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那个蒸汽机费了大量的钱财,结果却是搞出这么一个吓人的玩意出来。听说昨天很多游人在观狮山书院梅园赏,有些人直接就被吓尿了呢。”

铺设水泥路,对于大唐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事情了。刘界每天都要从不同教谕的口中听到类似的一些豪言壮语,免疫力早就强的一塌糊涂了。

“可以让纺织速度变快一倍不止,最关键的是使用了水力纺织机之后,布的质量将变得很稳定,不用担心帮工无意中犯错或者太过劳累之后操作手法变化的问题。我也找算学院的人一起测算了一下,使用了我们制作的水力纺织机,一尺布的成本可以降到四文钱左右。”

昨天听到蒸汽机在观狮山书院翻车的事情的时候,长孙冲还专门过去看了一眼。

因为冲在最前面虽然可以享受到最早期的果实,但是很可能果实还没有采摘到,小命就没有了。

说白了,他就是想让观狮山书院的各个研究所或者其他机构冲在前面,然后出了成果之后渭水书院立马跟风改善就行。

大家也不需要太原王氏的纺织机的具体图纸或者样品,只需要知道那些纺织机是利用水车为动力,这就足够了。

郑海在一旁帮长孙明说了一句话。

“作坊如果换上了这种纺织机,生产效率是不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

太原王氏的布是怎么降低成本的,这个秘密并没有保持多久就在勋贵之间传开了。

“长孙兄,四文钱也算是不错了。如今布制作出来之后,都是使用缝纫机把它制作成成衣,成本是四文钱还是三文半,影响已经不是很大了。”

不过,李谚的这种话,已经不知道说过了多少次。

郑海显然是不想那种看不到用途的钱,而是希望捡便宜一样的在别人屁股后面搞开发。

我想你也不希望看到蒸汽机给我们书院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对吧?”

“啊?这蒸汽机必须在铁轨上才能移动吗?那他们搞这个东西干什么,不说移动的时候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单单铺设铁轨,这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啊。”

那么大的一个铁疙瘩,至少需要使用到几万斤的钢铁,不说成本如何,单单这么重的东西,依靠水蒸气来驱动?想一想,长孙冲都笑了。

长孙明是长孙冲安排在渭水书院格物学院学习的长孙家旁系子弟,如今算是小有所成,成为格物学院院长宇文善的重要助手。

反正那些地方那么的大,楚王府的人哪怕是先过去占据了一块地盘,也还有大把的地盘等着大家去开发,完全没有必要去冒那个风险嘛。

但是,像是倭国,他们就比较喜欢跟风。

“四文钱?王氏布的售价才四文钱,这说明我们的成本还是比他们高咯?”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拿出这个成果来,倒也确实算是不错了。既然这个水力纺织机已经研制成果,那就尽快安排作坊去生产吧。”

长孙冲对观狮山书院和楚王府的事情都非常关心。

“郎君,宇文教谕设计的这个水车非常的巧妙,您看这边,通过这个扳手可以灵活的将纺织机跟水车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根据情况切断连接。还有这个地方,多安装了一个轴承之后,转动的更为灵活了,速度也快了不少。”

“所以我们渭水书院的格物学院,虽然也要搞创新,但是不能在那里瞎创新。我听说之前有学员想要制作一个设备,让人能够像鸟一样的飞翔在空中,这不是搞笑吗?”

所以郑海给他下台阶之后,他就顺着下来了。

特别是对于郑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来说,一旦长安城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都能很快的知道消息。

长孙家的炼铁作坊,就是靠着不断的改善设备,才在楚王府的打压下苟延残喘,要不然早就倒闭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点钱的问题,你知道吗?昨天那个蒸汽机自己移动了几步的路程。而要让蒸汽机移动,那么重的东西,直接压在地面上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蒸汽机研究所在观狮山书院铺设了一段上百米的铁轨。可以说,那就是在用精钢铺设了一百米的路呢。”

原本,他只是道听途说的了解到了昨天观狮山书院发生的事情,拿出来跟长孙冲当做一个笑谈来说。

结果却是从长孙冲这里吃到了瓜。

……

只要想一想,长孙冲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看来这个李谚忽悠人的水平,跟李淳风有的一拼啊。

每个人都有八卦之心,只不过八卦的内容不一样。

事实上,很多领导都不是很关系下属汇报的细节问题,他们只关心结果。

“巨大的轰鸣声,再加上冒着浓浓的黑烟,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怪物啊,被吓一跳也是很正常的。我听说主持这个蒸汽机研究所的人是太史局李淳风的儿子,那李淳风深受陛下信任,是长安城有数的道长,没想到却是生下这么一个儿子,估计他都要气坏了吧。”“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我听说那个观狮山书院还准备继续划拨经费给蒸汽机研究所,用以制作所谓的更好的蒸汽机呢。李宽选择刘界来负责观狮山书院的事情,显然是嫌自己库房里的钱财太多了啊。”

要是不强一点,书院每年的科研经费哪怕是再多,也经不起大家的狮子张大口啊。

长孙家和郑家都不会冲在最前面。

刘界觉得自己有点苦!整个观狮山书院,孙思邈、林然那些人他惹不起就算了,各个研究所的负责人除了找他申请经费的时候把他当回事,其他场合都是“老刘”、“老刘”的叫着,根本就没有把他当成是自己的领导。

长孙冲跟郑海聊起这件事,果然脸上露出了笑容。

长孙冲第一次感受到当初在渭水书院设立格物学院,是多么明智的一个选择。

虽然跟风的行为很难让他们吃到第一口美味的蛋糕,但是凭借着技术底蕴,很可能在后期他们可以反超美国。

像是一些精密制品,就是如此。

虽然倭国的技术没有比美国高,但是人家可以做的比你便宜,质量还稳定。

而华夏的话,则是两种路线都有在走,具体要看是哪个领域。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