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镇北道、辽东道等地人手紧张的局面,是一直存在的。三百六十行,总不可能楚王府每行每业都去搞。
而对于出海捕鲸的船只,不管是谁家的,登州刺史府都应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捕捞海产和鲸鱼获得的收益,市舶司不应该征收市舶税,也不需要进行审核。
李宽这话,像是一盆冷水一样的泼在了淳于难的头上。
淳于难再一次的愣着了。
淳于难听了李宽这话,脸色有点纠结。
“下官明白了!”
我听说南山建工如今需要的帮工数量,就至少有几千名的缺口呢。如果在考虑到广州府如火如荼的甘蔗种植园扩张,大唐的用工紧张局面就更加严重了。”
再说了,这些年淳于家跟着楚王府,可是没有少挣钱。
但凡是大规模的集中种植,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帮忙打理。
晴儿在一旁嘟着小嘴,抱怨了一下。
那场面,有点滑稽。
淳于家反正都已经不干净了,那就继续不干净下去吧。
是啊!
朝廷一旦在某个地方搞大开发,用人紧张的局面几乎是必然出现的。
就以关中向朔州迁移的那些百姓,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虽然李宽也有一些事情想要跟淳于难说,但是这个时候肯定要先端着,让淳于难先汇报一下,然后在顺水推舟的提出一些自己想说的内容。
特别是主流的造船、捕鱼、捕鲸、晒盐之类的,淳于家都没有作为家族重点去发展。
程静雯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让李宽耽误了正事。
自己吃肉,也给其他人喝点汤。
这些产业,如今都已经有许多勋贵参与其中了别看自己是登州刺史,但是对上这些勋贵,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
“楚王殿下,您是大唐公认的财神爷,登州要如何发展,下官全部都听您的。您说要重点发展哪个产业,登州刺史府就重点支持哪个产业。而我淳于家,自然也是牢牢的跟着楚王殿下的意见来前进。”
“我说的措施跟你说的有点不一样!晒盐场的规模,不管是哪家勋贵的,都应该鼓励他们进一步扩大规模,让登州成为大唐最大的产盐地,至于以前租赁土地或者购买土地留下来的问题,没有必要太过纠结,过去了就让他过去了。
淳于家在登州除了发展捕奴业之外,其他的行业介入的并不是很深。
“确实需要出台一些措施!”
淳于难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指比划着。
“侧妃娘娘说的有道理,如今大唐的布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先海外的出口也慢慢的多了起来。这必然会导致种植园中人手的进一步紧缺。还有朝廷已经设立了镇北道,那么在镇北道修建几条水泥道路,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淳于难心中一下子就纠结了起来。
大唐如今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不管是镇北道、河东道还是辽东道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哪怕是岭南道和江南道,也一样缺人。
不过,这却并不是李宽想要看到的。
“这钱是你们淳于家该挣的,,也是本王允许你们挣的。不管你们这些年挣了多少年,都放宽心,没有人敢拿捕奴这个事情来难为你。
大唐缺人,很缺人。
李宽说这话的时候,可谓是底气十足。
反正自己都想不通,那淳于难就干脆不想了。
甚至你可以联合造船作坊,制作更加适合外海捕鱼的渔船,同时扩大登州的制冰作坊规模,为渔船提供更加廉价的冰块。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捕鱼的范围向外扩张,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淳于家想要涉足这些产业,本王都是没有意见的。但是这些产业如今已经有许多勋贵参与其中,多你一家不多,少你一家不少。如果你没有什么独到的优势的话,哪怕是依靠登州刺史府的扶持,也不见得能够搞出什么成绩来。”
这个时候,反倒是晴儿这个丫鬟可以光明正大的留下来。
“一点点小钱,只是挣了一点点小钱而已。”
自己只要抱紧李宽这条大腿就行了。
“咳咳!”淳于难赶紧咳嗽了两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楚王殿下,这个措施我已经想好了!针对一些晒盐场,登州府衙可以提前要求收回出租的土地,或者是重新确认当初的土地购买手续是否合法;对于那些捕鲸船,我们会联合市舶司,从严审核确认,取消一批不符合要求的捕鲸船,制定一个捕鲸业的标准;至于那些造船作坊,我建议联合大唐皇家专利局,对于侵犯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专利的行为,严肃处理……”
只要李宽一声令下,淳于难这个登州刺史的命令,基本上就出不了刺史府。
你要让登州坐稳大唐最大造船作坊的位置,就应该进一步的鼓励造船作坊的发展,为他们解决扩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所以淳于家的生意,不仅没有必要转行,还可以把现在的业务发扬光大。如果船只不够,可以直接跟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联系,让他们优先给你生产海船;如果是人员不够,你可以直接跟东海渔业联系,让他们安排一批护卫加入到你淳于家的捕奴大军之中。”
就像是朔州的种植,一个勋贵的种植园可能就需要上千名奴仆帮忙打理。
确实是,不管是甘蔗种植还是种植,亦或是水稻种植。
简单的寒暄了一会之后,淳于难满怀期待的发出了邀请。
稍微愣了一下之后,立马就把话给顺利的圆了下去。
“淳于难当了十几年的登州刺史了,这些年通过贩卖倭国、新罗、百济等地的人员,可是没有少挣钱。这一次听说王爷你来到了登州,估计是要来献殷勤了。不过,前段时间长安城里不是好多勋贵都加入了去天竺贩卖人员的行动,淳于家应该也在其中吧?王爷不妨见一见他,点拨一下淳于难,让他更好的为王爷的大计服务。”
不是应该谦虚一下的吗?这么直接的答案,,自己有点没有心理准备啊。
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掩饰好表情,让楚王殿下看到自己的喜悦之情,所以他后悔了呢?
很快的淳于难就带着淳于博出现在了李宽面前,而程静雯和武媚娘则是回到后院去了。
“淳于家经营登州府多年,自然有你们的优势。这些年,淳于家的船队专注于从朝鲜半岛和倭国运输奴仆,也算是获利不菲吧。”
甚至这些百姓自己也希望购买几个奴仆,帮自己打理家中的农田呢。
毕竟,大部分的百姓还是安土重迁,习惯了在原来的地上生活。
“淳于家前阵子不是安排了船只前往天竺吗?只要你们把重心转移到天竺,转移到西洋去,捕奴的难度就立马会下降。在哪里,你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船只能不能装下那么多的奴仆。”
李宽觉得淳于家完全可以成为大唐最大的奴隶主。
这个角色,也只能是淳于家的。
总不能让楚王府的人手亲自参与到这个注定会留下污点的行动之中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