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卖还是不卖?(继续求月票)

御史台中,令狐无疆跟往常一样帮杨本满擦干净了桌子,泡上了一壶杨氏绿茶,然后就开始看报纸。

没过多久,杨本满就踩着点出现在了令狐无疆面前。

“杨御史,早上好!”

“令狐,早!”

对于这个颇为好学的御史台胥吏,杨本满接触多了,印象也慢慢的好了起来。

“今天的《大唐日报》您看了吗?”

“怎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

虽然历德雅舍的房子他买不起,但是附近其他一些占地面积小一点,之前售价没有这么高的房子,他还是买得起的。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如今比较火爆的就是出海贸易,以及跟它相关的造船行业。杨御史您有没有考虑直接自己把茶叶卖到海外去呀?”

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人去海外推广茶叶,也在倭国和新罗等地取得了一点点效果,但是效果有限,所以杨本满就没有太当回事,反而是把发展重心继续放在了草原部落的茶砖售卖上面。

而这些收入不错的匠人、帮工、商家,都是需要购买房子居住的。

这么一搞,令狐无疆在御史台当值都没有什么心思了,满脑子都想着怎么搞钱。

当初杨本满跟自己说可以去作坊城买房子的时候,令狐无疆是比较纠结的。

不应该是很惊喜,很诧异的吗?为何这么淡定?

杨御史准备开始抛售?所以他才一点都不激动?令狐无疆惴惴不安的问道:“杨御史,这作坊城的房子,如今已经是天价一般的存在,等闲百姓根本就很难买得起。你说这个房价是不是很快就会上涨不下去了,然后开始下跌啊?”

再加上他们跟大唐皇家钱庄推出一成首付的优惠活动,大家买起这些房子来,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是不是要反过来看,我也不确定,反着自己看完之后,多一个想法就行了。”

不过后面看到杨本满已经在作坊城囤积了那么多房子,居然还要继续购买,他也就咬咬牙,把钱财从大唐皇家钱庄取了出来,换回了几张作坊城的房契。

不过,气氛却是有点沉闷。

谁知道李宽会把颐和园修建在那里?要是早知道的话,哪怕是高一倍的价格,长孙家也不会把那附近的几万亩地出售给楚王府啊。

“那是自然,但是别人都有信心,我们干不过楚王府,还能干不过其他人吗?”

“可是我看昨天晚上的《长安晚报》,上面的文章都不是很看好作坊城的房价呢?说这是在掠夺民脂民膏,是在赌博,到时候肯定会坑害许多百姓的利益。”

“那又怎么样?毕竟只是一个房子而已啊,五千贯钱起步的价格,实在是太扩张了。许多人倾家荡产,也就换到了一套房子而已,到底值不值呢?”

毕竟,你今天住了便宜的房子,明天就会想要住的好一点的。

一旦这些朝中重臣都在作坊城买房子了,中间的那些官员,底层的那些胥吏,还不得有样学样,使劲力气的在作坊城买一套房子,跟自己的上官做个邻居,说不准什么时候,自己就能更方便的谋一个升迁的机会呢。”

“嗯?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满朝文武,许多人都在作坊城买房子,他们会愿意看到作坊城的房价下跌吗?楚王府在作坊城还有一大半的土地都还没有开发,他们会看到作坊城的房价下跌?如果他们都不支持房价下跌,这里的房价就不会下跌。”

要是一天两天这么折腾还好,时间久了,谁受得了?特别是朝中那些大臣,很多都上了年纪,这么多折腾几回,就不用再上朝了。所以大家去作坊城附近购买房屋,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反正对于这些重臣来说,也不差那点买房子的钱财。

再说了,茶叶现在很挣钱,各个勋贵世家都纷纷的开始建设茶园,过个几年还能不能维持这么高的收益,杨本满心中也是没有数。眼下的房产,反倒是杨本满比较看好的。

杨家的主业是茶叶,哪怕是把现在的茶园规模扩大一倍,也不用不了这么多钱。

阿耶当初让自己跟风去买附近的土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自己持有的时间不够长久啊。

莫非作坊城的房价经过这一波上涨之后,就到顶了?

伴随着海外贸易航线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再加上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的飞剪船的快速普及,航海虽然还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但是已经不至于让他谈出海色变了。

历德雅舍的房子卖的那么玄幻,郑海显然是好好的研究了一番。

属下觉得既然草原上不喝茶的胡人能够变成茶叶的消耗大户,那么海外的那些蛮夷呢?应该也是有希望变成茶叶消耗大户的吧?”

“你这个建议不错,我回去认真的考虑考虑!”

“长孙兄,昨天作坊城的历德雅舍,售价已经到了五个银币一平米了,如此天价的房屋,居然在半天之内就销售一空。

郑海这话,简直就像是在往长孙冲的伤口上撒盐,让原本情绪就有点低落的长孙冲,更加郁闷了。

这要是现在在那些地方修建房屋,直接就可以获得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收益。

因为在他看来,作坊城的房价已经挺高的了,还有上涨的空间吗?

一步一步的传递下去,最终整个长安城的房子价格都会不断上涨。

杨本满的话,让令狐无疆哑口无言。

长孙冲没有拒绝,但是也没有答应。

从这个赋税的变化之中,杨本满就能够推导出每年大概的贸易额。

五合居中,长孙冲跟郑海坐在一间雅间里品尝着最新的美食。

……

看看报纸,喝喝茶,基本上就是他当值的时候最主要的工作了。

“长安城中,有这个想法的人,可能不只是你吧?”

哪怕他们买的都是比较廉价的房子,也会促进房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五个银币一平米,还都全部都是占地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的大房子,居然成了日光盘,对,就是日光盘,《大唐日报》上面就是这么形容的,实在是太形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