不会嫌弃多的。

“陛下圣明,不知道您看了最近一期的《科学》杂志吗?”

因为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草原上的局面还是非常安稳的。

“这火油,除了用来制作火油弹之外,还有其他用途?”

李世民有点佩服李宽扯东扯西的能力。

所以在这些地方修建水泥道路,性价比是比较低的。

楚王府安排人去延长县购买大量土地的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

与其到时候让李世民不高兴,倒不如现在就好好的解释一下。

要是去到镇北道的北边,那就更加不知道需要费多少时间了。如果长安城能够修建一条直通定襄城的水泥道路,那么通行时间就可以压缩到十来天,这对大唐来说,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事情。

颐和园中,李世民听了李宽的提议,很是无语。

伴随着田范围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大唐对原本胡人统治区域的不断侵蚀。

主要是耗费的钱财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话,一般人是绝对不敢说的。

“是的!火油提炼之后,能够得到一种非常适合当做灯油的产品,使用这种灯油,不仅成本比鲸油蜡烛要低很多,效果也不会比鲸油蜡烛差。

“宽儿,这朝廷刚刚宣布开工修建洛阳到广州的水泥道路,现在你又提出修建长安城到定襄城的水泥道路,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他倒也不是否认当年李宽提出来的草原战略。

李世民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陛下,微臣倒也不是在找借口。实在是长安城去定襄城太不方便了。这还是定襄城位于镇北道南边,靠近关内道。

很快的,他就从李宽的话里面找到了端倪。

但是这种不断的大规模修建,李世民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自己莫名其妙的,最后就被说服了。

再加上大唐军力强盛,通过各种贸易又能不断的促进国力增强,这种正循环一旦形成,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

这些田所在的区域,已经跟草原彻底的脱离了关系。

哪怕是镇北道其他地方有什么变故,大军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

当然,最重要的是镇北道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贫瘠,不管是铁矿还是煤矿,那里都比关内更加丰富。

李世民脸上有点不高兴了。

任谁都不想被人利用啊。

“不,这不是假公济私,这是在促进大唐经济发展!”

李世民:……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