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后世,如果你有几千块甚至几万块的外债,肯定是不好意思到处去宣扬的。所以他宁愿这些金银躺在库房里面发霉,也是不会考虑去作坊城买房的。

不管是作坊城的房子,还是后世的房子,价格都不会有慢牛的说法。

信的人自然回去买,这对楚王府来说是个好事。

当然,你要是一下子通货膨胀个百分之几百,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王爷你并没有反对高阳公主去作坊城买房,反而鼓励他们多买一点?”

“啊?还……还买吗?杨兄,我记得你在作坊城应该有许多房子了吧?”

“杨兄,早……早上好啊!今天的天气挺不错的啊。”

刚刚听到别人讨论贺勤劳卖房的事情,其他人都认为贺勤劳卖的及时,再等下去指不定会亏损更多呢。

……

贺勤劳觉得自己的思路跟不上杨本满了。

捂盘!

御史台,杨本满端着一杯清茶来到了贺勤劳面前。

“这样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固然是可以给楚王府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却是不利于作坊城的长远发展。只有让更多的人家从作坊城房价的上升之中获得了好处,作坊城的前途才是光明的。否则到时候大部分的房屋都还在我们手中,其他人能不眼红吗?只要随便上涨几个点,可能就是几十万贯甚至几百万贯的估值上涨,这不见得是好事。”

“行吧,那等会我们就过去吧。正好今天早上有一车新鲜的大虾到达味之素,我让人送几箱给楚王殿下品尝。”

这也是武媚娘建议的。

房遗爱的脑子一直都是没有高阳灵光,显然是不可能猜到高阳这次去楚王府的真正目的。

哪怕是长孙无忌对上李宽,也是万分小心。

李宽的署名文章很快就发表在了《大唐日报》。

可是他居然还不满足?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高阳很清楚有些话自己问的话,李宽可能立马就能察觉到背后的目的。

他倒不是兴师问罪来着,只是刚刚看到《大唐日报》上面的文章,恰好上茅房的时候又听到了有人议论贺勤劳卖房的事情,所以就过来确认一下。

虽然如今气温比较高,但是走在树荫底下,还是比较凉快的。

不过,对于作坊城这个最大的对手,他却是一直都密切的关注着。

这就让高阳对味之素的事情更加上心。

“王爷,高明公主的眼光还不错,头脑比房遗爱醒目多了,知道作坊城的前途广阔呢。”

“对啊,你可以跟相熟的姐妹都透露一下,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冒这个险咯”

哪怕李宽不是学经济的人,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颐和园的一期工程很快就可以竣工了,李宽觉得今年年底作坊城的房价肯定会有一波明显的上涨。

杨本满一点都不以自己欠钱为耻。

房遗爱以为高阳就跟长安城的百姓一样,茶余饭后之下喜欢拿房价作为一个谈资,所以并没有想太多。

《买房的赶紧出手!信我,不后悔!》

自从他跟长孙家进一步合作开发长安城内的房产的合作夭折之后,郑海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再踏入房地产这个领域了。

“好的,我知道了!”

甚至有时候他觉得高阳只有这样子说话,自己心里才觉得舒服,不会寒碜的发慌。

不信的人也无所谓,以后想要骂也不好意思骂了。

虽然高明公主今天没有怎么说话,但是武媚娘多聪明的一个人啊,一下就看明白了。

房遗爱早就习惯了高阳的这种说话风格。

长孙冲对李宽的怨恨,已经深入骨髓。

自从硝石制冰的技术得到普及之后,登州的海鲜就成为味之素、五和居、点都德这些顶级酒楼的重要食材。

杨本满自然知道贺勤劳为什么尴尬,不过他并不怎么介意。

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如今的楚王府,可不是十几年前可以随便长孙家拿捏的存在了。

高阳好不容易装了几分钟淑女,终于装不下去了。

房遗爱想到这里,觉得确实有必要去好好的感谢一下李宽。

“没有新的美食,就不能过去坐一坐吗?如今味之素在大唐已经有了好几家分号,特别是杨氏茶叶大厦那家,生意特别火红。这都是托了二哥的富,我们去感谢一下人家,也是应该的嘛。”

但是由房遗爱说出来的话,不仅可以得到最真实的回答,还不会让李宽生疑。

“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可以鼓励一下作坊城中各个作坊的匠人们去买房,到时候房价涨了,他们还能对作坊多一份感激。如果没有买,他们到时候也不能埋怨作坊城的房价太高,他们干十几年的工钱也买不起一套房子。”

但是如果你欠了银行几百万甚至几千万,那就不同了。

人家夸你说你有好几套房子啊,你可能会说,“哎,都是银行的,我还欠银行好几百万呢。”

人家跟你说你的公司规模好大哦,你可能会说,“别提了,规模大有什么用,还欠银行好几千万呢。”

这大概就是量变引起质变?贺勤劳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办法继续跟杨本满讨论作坊城的房子了,赶紧把话题给岔开了,然后又尬聊了几分钟,才算是各忙各的去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