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情况,如果楚王府要搞土豆的挖掘仪式,其实不会搞得这么匆忙。但是他也不想每天都被人恶心。
长孙冲也忍不住为孔颖达默哀了一秒钟。
“没错!这良田是一定要出售的,并且要趁着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尽快的出手。不管是为了减少损失,还是为了以后能够低价的时候买回来更多的良田,我们都要尽快行动。
“哦?出的什么招?”
王玄策再次确认了一下李宽的意见。
“按照阿耶你这么说,那我们岂不是要考虑把家中的良田出售一些?免得到时候价格下跌,想卖都卖不出好价钱?”
在他看来,孔颖达裹挟了这么多人一起闹事,楚王府这边想要对付他们,还真是有点麻烦。
“那岂不是说孔颖达今天算是白折腾了?估计他蛊惑整个国子监的教谕和学员一起上街,这事肯定让陛下不喜。如果达到了他的目的,那么这点损失还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如今目的也没有达到,孔颖达估计要郁闷的想要吐血了。”
你搞出这么一个游行出来,想要干什么?“陛下,是否需要让警察署的人把游行的队伍拦下来?”
虽然很多时候,小土豆的口感可能更加好。
“游行,大游行!孔颖达带着国子监的人全部到了朱雀大街上,搞出了声势浩大的大游行。如今长安城各个报社的写手,估计都聚集在朱雀大街,想要把这个事情作为明天报纸的头版头条呢。”
当然,我们不能把我们卖良田的真实目的告诉别人,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我们长孙家准备大力发展蒸汽机的研究和生产,准备在作坊中开始研制装载了蒸汽机的海船。”
王玄策不确定土豆要长大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可以挖了。
但是这个消息来得比较突然,又比较急,所以长孙冲还不大确定它的真实性。
如果孔颖达什么都不做,只是在那里装可怜。
“如果土豆的产量那么高,那我们既要想办法多搞到一点土豆的种子,明年也大规模的种植,不能落在了别人的后面。”
到时候,自己先提前在地里面区分出一亩一亩的面积,明天安排不同的人带着农夫开始挖掘,免得有人质疑某些田地是不是做了手脚的。
“不用!朕要看看这个孔颖达,到底想要搞出什么样出来!”
到时候,愿意剪头发的人,说不定会更多。这三百六十行,很快就要多一个剪发行了。”
但是,长孙无忌有一种预感。
没办法,实在是这个安排太让人拍案叫绝了。
李宽说完,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对了,你去把玄策叫过来,我有事情安排。”
不管是勋贵还是普通百姓,都希望自己能够拿到更多的高产种子,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
如今要简单的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长孙无忌心中,首先考虑的永远是利益。
这一点,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王爷,观狮山书院农学院土豆研究所的人员最近一段时间,每隔两天就会挖一颗土豆出来看一看成长情况。按照他们昨天确认的情况,如今的土豆已经有鸭蛋大小了。”
李宽可是知道后世的大土豆可以大到什么程度。
在李宽的启发下,王玄策进一步的完善了明天的计划。
李世民明显是生气了。
既然李宽觉得明天是一个宣传土豆的好机会,那自己肯定要好好的把握了。
“有鸭蛋大小就可以挖掘起来了,毕竟从南美洲带回来的时候,种子就只有鸭蛋大小,只不过经过了一季的种植,是不可能有特别大的变化的。不过,我们在重选选择下一季的种子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挑选一些长得比较大的,这样不断的培养之下,以后的土豆就会变成鹅蛋那么大,甚至变成一颗土豆就有一斤多那么大。”
再多的粮食,也没有人嫌弃多。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王爷,你找我?”
“挖!不过,不能这么毫无动静的就去挖。之前,长安城不是很多人都对土豆亩产千斤的报道有疑问吗?认为这是我们编纂出来的消息,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亩产千斤的粮食。
……
李宽既然敢在这个时候安排人挖掘土豆,肯定是对土豆的产量有信心的。
所以自从土豆被从南美洲带回到长安城,其实就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大家的焦点。
他不就是想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想要达成自己的一些目的嘛。
那自己偏偏不让他如愿。
“阿耶,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明天你也是会参加这个仪式的吧?”
长孙无忌看问题明显是比长孙冲要看的远,看的透彻。
孔颖达不是在朱雀大街搞什么游行嘛。
大唐立国几十年,还真是从来没有遇到过上万人到街上游行的事情。
长孙冲犹豫着问了一句。
“嗯,你去安排吧。”
总不能把这些人员全部都拿下吧?
那么李世民肯定是要稍微考虑一下他的感受。
结果王玄武就带着最新的消息出现了。
“没有,只是在那里游行,然后喊着口号,并没有其他行为。除了朱雀大街上的马车被堵住了,其他的影响不大。甚至沿线的雪糕铺子,生意还别的比往常更加好了。”
因为这往往会跟“不孝”联系在一起,觉得你连祖宗留下来的产业都守不住。
这个时候,什么剪头发,什么明作铁路,什么唐元,没有一件事情能够比土豆产量过千斤更加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了。”
姜还是老的辣。
这一次,我们自然要好好的邀请长安城所有报社的写手都到现场看着我们挖土豆,也要邀请陛下、太子殿下和朝中的大臣们,一起去现场看一看。这挖掘的时间,就定在明天朝会以后,到时候多准备一些锄头和称,我估摸着陛下他们可能会下地亲自挖土豆。”这么好的宣传土豆的机会,李宽自然不会放弃。
你去外面随便问一问,一种亩产一百斤但是口感很好的稻谷种子跟一种亩产五百斤,但是口感很差的种子,大家会怎么选?“那……那属下就安排人开始挖土豆了?”
国子监里的学员,有不少都是勋贵子弟。
这个年代,就没有人是对粮食产量提升不感兴趣的。
但是如果让他们做出进一步的事情出来,大家就要权衡利弊了。
放烟雾弹,长孙无忌自然是很擅长的。
这种时候,不管是哪家看透了这个情况,都不会说出来。
只有把自己的好处落到了实处,才有人会说真话。
“好的,孩儿明白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