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猪队友
“师父,你也在看《西门冲》啊?”
国子监中,卢宣已进入孔颖达的房间,就看到他捧着《西门冲》在那里阅读。
“外面的人都在讨论着《西门冲》,国子监里头,几乎是每个学院都人手一本《西门冲》,老夫自然也不能落伍。不过,这《西门冲》的故事虽然编写的颇为有趣,但是除了少数的诗词之外,其他的语句都是非常通俗,一点都感受不到文字的优雅,简直就像是百姓的日常对话一样。这种书写方式,简直就是乱来!”
孔颖达这种古板的人物,虽然也觉得《西门冲》写的不错,但是关注点更多的却是放在其他地方。
很显然,《西门冲》全书都使用白话文来撰写,甚至还在最后一页的批注里头,专门留了一段话在那里鼓吹白话文,这是孔颖达绝对不能接受的。
本来,你只是单纯的用白话文写了,那么这毕竟是小说嘛,针对的读者普遍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匠人、百姓,孔颖达可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
但是偏偏这《西门冲》的作者,还要夹带私活,在最后的时候,留下一篇文章在那里赞美白话文,话里话外都在说文言文的不是。
“还不过,你让人去找一找长安城各个酒肆的说书人,不管是使用什么方法,威逼利诱,让他妈不要再把《西门冲》当成是说书的素材了,尽量的降低《西门冲》的曝光率。”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这事,绝对不能就这么忍下来了。
“为师反对白话文,不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而是为了我们大唐的文化传承,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至于看不懂先圣的著作,为了让那些俗气的字句不至于污染了大家的眼睛。这一篇文章,你就帮我投稿到《大唐日报》、《长安晚报》和其他的各个报社。
至于为什么白话文一直要到民国的时候才开始普及,这就是另外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
能够一句话说明白的东西,就不要用一段话了。
这岂不是要挖他们孔家的根?
卢宣本身并不是什么传统文人,按理来说,应该不会怎么参与到白话文和文言文的争论之中。
“师父,如今《西门冲》在长安城非常的流行,你这篇文章肯定会引起非常多人的注意,到时候您在大唐文坛的地位,肯定就更加稳固了几分呢。”
这就像是你是一个中科院院士手下的研究生,还是一名不知名的副教授手下的研究生,可以享受到的隐形福利是完全不一样的。
“没问题!与此同时,我也去《长安晚报》,找了一名文学造诣水平最高的写手,让人模仿着《西门冲》的写作手法,将李宽和楚王府的人描写成一帮荒淫无道,不知礼节,恬不知耻的人。甚至就连主角的名字,都是直接设定成为西门宽,有个女儿叫西门馨宁。”
“没错,他说的是非常有道理,但是正因为孔颖达说的非常有道理,让看过《西门冲》,但是没有把长孙冲跟西门冲联系在一起的读者,顺利的把他们串起来了。你要是长孙家的人,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您的意思是,这一次孔颖达在报纸上抨击《西门冲》的文章,不仅没有把兰陵晓晓声给惹怒,反而把长孙家跟高家给惹不高兴了?”
“仓颉造字,让我们有了传承;圣人好学,有了《论语》……”
什么二八佳人体似酥,如今他都提不起任何兴趣了。
“白话文有什么好的?明明几个字就能说得清楚的话,偏偏要长篇大段的在那里啰嗦,这不是在浪费纸张吗?”
但是,能够借着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名号更加响亮的话,他还是非常乐意的。
“那篇文章我也看了,我觉得孔颖达说的话,其实还是挺有道理的。那《西门冲》,真的在映射长孙家和高家啊,简直就是要把这两个国公之家钉在耻辱柱上吊打啊。那兰陵晓晓声敢这样做,就要有承担被人骂的勇气啊。”
在纸张还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之前,甚至是在纸张出现之前,文字都是在竹简上面进行记载的。
以后谁还去学习儒学啊?
御史台中,令狐无疆很是开心的站在杨本满旁边吃瓜。
没办法,实在是《西门冲》太火爆了。
接下来,我再写几篇文章,留着明天使用,我就不相信每天一篇文章,还不能让大家醒悟过来。”
这么一来,大家自然是要尽可能的让文字简略一些。
杨本满也津津有味的看着今天的报纸。
哪怕是没有李宽,大唐开始,也会有一些志怪小说开始使用白话文来撰写,到了明朝的时候,这种趋势就更加的明显了。
卢宣说完,立马就接过了孔颖达手中的文章,准确送到报社去发表。
“师父,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那《西门冲》简直就带坏了文字的发展方向,这要是今后大家写文章都用白话文,那么绝对会影响大家对老祖宗的经典书籍的学习和理解。所以我觉得师父您应该在朝会上弹劾一把这本《西门冲》,要杀一杀这股使用白话文写小说的风气。”
什么仇什么怨,要这么黑自己?
这要是大家都去学白话文了,那么以后还有谁看得懂文言文啊?
一旁的卢宣看到自己师父这么热情的扛起了打击文言文的大旗,自然也要在旁边摇旗呐喊。
这要是大家都觉得白话文很好,那么以后谁还会觉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类的句子有多么美妙?在他看来,白话文的出现,是对儒家的一种挑衅。
“杨御史,这几天的报纸还真是热闹,来来回回都是各种各样抨击《西门冲》的文章呢。特别是那孔颖达,刚开始只是在那里说白话文的事情,现在就开始鸡蛋里挑骨头的说《西门冲》如何如何的不好了,偏偏外面的销量却是一天比一天高。”
“那孔颖达,说话不带脑子,他好是好好的在那里抨击白话文,估计支持他的人应该挺多的;哪怕是他抨击《西门冲》里面有大篇幅的男女之事的描写,是一本不适合公开售卖的书籍,应该也能取得不少人的支持。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要在竹简上面记录文字,不管是刻录还是撰写,肯定都很不方便。
毕竟,孔颖达的名声越是响亮,他这个徒弟能够享受的福利就会越多。
《西门冲》要是写的非常烂,没有什么名气的话,那么黑了就黑了,也不会怎么样。
杨本满一下子就揭露了问题的本质。
如果李宽就在自己面前的话,他觉得自己都想把他给咬死得了。
“你不说我也准备这样做!如今时代变了,这种事情单靠朝会上弹劾,也不一定能够起到多大的好处,我要直接给各个报社投稿,要狠狠的压一压这股白话文的风气。”
并且一张竹简能够撰写的文字数量非常的有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