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她感受到金城一些铺子里的货物,价格开始上涨了。
我也去了解了一下其他铺子的情况,虽然他们的日子没有山货铺子那么舒服,但是普遍都比以前要好了。作为朴明身边的忠实仆人,朴龅牙虽然长得很寒碜,但是能力其实很出众。
金喜珊有点为难的皱着眉头。
她有点担心现在自己再去外面调查的话,粮食价格会不会已经上涨了三成了?不管是什么年代,什么国家,粮食价格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统治者非常关注的一个东西。
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大家愿意一下子采办那么多的货物去大唐,说明那里的百姓对新罗山货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做这样的生意是有利可图的。
要知道,像是香菇、松口蘑菇之类的山货,哪怕是在新罗,一般的百姓也都是舍不得吃,或者是吃不起的。
“没问题,我现在就去安排!不过,粮食实在是太占据空间了,我们需要东海渔业帮忙安排更多的船只到港口装货。”
但是他一点也不在意。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简单地上涨了一点。
因为新罗的市面上,真的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购买了。
“山货这些东西买不到了的话,其他的东西也可以考虑,反正只要看上去值钱的,都可以买。”
他们从大唐而来,买这些东西干什么呢?
正常情况下,九条浩之肯定是不愿意去买什么玻璃镜子和自行车之类的东西。
“卖的那么好吗?不是说今年的蘑菇丰收,都不大好卖吗?”
而这些行动,必定是会威胁到王有才一行人的安全的。
比如松口蘑,按照往年的规律,要是产量翻了一番,价格往往会跌到让人怀疑人生,可能会连之前五分之一的价格都不到。
难道重新带回大唐去售卖吗?这种高价买,低价卖的事情,谁会去做?也就是现在他们使用的“新元”非常特别,看上去是高价买,其实几乎是不要钱买,所以九条浩之才开始打起了这些东西的主意。
金胜曼继续批阅着奏折,心情并没有受到影响。
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切变化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新罗大小也算是一个地区强国,这几年也是风调雨顺的,粮食应该还是比较充足的。”
只不过是跟百姓关系最密切的粮食价格还没有明显的上涨,所以大家还没有充分的重视。
王有才天天都关注着金城市面上的变化,所以九条浩之说的情况,他自然是理解的。
最近一段时间,她一直都在留意金城市面上的各种变化。
“怎么不对劲啦?”
反正他的任务是配合王有才把新罗钱庄和新元给搞垮掉,顺便狠狠的打击一把新罗的上升势头。
等到王有才一行人开始对着粮食动手,那么新罗这一轮的通货膨胀,那是怎么都掩盖不住的。
但是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事情之后,他却是对唐人的富裕有了一个新了解。
“现在整个新罗的商家,现在都拼命一样的去到各个村子里头收购山货。不管是香菇还是人参,亦或是各种皮草,只要是山里头出品的东西,现在都能卖出一个不错的价钱。”
但是,只是过了两三天的时间,粮食价格就上涨了两成,这就有点不对劲了。
传说中自己卖自己的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多。
“今年的蘑菇是大丰收,在一个月前,不管是金城还是其他城池,但凡是售卖山货的铺子,生意都不是很好。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来了一批唐商,似乎对这些山货非常的感兴趣,基本上是有多少货就要多少,出手豪爽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啊。”
“圣骨,外面的情况似乎有点不大对劲呢。”
如今金城的市面上,真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所以朴明才会把许多事情交代给他来办理。
新罗这几年能够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得益于灭高句丽之后的一些好处,另外一方面是得益于金胜曼的励精图治。
到了后面,甚至都不需要王有才的人去到新罗各地收购货物,机灵的商家,直接就把货物运输到了新罗人自己的港口,然后以略高的价格卖出去。
而如今新罗的山货,产量大增的情况下,不仅价格没有下跌,反而有点微微上涨的样子,那就非常不一样了。
但是最近几天,情况不同了。
刚刚还在批阅奏折的动作,立马就停了下来。
这么出手豪爽的商人,绝对是新罗各地商家最喜欢的顾客啊。
朴明也很是感慨的说了一句。
不过,因为商家们的心情都是非常喜悦的,百姓们也都对现在的发展很满意,所以金喜珊并没有特别的跟金胜曼汇报这个变化。
在他看来,唐商愿意大量采办新罗山货,肯定是为了运回到大唐售卖。
王有才又补充了一句。
一马车一马车的货物被运往新罗人的港口之中,然后被装船运走。
“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购买各种山货、海产,基本上不买其他的东西;但是现在我们连唐商售卖的镜子、自行车都开始买了,但是还是有许多钱财不出去呢。”
朴龅牙以前听说大唐很富有,还没有什么感觉。
不管是到时候宣布禁止使用新元,还是他们发现了王有才一行人在背后搞事,肯定都会有所行动。
九条浩之知道自己开始收购粮食和奴仆之后,会对新罗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到了现在这个程度,他已经感受到自己的新罗之行似乎要进入尾声了。
要是按照现在这个发展速度,不用几年,我们新罗百姓的生活水平,肯定就可以超越大唐了。”
如家客栈金城分号,九条浩之的脸上难得的多了一丝忧愁。
“是的,我们新罗的百姓,只要不是生活在城池里面,多多少少都会去山上弄一点山货回来。现在各家铺子的伙计都跑去村子里收购山货,这就相当于把新元直接推广到了各个村落。
“以前,我只听说过各家铺子里的东西卖不出去,商人在那里发愁的;像是现在这样东西不愁卖,有唐商疯狂的买东西,这不是好事吗?”
金胜曼的这个问题,让金喜珊无话可说。
她也觉得应该是好事才对啊。
但是为何现在自己的感觉却是一点也没有好事要来了的意思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