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王富贵的小算盘

文登码头。

看着堆满了仓库的各种货物,王有才脸上满是笑容。

在新罗钱庄正式倒闭那一天,他就踏上了返回大唐的路途。

经过了一个来星期的折腾,他就跟一支船队出现在了文登码头。

“王郎君,这一次我们单单各种货物,就至少运回来了超过一百万贯的东西,再加上超过两百万贯的金银铜钱,新罗人要是没有个几年时间,是缓不过来了。”

当九条信一根王有才一起来到东海渔业在登州的仓库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是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住了。

王有才这一次的新罗之行,不管是九条浩之还是九条信一,都是出了大力气的。

……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这一次离开长安城几个月,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了。

长孙冲显然是不甘心海外的利益都被楚王府拿走了大头。

这段时间,不管是倭国发生的事情,还是新罗发生的事情,多多少少都传回到了登州。

钱财啊,房子啊,这些东西王富贵都不缺。

郑海对这一点还是有着清晰的认知的。

整个新罗都快要被搞崩溃了。

由于半岛上的奴仆供应数量在下降,淳于家从今年开始已经将重心转移到了天竺。

要不然这些数不清的货物,就不会出现在登州了。

淳于博看到自家家主的表情,就知道肯定还有一些事情是自己不了解的。

“王有才在天竺使用的方法,我也打听到了一二。郑兄,你说我们要是也去倭国或者新罗把王有才在天竺使用过的方法再拿出来用一下的话,能不能成功呢?或者我们直接把它搬到大唐来,是不是可以挣更多的钱?”

“长孙兄,王有才在天竺使用的手段是非常歹毒的,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其中的逻辑,但是这绝对是一种非常高明的骗局,要不然楚王府的人也不会严格禁止任何人把这种方法使用到大唐以及大唐周边的国家身上。

“每一个海外的国家,楚王府的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搜刮出巨大的利益出来。我看那地球仪,在天竺以西的地带,也还有大量的国家。郑兄,既然楚王府做过的事情我们很难再重新做一遍,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眼光放在更西的国家,看看能不能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利益?”

“郑兄,你听说了吗?那个王有才又帮李宽从海外搞回来几百万贯的钱财和物资呢,你说怎么挣钱这件事情到了李宽身上就变得那么简单了呢?”

“这个是小事,楚王府在这里有许多的作坊和铺子,仓库里的东西可以拿出一部分出来直接作为福利发放给各个作坊的帮工;剩下的就让各个掌柜按照登州这里的批发价格出售给其他商家,我们只要带着从新罗搞回来的金银铜钱回长安城就行了。”

很多不关注国外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并没有什么感觉。

“肉烂在了锅里,无所谓了。但是我们要是全部运回长安城,动静就有点太大了。到时候大家都知道新罗的事情是我们干的,影响多少还是有点不大好。特别是长安城里有不少属国的使臣,让他们看到之后,难免会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至少在表面上,倭国已经没有谁敢站出来挑衅大唐,挑衅楚王府的利益了。

王有才云淡风轻的样子,倒是有了几分高人的样子。

再加上当初又还当过大唐的盟友,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可以跟大唐平起平坐的国家。

毕竟平时的时候,楚王府要是直接拿出好处来拉拢大家,还是有点敏感的。

不客气的说,这种方法一旦扩散开来,绝对是后患无穷,一不小心就会招来大祸。再说了,楚王殿下对这事讳莫如深,如果谁敢在大唐使用,绝对是会遭到整个楚王府的致命打击。

但是对于淳于难这种人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都是王爷您调教的好!不管是之前的天竺之行,还是这次在倭国搞出来的大动静,都是按照王爷您的安排去执行的。”

“这些货物除了人参之前,其他的都就地售卖给登州商人吧,不用大费周章的运输到长安城了。”

“不可!”

不过,像是这种“你儿子可是比你帅呢”、“你女儿可是比你聪明”之类的调侃话,任谁听了都不会生气。

但是这一次就不同了,到时候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楚王府在登州的各个作坊和铺子的掌柜,每个人都领取到了大量的新罗特产;不仅有新罗大米,还有新罗香菇和海产等各种各样的物品。这还没有到过年呢,他们的日子就比过年还要热闹。

有些钱,不是自己能够挣的。

“王富贵,你这侄子可是比你强多了啊。”

但是新罗不一样,这几天他们的发展很快。

王富贵肥嘟嘟的脸蛋上面笑开了。

作为登州本地豪族,淳于家最大的生意就是从半岛上贩卖奴仆和山货。

“天竺和倭国的事情,确实我也有插一手,但是新罗那边的情况,完全是那抓住时机,狠狠地教训了一把新罗人,我非常满意。”

所以对于大唐的态度,一直都比较特别。

郑海现在对李宽是彻底服气了。

九条信一想了想王有才说的话,觉得也有道理。

……

李宽别提有多开心了。

越是复杂家中的商业事务,就越是能够感受到楚王府在商业领域的霸主地位。

如今的登州,可是楚王府的势力范围。

可是这一次,他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运输回来的东西,却是比我们过去一年,甚至是过去几年运回来的东西还要多。这里面肯定是有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这些货物又不是今天才到登州的,最近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几艘东海渔业的海船靠岸,从上面卸下来大量的物资。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有太当回事,但是慢慢的就发现了不对劲了。

“具体有什么隐情,如果楚王府不对外宣传,我们也不用过分的去打听。反正这一次,楚王府的人肯定不是去新罗和倭国做善事来着。”

使君,你说楚王府的人在新罗到底做了什么?怎么愿意费那么大的价钱去拉拢新罗人?这样大规模的采办物资,肯定会导致成本飙升的。”

现在王有才把新罗搜刮一空,一下子就搞回来大量的山货,肯定会冲击淳于家山货铺子的销售情况的。

“啊?为什么呢?一下子这么多货物流入到登州的话,肯定卖不起价钱,说不定会损失几十万贯钱呢。”

他没有儿子,这王有才就相当于是他的儿子了。

可是半岛上的山货,仍然是淳于家最主要的一个收入来源之一。

五合居中,长孙冲很苦恼的坐在郑海对面。

这几天,我也找一些从半岛上回来的商人打听了一下情况,大概摸清楚了那里发生的事情,但是有些东西,我却是没有搞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