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现在呢?长安城已经有不少勋贵子弟几乎每年都要去一趟广州,也没有听说有什么特别的水土不服的症状。所以李世民挽留了一下之后,最终看到德妃是真的想要去齐王港,倒也没有再强求什么。
“你说的也有道理!宽儿能够在南洋搞出一个据说是不属于扬州的蒲罗中出来,又能在澳洲兴建一个永平港,在美洲修建一个希望港,那么在西洋建设一个齐王港,想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是从这封信的情况来看,那个齐王港,除了一年四季比较炎热,其实一点都不像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啊。
总之,但凡是我们唐人跟着去到了齐王港,就可以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这个消息就像是一颗原子弹扔在了大海之中,掀起了惊天巨浪。
“在李祐去到齐王港之前,没有听说那个地方是一个繁华的港口。我反倒是听宽儿说齐王港所在的岛屿,里面有两个王国打了上百年的仗了,应该是民不聊生才对。
如今齐王港已经很繁华的样子,他自然就更加关注了几分。
德妃娘娘不远万里的前往齐王港,自然不可能去看一眼齐王殿下就立马回来了。再不济也会住个一年半载的。
好歹她也是大唐的一个贵妃娘娘,如今远渡重洋要去跟儿子一起渡过余生,李世民放任一帮唐人跟着她离开大唐,岂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到时候别说是几百号人,指不定德妃直接可以带着一个船队和上千号人直接下西洋呢。
为何李祐居然有胆子邀请德妃去那里。
“兰萱,你也算是跟了我十几年了,如果你想留在长安城,我可以去请楚王殿下帮你安排一个去处,让你衣食无忧的过往这辈子。”
“你愿意跟着我去西洋,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也不会亏待你。我记得你在老家有一个弟弟吧?要是他愿意的话,也可以一起带着,到时候让祐儿给他一官半职的,这辈子也算是有着落了。”
御书房中,李忠跟李世民汇报着齐王港的情况。
……
但是李祐在信中已经跟她说的很清楚,但凡是活的唐人,在齐王港就是宝贝。
不过,同意归同意,李世民肯定也要好好的了解一下齐王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水土不服这东西,其实最主要就是看路途上是否辛苦,去到当地之后条件怎么样。像是岭南,放在十几年前,那也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大家闻之色变。
不过,西洋距离大唐那么远,我们唐人去了不会水土不服吗?”
德妃翻来覆去的看着自己手中的这封信,心中感慨万千。
这么重大的消息,桂填爱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前,也不敢随便乱说话。
“楚王殿下很早就制作出了地球仪,对大唐之外的情况应该是非常了解的。这海船要在大海上航行,中间肯定是需要一些补给的港口。南洋的蒲罗中能够兴盛起来,就是因为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给港口,如今也是南洋的商业中心。
后宫之中,除了长孙皇后之外,还真没有谁对李世民来说是不可替代的。
最关键的还是,德妃离开长安城的话,就意味着颐和园里头空出了一个贵妃的位置。
李忠发现做一个合格的百骑司统领,那真是好难啊。
毕竟,他是一个犯了错误的人。
无非就是那里的天气炎热了一些,水汽充足了一些,然后蛇虫多了一些而已,只要生活条件跟上去了,也不会怎么样。
不过,大明宫中,却是发生了一件让不少人感到颇为意外的事情。
像是齐王港的事情,说实在的,李忠之前是没有特别重视的。如今也是听说了德妃要去那边之后,他才紧急的了解了一番。
再加上有蒲罗中市舶水师确保港口的安全,那里应该是吸引了许多商人去做生意,整个港口哪怕是比不上我们的扬州、登州,应该也有几分繁华的模样。”
礼部员外郎徐孝德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把自己的狗腿子桂填爱叫到了跟前。
“也不用写什么信了,你直接自己跑一趟,看看老家都有什么人愿意跟你下西洋。只要是愿意的,收拾收拾行李,都可以带到长安来。
德妃这话,给刘兰萱莫大的冲击。
从海图上看,出了蒲罗中之后,继续往西行走,最近的一个大岛屿就是齐王港所在的岛屿,在那里修建一个补给港口,或者是中转港口,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阴家在长安城已经没有什么势力,这也就意味着德妃其实没有太多可以借助的力量。
因为作为宫中的四贵妃之一,德妃要是不回长安城了,那就意味着徐惠竞争皇后的路上,又少了一个敌人。
可以说,大唐在海外的势力,已经超过许多人的想象。
要是放在以前,要流放到万里之外,她肯定会很恐惧。
那个齐王港,想来跟广州港的情况也是很类似的。除了距离更加的远一些之外,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水土不服之症。”
他只担心德妃离开长安城之后,还会不会回来。
从登州、扬州、杭州、泉州、广州等地,甚至有定期出发前往蒲罗中的客运船只。
这是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啊。
每天都要处理许许多多的情报,还要把一些李世民会重点关注的东西熟记于心。
“但说无妨!”
所以德妃娘娘这一次离开长安城,至少在未来两三年内,应该是不会回到长安城了。
但凡是唐人居住的地方,李世民都认为那里是大唐的国土。
德妃自然很知道怎么拉拢了。
但是德妃这一次下西洋,情况就不一样了。
“陛下,齐王港如今是广州以外最大的白交易中心,不管是天竺的商人还是大食的商人,都在齐王港购买白。
别看桂填爱在礼部的位置不高,但是消息却是非常的灵通。
“好!太好了!我们大唐如今鼓励大家出海,德妃娘娘以身作则,实在是太伟大了。我得在报纸上撰写一篇文章,好好的歌颂一下这样的行为。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实在是太令人感动了。”
徐孝德的脸上笑开了。
反倒是桂填爱在那里暗暗吐槽,自己的修为还是不够啊。
看人家员外郎,这觉悟多高?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