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门足以持续至少几百年的大生意啊。
虽然大唐如今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石油化工的条件,石油的开采技术也还非常的落后。一些书院已经把学员和教谕在《科学》上面发表论文的数量,当成是一个考核的指标了。
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格物、医学、算学和化学这些学科。
以大唐现在的技术,煤油灯的制作,还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还真是看到了一篇比较有意思的论文呢。喏,就是这一篇,《火油的成分和性能分析及展望》。”
而普通百姓,可以稍微牺牲一些质量,买价钱更加便宜的煤油。
“这个我看行!延长县那里的土地价值非常低,我们甚至可以把火油采集点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全部都买下来,到时候直接将火油加工作坊设在延长县。”
比如观狮山书院研究生院就有一条不明文的规定,学员毕业之后要想留在书院里头担任教谕,那么你必须在《科学》杂志上面发表过至少一篇的文章。
石油化工产业的作用和意义,他比谁都清楚。
李宽接过武媚娘手中的《科学》杂志,心中多了几分期待。
“《科学》杂志?怎么,有什么不一样的论文吗?我还真没有来得及看呢。”
李宽很快就浏览完了论文。
顶多就是到时候根据煤油的质量,分成几个等级。
“这饶永祥,眼光还不错啊。火油这个东西,算是非常小众的,借着跟将作监的合作机会,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移到了火油上面,如今居然提出了火油的深加工方法,以及提炼灯油的方案,还真是让人感到有点意外呢。”
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几乎就是躺着在挣钱。
如果能够有比鲸油蜡烛更加便宜的照明物资,那自然是前途无量。
“理论上是可以的,只不过就看火油研究所怎么找到最简单的提炼方法,让灯油的成本降低。”
“研究火油的论文?这倒是比较少见呢。”
李宽对武媚娘非常了解,一听到这话,就知道武媚娘话里背后的意思。
火油作坊可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照明这种东西,其实算是一种刚需。
至于商学院,则是以《财富周刊》作为自己领域最权威的学术周刊。
顶多就是提纯出来的煤油,质量没有后世的那么好。
像是经学之类的,在《科学》上面基本上是找不到影子的。
勋贵人家可以买价格更高,质量更好的煤油。
万一哪天搞出一个大爆炸出来,伤害肯定很大。
再加上火油提炼过程当中,肯定会有一些污染。
所以李宽压根就没有在作坊城中引入火油加工作坊的想法。
借着这个机会,拉动一下延长县的附近的经济发展和道路建设,对于稳定大唐的北疆,反倒是更加有意义。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