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土豆带来的机会
当李世民带着一帮在挖土豆的时候,四周的吃瓜群众就在议论纷纷。
因为他们虽然看不清具体的挖掘情况,但是田垄之间多了一筐筐的土豆,却是可以看清楚的。
这么一来,有经验的农夫也能粗粗的估算一下土豆的产量。
“赞悉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搞一批土豆种子回到吐蕃国,看看这么高产的农作物,是否适合高原种植。
这些年,吐蕃国虽然发展也是非常迅速,可是受限于地理环境,我们的粮食产量却是一直都很紧张。高原上种植的青稞,产量实在是太低了,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要求。”
王登科是隋朝末年在中原混不下去,流落到吐蕃的一名士子。
后面得到了禄东赞的重用,如今成为吐蕃国在长安城的使臣。
阿古诺作为阿义那最得力的助手,好不容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主人走上错误的道路。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好!回头我就亲自去找一趟楚王府的王管事,看看能不能买到一些受伤的土豆。”
事实上,长安城各个衙门的人员,除了实在是走不开的,其他的基本上都在现场了。
……
如今奶粉这个产业,我们是不适合去碰了,不过茶叶的话,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趁着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土豆上面,我准备去收购一批茶园,扩大喜茶铺子只有茶叶的规模。”
虽然这些年我们在长安城基本上取得了大家的认可,除了一副突厥人的脸庞,其他跟唐人相比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赞悉若是他的弟子,未来吐蕃国的大相。
“亩产一千三百多斤!”
并且,刚开始的时候,土豆宴必定是价格昂贵的,所以也不见得需要费多少的土豆。
除非大唐内部自己陷入到混乱之中,否者我们吐蕃国永远没有机会打过大唐。当然,我相信在继续吞并西边和南边的国家之后,我们吐蕃国迟早有一天能够成为跟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到时候一旦找到机会,就是我们纵马长安城的时候了。”
而商品的价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跟它的需求成正比的。这稻谷的需求降低了,价格自然也就降低了。”
……
“可以当种子的土豆,今年自然是很难买到的了。不过楚王府种了两三万亩的土豆,到时候的全部挖掘出来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少的土豆被锄头挖伤的。
后面虽然在原本吐谷浑的故地蠢蠢欲动,但是再次被唐军收拾之后,吐蕃国就果断的放弃了跟大唐的直接交锋。
“杨御史,这土豆的产量跟你预计的果然非常接近,这么一来,大唐交易中心里头稻谷契约的价格,肯定也会按照你推测的情况下跌一大截了。”
“主人,如果我们不是突厥人,那么要去镇北道发展,不管是朝廷还是楚王殿下,绝对是非常支持的。之所以要把之前的都督府改为镇北道,是说明朝廷已经想要把那块草原真正的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中,成为唐人的土地。
至少,阿义那觉得这么一大块地,养活一个万把人是没有问题的。
是啊。
“别人疯狂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疯狂。令狐,现在稻谷契约价格在下降,但是这其实也是另外一场机遇的到来。
归根结底,一个国家的稳定,靠的不是别人的施舍,而是自身的强大啊。
“嗯,这个倒是可以有。小娘子就在观狮山书院医学院,她肯定也认识一些农学院的人。到时候可以让她找几个茶叶研究所的学员去帮我么负责茶园的管理。我看茶叶这个东西,虽然已经有许多人在里面谋利了,但是发展的空间却是非常大。”
如果自己趁着这个机会去镇北道买上十几万亩的草场,种上几万亩土豆,剩下的就养牛羊,日子应该可以过得很不错。
想着这件事给五合居带来的好处,潘旺显然是心动了。
镇北道已经建成了,楚王殿下又支持大家去镇北道种土豆、养牛羊。
可是,现在的情况似乎有点不一样。
有一些百姓甚至激动的直接跪在了地上,要感谢上天给大唐带来了这么高产的庄稼。
哪怕是五合居在这个事情上并没有挣到钱,也是值得的。
“购买受伤了的土豆?这倒是一个似乎可行的注意,就是不知道楚王殿下愿意不愿意出售了。”
唐俭在舞台上向李世民汇报了土豆的产量之后,这个消息立马就飞快的向外传播。
这个赞悉若,从小就拜在自己门下,让自己在逻些城的地位有了保障。
但是,这从侧面佐证了大唐朝廷上下都不希望草原上有太多的突厥人出现。他们宁愿去那里的是倭国人,是南洋各国的人,是新罗人,甚至是南诏国的土人,但是就是不想原本就生活在那里的突厥人、薛延陀人、仆骨人回到那里。
看到如此高产的土豆,阿义那心中那颗沉睡了许久的心,动了一下。
“阿古诺,你说如果我们重新回到镇北道发展的话,楚王殿下是支持还是反对呢?”
作为潘旺最得力的助手,潘伟是个颇有想法的伙计,要不然今天潘旺也不会带着他一起过来看土豆挖掘仪式。
可是在土豆产量高达一千多斤的消息的影响下,稻谷契约的价格又会大跌。
并且,可能会有一些土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一定适合拿来做种子。到时候我们只要向楚王府高价购买这一类的土豆,在五合居中先推出几款土豆相关的菜肴,就足够了。”
“哎,你说的也对,镇北道确实不适合我们了,刚刚是我想的太简单了。我们阿义那家族如今最大的产业是喜茶铺子,做的是奶茶生意,最主要的两种原材料就是奶粉跟茶叶。
阿义那不是刚愎自用的人。
“你以为我没有考虑过吗?可是这个土豆虽然如此高产,可是才刚刚进入大唐不久,大家想要土豆种子都非常困难,怎么可能大量的拿来吃呢?要想让土豆成为大家餐桌上的食物,至少要等到明年或者后年,现在你就是有钱也不见得能够买到土豆。”
只需要简单的付出一些努力就可以征服这些地方。
大唐为何把我们突厥人内迁到淮南道、江南道?为此甚至不惜费重金?我不是说大唐在这个过程中有怎么孽待我们突厥人,相反的,我听说了许多内迁的人在淮南道等地过上了舒服的日子。
人群之中,看着舞台上堆积如山的土豆,潘伟心中冒出了一个主意。
修建一座属于我们吐蕃国的书院,对于守江山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国子监和观狮山书院不是在许多地方修建孔子学院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