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日不落帝国(大章,求月票)

“从小到大,我就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人。难怪他以前被人称作是‘长安城四害之首’,真的是好说谎不打草稿,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长孙冲觉得自己恨不得抓个砚台扔到李宽身上。

刚刚开始就放出这么大的新闻,还不知道接下来李宽要说什么呢。

别到时候格物奖的事情被轻描淡写的混过去了,李宽还刷了名声。

“长孙兄,别的不提,这李宽做演讲的水平着实是比一般人要高啊。难怪观狮山书院那么多人都把他当神一样看待。我听说在一些学员的宿舍里面,直接就挂了两幅画像,一副是陛下的全身像,另外一副就是李宽的。”

郑海很是感慨的接着长孙冲的话。

“这种转移话题的本事,算什么本事?他李宽以为这样子大家就能不纠结格物奖的事情了吗?我就看他到底能够说出个什么玩意出来。要是让人非常恶心,我觉得现场站出来质疑。”

你总不可能在一个没有河流经过的地方使用水车吧?水车总不能跟马匹一样奔跑吧?”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嗯,如果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能够生产出这样的海船出来,哪怕是价格比现在的贵一倍,也值得去买。只是不知道这样的船只,到底还需要多久才能生产出来呢。”

并且那么大一个蒸汽机安装上去的话,船只的重量配比就完全失衡了。

“水均,楚王殿下对蒸汽机如此看好,你们水均制作所有没有考虑专门给蒸汽机研究所设置一个作坊,专门生产蒸汽机相关的零件?”

但是,帆船的限制其实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逆风行走的时候,速度低的让人发指。”

“长安城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最近十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外的作坊城更是有数不清的作坊,吸引了数以万记的匠人在那里干活,给无数百姓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机会。

“时间就是金钱,这话说的太俗气了;不过时间就是生命,这话倒是说的还挺有道理。到时候我们可以把这半句话张贴到学堂之中,鞭策更多的学员努力学习。”

……

心中还真是有点期待李宽搞出这么一条铁路出来。

“嗯,一个水泥道路就已经让大唐享受到了非常多的好处。如果铁路的修建可以让运输的效率更高的话,那么意义着实非常不凡。就是这样使用精钢修建铁路的话,成本实在是太高了。除非精钢的价格可以下降到一个非常低的程度。”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此不屑一顾。

陈兴跟水均坐在大讲堂的后方,思索着蒸汽机背后的商机。

日不落帝国啊!

伴随着李宽的话,一些人的心情开始变得激动了起来。

孔颖达觉得李宽要是有那个闲钱,不如把孔子学院修建到世界各地去来的更有意义。

“谁知道呢,楚王府富可敌国,前段时间又从天竺搞回来大量的黄金,估计嫌钱太多呗。”

崔庆自然也能意识到李宽口中的蒸汽船的好处。

还没有等大家消化完铁路的事情,李宽又抛出了一个更大的新闻。

“观狮山书院搞蒸汽机研究也已经有十年时间了,这十年里,他们也算是积累了挺多经验了。李宽以前一直都没有把格物奖颁发给李谚,而是等到今年才给他,其实也就意味着蒸汽机到了今年,就已经基本上研发完成了。

李治有点搞不懂李宽今天到底要说什么呢。

如果我们可以从所有的蛮夷身上挣钱,那么朝廷就可以考虑进一步减轻百姓们的赋税负担,大唐国内的局势,肯定会更加的稳定,江山千秋万代,将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当太阳从长安城西边落山的时候,大唐在海外的其他区域,才刚刚迎来初生的太阳。父皇,如果二哥口中的日不落帝国成为现实,那么我们大唐必定成为超越任何朝代的存在呢。”

……

李宽完全无视下面的动静,继续在那里口若悬河的说着自己的观点。

水均一点也没有犹豫,心中马上有了答案。

……

……

李宽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往下发言。

蒸汽机就是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那又有什么用?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是能够把更多的瓷器运输到各个国家,换取金银或者粮食、香料的话,是不是很划算呢?”

这个老匹夫,总是在自己面前炫耀女婿。

……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家王爷既然说蒸汽机可以安装在船上,那么就一定可以安装上去,并且可以推动船只往前行走。一旦这个目的得到实现,那么船只就真的不管是逆风还是顺风,都没有任何区别了。

“把大唐所有通了水泥道路的地方都铺上铁路,那得需要多少精钢啊?哪怕是现在的钢铁产量再翻一番,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更不用说这么做之后,需要费多少的钱财。”

“楚王殿下给蒸汽机规划了那么大的前途,李谚不可能不借着这个就会修建一个大作坊。按照我的估计,在作坊城修建一个蒸汽机作坊只是第一步,很可能人家马上就会在登州再修建一个蒸汽机作坊,专门用来生产装载在船只上的蒸汽机。”

不过,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蒸汽机的原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只是把水蒸气的力量转化为推动机械前进的力量。它吃的是煤炭,不需要休息,也不需要你去给它发工钱。一旦我刚刚说的那种情况得以实现,那么未来从长安到洛阳,一日之内就可以到达。

既然已经是研发完成的产品,要搬到船上去的话,需要的时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少。按照我的估计,未来三年内,我们就能在大唐的海域看到安装了蒸汽机的海船了。”

如果有现成的蒸汽机可以用,只是对船只进行改造的话,很可能明年就能看到装了蒸汽机的海船。

萧锴和崔庆是两家合作成立的平安贸易的负责人,算是长安城的勋贵子弟当中,对海贸比较了解的人。

只要他愿意,李宽可以在这里说个三天三夜,不带停顿的。

整体来说,愿意出海的人,还是少数。

“一直以来,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使用最多的就是畜力。马、牛、骡子、骆驼,这些牲口为大家贡献了不少力量,并且还会继续贡献下去。当然,也有人会说,我家的布作坊使用了水车啊,这水车不是畜力吧?

房玄龄的表现比较镇定。

岑文本坐在房玄龄旁边,听了李宽的话之后也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虽然户部这几年的赋税收入非常高,增速也很可观。但是要修建铁路,这点赋税根本不够看啊。我非常粗略的测算了一下,如果要修建长安城到洛阳的铁路,至少需要上好的精钢一万万斤,整个大唐一年的钢铁产量也不够修建这么一条铁路吧?

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仇恨,也没有太多的利益。

左右不过是修建在观狮山书院内部的试验铁路,有什么好吹嘘的呢?

李宽既然敢这样说,那么等会肯定会有一些干货出来。

蒸汽机自然不是万能的。

正因为他了解船只结构,就更加觉得把蒸汽机安装在船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

“嗯,楚王殿下的演讲,总是能够时不时的说出几句名言警句出来,倒也不愧是‘长安城第一才子’。不过,似乎现在已经好久没有看过他的作品出来了。”

……

“这……二哥真的使用精钢去修建铁路啊?”

没错,水车的利用,是一个进步,但是跟蒸汽机比起来,它的限制性还是非常大的。不说碰到前几个月那样的干旱情况,水车会变得没有什么用处,就是天天水源充沛,水车的限制也非常的多。

……

顾盼盼很是不解的推了推武媚娘的胳膊,想要从她那里得到答案。

“为什么我今天要把演讲的主体设定为‘工业革命’呢?为什么我会把蒸汽机跟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呢?大家心中肯定会有许多的疑问,不过不用着急,我先说几个假设,大家想象一下那种场景如果变为现实,大家所在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更不用说购买这些精钢,需要费大量的钱财。一条长安城到洛阳城的铁路就这样子了,如果要跟修建水泥道路一样的修建铁路,户部估计要吐血了。”

源源不断的人员和货物,可以在铁路上不断地运输。它就像是一个人的血管一样,为大唐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不客气的说,内河上航行的船只,八成都装不下那么大一台蒸汽机。

水均权衡着利弊,想着要怎么应对蒸汽机研究所下一步的动作。

……

“帆船的速度确实不快,特别是逆风的时候,只有熟练的水手配合合适的帆布,才能勉强缓慢行走。不过,这跟蒸汽机有什么关系呢?”

多么响亮的一个名字!知道了地球仪的结构,李世民倒也立马就能理解日不落帝国的含义。

长孙冲冷哼一声。

“那个蒸汽机在铁路上行走,我还能理解,毕竟蒸汽机车下面可以安装车轮,但是把它安装在船上的时候,有什么用处呢?船只会行走,要么就是依靠风帆,要么就是依靠浆,蒸汽机有什么用?”

李宽越说越有感觉,不断的抛出一些新鲜的玩意出来。

顾盼盼想到自己曾经看到过的蒸汽机,那块头绝对不是一般的船只可以装得下。

李宽几乎没有做什么停留,继续自己的演讲。

“现在的水泥道路已经很好用了,四轮马车在上面奔跑的非常平稳,特别是奔驰马车作坊出产的四轮马车,新增了减震系统,让马车的舒适性一下就上了一个台阶。这种情况下,费重金去修建一条铁路,有什么意义呢?”

不等其他人质疑蒸汽机的煤炭补给,李宽直接就自己把结果给抛了出来。

所以他对李宽的事情,反倒是看的比较客观。

“我安排人专门盯着蒸汽机研究所和东海渔业造船作坊,如果有动静,肯定可以提前知道。”

作为长安城最有代表性的作坊之一,水均制作所和长安精工都算是新式工业企业的代表,生产的零件都是以前不曾出现过的。

因为在造船这一行,萧家比自己明显更有发言权。

别的不说,至少长孙家的炼铁作坊,肯定可以受益。

长孙冲觉得自己今天就不应该过来找罪受。

“房相的这个说法倒也正确,楚王殿下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可以画龙点睛般的指出很多问题。”

“所以李宽说这些话,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啊。避重就轻的在那里说蒸汽机背后蕴含的意义,却是不正面回复今年格物奖评选的问题。”

……

“当悬挂着大唐龙旗的海船奔波于各个海洋,当隶属于我们大唐的港口遍布全球,那么我们大唐就将成为一个日不落帝国!”

……

“听完了演讲再来发表意见不迟,你这大嗓门一出来,还让其他人怎么听啊?”

郑海皱着眉头,在想这件事情背后,郑家能够谋取到什么好处。

……

李世民一听李宽在那里讲蒸汽船,就知道这个家伙又想忽悠大家出海了。

许多人对船只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

甚至我们可以使用铁路来运输将士和马匹,让我们的军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大唐各地,让大唐的江山永固。”

“有些人可能觉得从长安城到广州,只需要三个月时间,有时候甚至两个月就到了,已经是比之前要快了许多。但是如果有一天,从长安城到广州只需要半个月,从广州到蒲罗中也只需要不到半个月时间,那么大家对下岭南和下南洋,是不是就不再那么恐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