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走马观
多年以来,长安城一直都处于用工紧张的局面之中。
这不仅导致了匠人工钱的不断上涨,也让西市人市变得异常活跃。
一个健壮的奴仆,价格可以去到一万唐元,甚至更多。
至于一些优质的新罗婢女,更是去到了两三万唐元。
有时候还是有价无市。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唐的用工紧张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
至少李世民不这么认为。
最近十年,大唐到底增加了多少人口,李世民可能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大体上的概念还是有的。
作为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是非常关注大唐的经济发展的。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李宽占据上风,李世民出手了,他自然不会再纠缠着长孙无忌。
不过,李宽没有给其他人插话的机会,继续说道:“就像是这个螺栓,以前基本上是要四级工以上的匠人才有能力加工。
这要是永久自行车作坊真的自己去生产螺栓了,那长安精工的好日子岂不是到了尽头?“高尚书,螺栓虽然重要,但是术业有专攻,人家长安精工在这方面钻研的很深入,制作的螺栓成本比永久自行车作坊自己制作还要低,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就不能直接从长安精工购买呢?
但是现在使用了蒸汽车床之后,哪怕是一个一级工,也能进行操作了。这不仅降低了作坊的用人成本,也让产能扩大成为了可能。”
这家伙,是要给自己拆台吗?
长孙无忌别有用心的提出了一个反驳。
但是,整体来说。新式机器的出现和使用,将会为大唐创造更多的商机,为大唐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就业。”
房玄龄显然也不想看到李宽跟高士廉在那里唇枪舌战,所以找了个话头,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这个时候,对他来说,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登基十九年,李世民已经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
毕竟,这些作坊和零件,对于长孙无忌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当然了,这些可能带来的影响都不是那么明显。
“陛下真是好见识!”
但是对于李宽来说,这些只是非常非常普通的一个作坊。
但是这要看大家愿意不愿意。
高士廉这话,让跟在李宽身后的陈兴眉头直皱。
儿臣觉得大力推广蒸汽机相关设备的使用,对我们大唐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陛下,您放心!机器虽然很强大,但是并不是万能的。固然,在个别作坊,会因为引入了蒸汽机设备或者是其他的机器,出现减少帮工数量的情况。
“父皇,各种新式机器的出现,其实也带动了相关零件产业的发展。很多以前不需要的作坊,因为给新式机器供应零件的原因,成立了。
“陛下,你别看这只是一根简单的螺栓,但是却已经是马车、自行车等各种新式器具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说的再大逆不道一点,大唐的建立,让隋朝……”
在蒸汽车床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只能依靠四级工以上的匠人,手工慢慢的加工出上面的螺纹。
“听说作坊城新出现了一家家具作坊,全部都使用螺栓螺母来进行连接,让桌椅的加工速度快了不少。”
“楚王殿下,既然这个螺栓如此重要,那么永久自行车作坊为何不自己生产,而是要从长安精工采办呢?”
“这个其实也很简单。新式机器的出现,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升。而生产效率提升了,那么每件商品的成本就会下降,永久自行车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不想看到长孙无忌跟李宽在那里撕逼。
想一想,一个个小铁球,怎么才能把它制作的圆圆的?
李宽确实像是李世民说的那样,对于螺栓、轴承和齿轮这些工业基础零件非常的重视。
最近十来年出生的新生儿,慢慢的都将步入到这个社会。
李世民今天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
一旦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就可能导致成千上万的人丢掉工作。
就连李治也在心中暗自吐槽。
“没问题,旁边就是长安精工,陛下可以过去看看一枚简单的螺栓,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毕竟,站在不同的位置,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
本身这就是精钢制作的螺栓,要想在上面加工出螺纹,难度可想而知。
毕竟,不管是在哪里生产,都是需要给户部缴纳赋税的,都是需要雇佣匠人来制作的。”
作为大唐的皇帝,他必须要对治下发生的变化有所了解。
不管这些人是不是长安本地人。
你让在大城市待了十几年的人回到八线小县城,那还真的有很多人都已经不习惯了。
哪怕是他们两个一起上,他也能轻松自如的应付。
已经年迈的萧瑀,今天也跟着来长见识。
当然,鼓励大家去移民,肯定可以很好的解决人口多余问题。
眼看着李宽似乎要上纲上线,而长孙无忌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李世民在一旁打断了李宽的说话。
哪怕是为了稳定,影响了大唐的发展速度,李世民都是觉得可以接受的。
李宽竖起大拇指,给李世民点了个赞。
最关键是怎么把每一个铁球都制作成一模一样的大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