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个速度,马上就要销量破万了。
不管怎么说,这绝对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伙计这么一分析,让郑掌柜更加觉得自己的主意很不错。甚至是许多没有买过《国富论》的人,只要是识文断字的,都可能成为我们的买家。
显然是来邀功的。
一个原本从来都没有写过书的人,居然可以一下就推出一个爆款书籍出来。
“走,你跟我现在就去一趟观狮山书院商学院,我一分钟也等不及了。”
“按照你的这个说法,我们直接去投资制衣作坊,不是更加符合《国富论》的指导吗?”
在场的都是书圈专业的销售人员。
等我们今天去大唐股票交易所的时候,估计已经有些人在购买制衣作坊的股票了。”
说到投资,徐孝德自然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我了解到,在金太拉链作坊里头,并不是由一个人从头到尾的完成一根拉链的制作,而是采用了流水线生产的方式,每个人完成一道或者几道工序。
“把《国富论》当成是投资宝典?那书我也基本上看了一遍,没有觉得里面有教授我们怎么去投资啊?”
“你们说,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去找商学院的一些教谕约稿,让他们专门写一些普及所谓的经济知识的书籍,会不会销量也不错呢?”
“咦?掌柜的,您的这个主意太棒了。我觉得完全可行啊。虽然《国富论》写的通俗易懂,但是里面的有些用词,还是比较专业的。
这简直就相当于后世一个新人作者,一书封神,成为白金作者啊。
这个时候,他也不嫉妒对面新华书店的热闹场景了。
郑掌柜满脸苦涩的接受了现状。
……
最关键的是对方要有这种写书的意愿和水平。
所以我觉得拉链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分工之后的产物,是符合《国富论》里头的分工论述的。
“《国富论》上面自然是不会直接说可以投资大唐股票交易所的什么股票,但是我们从里面的分析之中可以看出来,分工很细很专业的领域,是符合所谓的经济发展规律的领域。
桂填艾今天一大早就来到了徐孝德的办公室。
原本他还以为《国富论》这样的专业书籍,下场会跟《算学原理》差不多,没有什么人购买。
并且,不同的人切入点也是不一样,但是总能找到让大家都认可的道理。”
“现在主要是长安城的人在购买,书商还没有把它运输到洛阳、凉州、扬州、杭州、广州等地售卖。
“举个例子,金太拉链作坊就是一个专门生产拉链的作坊。这个拉链,如果单独拿出来,那么它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比如说《大家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知识》、《教你理解经济学常识》、《经济学与你的日常生活》之类的书,到时候所有买过《国富论》的人,很可能都会是我们的潜在卖家。
郑掌柜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挽回局面,或者说是蹭热点的主意。
这绝对是贞观十九年的一款爆款书籍啊。
如果我们可以找一个观狮山书院的教谕写一本更加通俗的经济学书籍,起个大家听了就感兴趣的名字。
桂填艾觉得自己这个时候,就像是令狐无疆附身。
完全可以把徐孝德忽悠的不要不要的。
“你说的好像也很有道理,那我就先按照你说的办法去买一些股票,看看后面的发展情况是不是跟你说的一样。”
徐孝德稍微思考了一下,就有了决定。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