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商机
生日蛋糕上了《大唐日报》,引起了不少贵妇们的兴趣。
永平怀表更是登上了《大唐日报》的头版头条,吸引了无数商家勋贵的兴趣。
虽然朗清在全力协调几家作坊的产能,但是永平怀表一天的产能,还是不到十只。
这哪能满足长安城的巨大需求?许多人都看到了里面的商机。
刚刚从大明宫中探望了自己姑姑的韦思仁,就是其中一个。
“韦宝,你觉得我们城南马车行要是也安排一部分匠人去制作怀表,多久可以做出来?”
韦思仁最信任的属下就是城南马车行的掌柜韦宝了,所以这件事情,他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跟韦宝商量。
“郎君,当初我建议从大唐皇家专利权购买座钟的使用专利,让城南马车行也去生产座钟,可是你觉得那个座钟的专利费太过高昂,能够生产座钟零件的几家作坊又都跟楚王府藕断丝连,担心到时候受到对方的牵制,如今这怀表的情况,并没有比座钟好呀?”
转型,也就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考虑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只要把尺寸放大一些,哈梅迪觉得水均制作所和长安精工每天能够生产的零件数量绝对会是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加。
没几天,就有不少盯着大唐皇家专利局动静的勋贵和商家就知道城南马车行购买了永平怀表的专利使用权,准备生产属于自己的怀表。
看到韦宝目瞪口呆的反应,韦思仁觉得很有成就感。
韦思仁今天受到了韦贵妃的点拨,看问题的角度都高了一个层次。
韦思仁会找到韦宝商量这件事情,显然也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郎君,如果这些都跟你说的一样,那么我还有一个新的担心。”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是人家还没有故意去隐藏的时候。
“这是必然的啊!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城南怀表是大唐第二个推出来的怀表,到时候我们及时在各个报纸上做一番广告,让大家先入为主的认识城南怀表,你还担心斗不过其他商家吗?”
但是怀表不一样,现在长安城里绝对没有几个人买得到怀表。
而商人,只要朝廷不去刻意的打压,越来越多钱的他们,稍加引导之后,必然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存在。
那个时候,哪怕是大家心中还是看不起商人,嘴上也不会说什么反对的话了。
韦宝自然也是知道城南怀表如果真的可以推出来,可以为作坊带来多大的利润。
楚王府中,武媚娘有点不是很理解李宽的想法。
“你说的没有错,这样确实很容易找出问题,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样做,有违反规则吗?规则是楚王府制定的,我们找到了规则的漏洞,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作了一些变通,他们也不能说什么吧?顶多就是我们的差价别搞得那么大,别把他们刺激的那么厉害就行了。
“什么担心?”
到时候“妖言惑众杨本满号”从美洲带回来高产农作物,楚王府在农户们的心中,就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嗯?”
不过我发现这里面也不是没有漏洞啊。到时候我们的怀表在作坊里生产之后,先以一个相对低的价格售卖给负责销售的铺子,然后再以一个高价卖给客人,这样一来,实际缴纳的专利费就大大的下降了。”
怀表只是一个尝试,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东西冒出来,我们总不能什么东西都横插一脚,把大唐所有挣钱的生意都揽在怀中吧?真的要是这样,迟早有一天,其他勋贵和商家就会联合起来对付我们,那时候甚至都不需要谁去怎么鼓动,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会抱成一团。
甚至不仅仅是水均制作所,其他一些作坊,比如失去了永平怀表订单的金太打铁作坊,应该也能生产出这样的小齿轮吧?哈梅迪越想越觉得前途光明!到时候,自己也把生产的这款怀表叫做哈梅迪怀表,一定可以让哈梅迪家族的雄风在大唐重新崛起。
这一下,其他人立马坐不住了,纷纷开始行动了起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楚王府的人在乎的是大家要有专利费这个概念,在乎的是要大家有保护匠人们创新发明的意识,鼓励更多的作坊去发明新的技术,去把一些特别的技术拿出来申请专利,让更多的商家能够使用。
当然,农户虽然没法成为主角,但是让他们站在一旁吆喝呐喊,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我们只要去楚王府玻璃作坊打听一下,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售卖玻璃镜面就够了。如果他们不愿意卖,那么城南怀表这个想法,就当我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如果对方可以敞开来供应,哪怕是价格贵一些,那么也说明我的想法完全是对的,怀表这个新兴的产业,我们韦家完全可以进去分一杯羹。”
“萨拉伊,那个陈掌柜真的这么说?”
自己平时虽然流连忘返与平康坊,在家族长辈眼中是个浪子,但是自己的脑子还是很好用滴。
商业上的事情,领先一步,往往就是步步领先,后面的人想要再追赶的话,需要费的精力就会多很多。
这意味着什么?你现在就是把一块怀表卖上一百个金币,也有人去买。至于你说的专利费,贵是贵了一点,每一块怀表都要缴纳五个点的专利费,他们相当于躺着挣钱。
……
那座钟,朗清钟表作坊已经制作的非常成熟,产量也能满足需求,我们要是这个时候再进入,意义就不是那么大,很难挣到大钱,但是怀表不一样。现在长安城中可谓是一表难求啊。
“媚娘,对于我们王府来说,每年多一个几十万贯,少一个几十万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今挣钱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长安城的商家众多,我们要让更多的意识到修建作坊,生产各种各样的新鲜器具,是真的可以挣大钱的。
士农工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群体能够跟以“士”为中心的勋贵们真正抗衡的存在。
韦宝觉得自己郎君今天的反应有点不正常啊。
“就是到时候会不会有其他勋贵也立马跟风,推出了他们自己的怀表呢?”
好在哈梅迪心中也有主意,哪怕是哈梅迪怀表在长安城卖不过城南怀表,也可以立马去发展海外市场,到时候肯定可以大挣一笔,一扫这几年的阴霾。
如今李宽要做的就是把商人的队伍再扩大一些,让每个百姓的身边,都有商人的身影。
城南马车行已经走在前面了,哈梅迪觉得自己要加快脚步了。
对付楚王府,韦思仁没有什么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