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在李世民的带头下,一行人就下了马车,让他们远远的跟在后面。

这中书舍人,可不是一般的官员。“按照你这个说法,城外的这些人,许多都曾经是草原上的牧民?但是我看他们说话的口音,虽然不是很地道,但是已经跟唐人没有太大的差异了呢。”

道路两旁不时的有一些茶铺和面馆,烤羊肉散发出来的香味,刺激了大家的味觉。

“凉州城是我大唐的凉州城,西北贸易也在这里经营了十多年了,附近还有府兵驻扎,能够有什么危险?这要是凉州这样的大城的安全都有问题,大唐还有哪里是安全的?”

领导觉得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宽儿,要不我们下去走一走吧,在马车上坐了几天,走一走反而更舒服。”等到马车越来越靠近凉州城,道路两旁的房屋明显变多,各种各样的行人、马车也变得多了起来,马车的速度已经下降到比步行快不了多少的程度了。

虽然街上胡人的比例明显多于长安城,李世民却是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这离城门应该还有两三里地吧,没想到就已经如此繁华了啊。”

“这个其实很简答,以利诱之,大家学习说汉话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在凉州,如果你要加入到本地户籍,那么汉话必须能够达到可以与人正常交流的水平,否则衙门是不会批准的。”

李忠作为李世民的护卫统领,首先考虑的是李世民的安全问题。

来济很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反倒是好奇的停停走走,甚至会跟店家闲聊几句。

他还想着低调的看一看真实的凉州呢。

“微臣一切都听陛下的!”

李世民也不再管李忠的意见,开始欣赏去凉州城外的风光。

很显然,如今的凉州城,跟他当年见识过的凉州城,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了。

领导觉得你行,不行也行啊。

那样反而对大唐将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他的职责包括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兼管中书省事务,可以说是妥妥的朝中重臣。

当初在商讨如何处理李佑等人的朝会上,就是因为他的及时表态,让李世民对他好感大增。

中书省中,也就中书令和中书侍郎的位置比他高。

但是李世民如今所在的这个商队,规模还是太大了点,一旦进入凉州城,还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

“陛下,凉州这里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胡人,或者是入了凉州户籍的胡人,这里面难保有一些当年东突厥、西突厥或者吐谷浑人对大唐怀恨在心,一旦让他们认出了陛下,很可能会有人铤而走险。”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就有了眼下的规模。这还真是城南,如果去到了凉州城北边,那里有牧民们自发形成的集市,热闹程度比这里可就要高多了。”

至于微服私访的效果,并不是他的关注点。

“李统领,有楚王殿下和楚王府的精锐护卫在陛下身边,你再挑选几名百骑司的好手跟在身后,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安排几队人马远远的跟着,一旦有什么意外也能及时的响应。”

大唐的普通百姓也好,草原上的普通牧民也好,其实都是最现实的。

什么政策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全力支持。

什么政策对他们不好,大家肯定就会变着法子的抵抗。

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