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愚蠢的唐人
“王郎君,这段时间我们已经卖出去了超过五十万贯的货物了,就以现在收到的铜钱的质量来估算,账面上至少是损失了超过四十万贯钱。
哪怕是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成本,这个损失也是在十万贯以上,真的还要继续这样下去吗?就以今天收到的铜钱情况来看,质量是越来越差了,几乎就是一堆垃圾呢。我估计那些倭国人还不知道在心中怎么笑话我们,觉得我们连这样的垃圾都收。”
东海渔业驻地,孟浩心惊胆战的看着最新汇总出来的销售数据。
虽然王有才过来倭国是带着楚王殿下的指示而来,也确实要求东海渔业全力配合。
但是孟浩发现这种配合方法,他有点受不了了。
一直以来,都是只有东海渔业收割倭国人的份,还没有倭国人敢去占东海渔业便宜的。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完全相反。
“金郎君,这些唐人实在是太愚蠢了,要不我们赶紧回一趟金城,铸造一批新式铜钱运输到难波津来出售,一来一去,绝对是暴利。”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这相当于凭空让他们的身家暴涨了几倍,碰到谁身上都会很开心。
所以苏我七郎也心中一横,准备跟风去兑换铜钱,然后去东海渔业的铺子里购买物品。
我今天还专门去他们的铺子里看了一下,简直是人山人海,他们今天特别推出了水晶佛像,非常受大家的欢迎。”
王有才没有跟孟浩说自己将来有考虑在倭国超额投放一些唐元的想法。
不客气的说,玻璃制品,或者说是水晶制品,算是大唐对外贸易之中利润最丰厚的一种货物。
“可是我们从大唐运输过来的货物,卖多少钱,本来就是我们说了算啊,按照你这个说法,商品的定价权本来就是在我们的手中呢。”
“行,这些我立马去安排!”
因为哪怕是眼睛视力再差的人,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些新式铜钱跟旧的铜钱之间的巨大差异。
作为难波津的大目,苏我七郎虽然不算是本地职位最高的官员,但是却是最有实权的一批人物。
大唐来的商家,因为这事涉及到东海渔业,没有人敢随便去占便宜。
反倒是像大目之类的官员,有点类似后世的处级干部,是真正掌握实权的。
这些利润,当然不可能全部都落到了这些商家的口袋里。
但是发行量的多少,却是完全由大唐皇家钱庄说了算。
很显然,这个商家在新罗应该也是颇有势力的,要不然也不敢打铸造铜钱的主意。
“这些唐人实在是太愚蠢了,我们使用这样的铜钱,居然换回来了一面精美的水晶镜子,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怎么办呢?
倭国人现在吞进去了多少,迟早他也会有办法把他们吃进去的全部给吐出来。
“苏我大目,我建议你趁着这个机会,把家中所有的钱财都拿去兑换新式的铜钱,绝对可以兑换到比以前多一倍的铜钱,然后拿着这些铜钱去唐人的东海贸易那里购买物资,跟您以前买东西相比,相当于是打了五折呢。”
孟浩知道,在这件事情上面,做主的还是王有才。
几名倭国人有所有笑,显然心情非常的不错。
但是在长安城中的售价可能却是达到了几贯钱。
出售海船,也基本上被东海渔业旗下的造船作坊给垄断了。
任何人只要建造造船作坊,总是会莫名其妙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新式的铜钱,有一半都是跟东海渔业关系密切的商家发行的。
但是这个变化,他却是看不懂。
要知道,到现在为止,倭国还没有一家像样的造船作坊、
在难波津的商家,不仅有唐人,还有新罗人。
想来想去,想不出缘由。
此时的难波津,顶层的官员,其实更多的是奈良那边派过来镀金的。
“商品的定价权?”
就比如一面镜子,楚王府玻璃作坊的实际制作成本可能只有几文钱。
在东海渔业驻地门口,几名倭国百姓喜笑颜开的拿着东西离开。
他们虽然知道东海渔业不是自己惹得起的,但是倭国人这么薅羊毛,东海渔业都不介意,他们觉得自己动一动手,应该也不会怎么样。
这个年代的人并不知道掌控了货币权,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会有多大。
虽然目前东海渔业承受了非常巨大的损失,但是王有才却是一点也不紧张。
但是,大唐实际上的损失,很可能只有几文钱。
孟浩显然没有反应过来这个东西能给大唐带来什么好处。
……
因为新式的铜钱可以买到所有的东西,所以大家接受起来也变得很快。
“我听说倭国这几年信佛的人似乎多了起来。之前西北贸易运输了大量的水晶佛像去到草原等处售卖,收益非常丰厚。这一次来到倭国,我也让人装了一批放在船舱里头了,可以把它们拿出来售卖,也顺便满足一下倭国上下那些虔诚的信徒的愿望。”
而看到了这些情景的勋贵富商,立马也都跟风一样的去铸造各种新式的铜钱,
但是其他国家的商家就不一样了。
但是,倭国对船只的需求又是客观存在的。
这句话,每一个字他都认识,但是拼在了一起,却是有点搞不清是什么意思了。
这个时候,就有必要找一个地方作为试点,看看脱离挂钩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但是作为楚王府的核心人物之一,王有才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没错,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大目,我马上去联络几家售卖铜钱的商家,让他过来给您兑换金银。”
水晶的制作成本很低,非常低,低的超出大家的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