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立竿见影

宣政殿中,李世民津津有味的听着李忠汇报的消息。

“这么说来,大唐第一高楼只是简单的改了个名字,就挣到了一万贯钱?并且这个钱过三年还能再挣一次?”

李世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服,就服气楚王府捞钱的本事。

不管是什么事情,从楚王府的人手中走一遭,就变成是能够挣大钱的事情了。

“没错,几天以后,那栋楼就会改名为杨氏茶叶大厦。”

李忠第一次看到百骑司汇报上来的消息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

一万贯,就这么容易就挣到了吗?可是,事实就是这样。

“父皇,二哥一直在培养各个作坊的品牌意识,其实这次竞拍大唐第一高楼的命名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培养商人们的品牌意识呢。”

虽然杨本满预料到自己家的茶叶肯定会变得好卖,毕竟一万贯钱也不能白啊。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长孙冲脸上露出了一副开心的笑容。

没想到过了几天,情况似乎出现变化了。

“长孙兄,你说这一次李宽会不会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给龙井香茶树立起了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估计他当时也没有想到大唐第一高楼的改名会给杨氏茶叶带来这么大的促进作用吧?”

……

在此之前,他都是喝的龙井香茶,现在杨本满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出来,他自然怀着好奇的心思安排人买了一斤杨氏茶叶回来喝。

李忠知道李世民对这件事情会很感兴趣,所以将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调查的很清楚。

长安城中,跟巢元一样怀着尝鲜的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么快就卖光了?铺子里的货,正常不是可以卖半个月以上吗?”

可惜,他的养颜霜已经没有机会刷一波存在感了。

“是的,原本的库存正常是可以卖半个月,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是正常情况,铺子里买茶叶的人都排起了长龙。这越是有人排队,买的人似乎就越多。我都有点不相信这个局面既然是真实的,简直就是跟做梦一样啊。”

五合居是长安城有数的大酒楼。

“我听说那杨本满可是跟王富贵签订过契约的,三年之内,大唐第一高楼就只能叫做杨氏茶叶大厦,如果楚王府要擅自更改,必须赔偿十倍的金额。现在李宽肯定是左右为难。”

毕竟,要让大家看到一个招牌,方法还是有许多的,不值得杨本满费一万贯钱去竞拍。

跟其他人的理解不同,杨本满认为李宽一开始就预测到了这个变化的。

那是稍微有点小钱的匠人和小商人才喝的茶。

潘旺心中慢慢的有了决断。

“没错,这是二哥有一次在观狮山书院商学院里头演讲的时候提出来的概念,《财经》杂志里头还有几篇文章专门介绍这个词语的意思。简单的理解,就是让买东西的百姓对某一家的东西有着特殊的印象,能够让百姓愿意以更高的价格去购买这些东西。

“那是自然!那杨本满的一万贯钱,说不定还真的可以挣回来呢。”

相应的,大家对杨氏茶业的兴趣也在提升。

毕竟,以前哪怕是自家跟楚王府很不对付,长孙冲也都是只喝林家红茶和龙井香茶,不考虑其他品种的。

一直以来,他以为自己这个儿子只知道读书和玩乐,除了孝顺之外,似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那杨本满虽然有点让人讨厌,但是他们家的茶叶还是不错的嘛。”

当然,他也怕客人们感受到自家茶叶品质的下降,所以没敢全面铺开,只是慢慢的扩大使用范围。

这段时间,长孙家和楚王府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了。

采办茶叶费的价格,每年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但是现在的情况变了,杨氏茶叶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大家并不觉得喝杨氏茶叶就会显得没有身份。

但是他没有想到居然好卖到这种程度。

在竞拍会的当天,长孙冲和郑海这些人都觉得心中有点憋屈,楚王府挣钱的本事实在是让人升不起竞争的心思。

……

但凡是其他哪家赢得了这栋楼的命名权,都好过于杨本满啊。

李治的话虽然只是转达了自己对品牌意识的理解,但是也让李世民颇为意外。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现在,他再也没有这种心思了。

最重要的是这栋楼改名叫做“杨氏茶叶大厦”的事情,《大唐日报》等报社都有报道,当然,报道的重点是杨本满费了一万贯钱来赢得命名权,而不是“杨氏大厦”本身。

李世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有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作为帝王,你可能不需要什么东西都懂,但是最好是什么东西都了解一点点,免得干出出发点很好,但是结果很差的事情出来。

长安城中,提到杨本满,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就会想到这个臭名远扬的名字的来源。

“这倒也是,毕竟杨氏茶叶也算是大唐三大名茶了,也就楚王府的龙井香茶和林家红茶能够压它一头。但是在价格上,杨氏茶叶的售价比龙井香茶低了三成以上,这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

作为珍宝阁中的拳头产品之一,玻璃杯子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一个小富人家也能买得起的轻奢品了。

杨家。

杨东当初还觉得一万贯的命名权实在是太贵了,觉得不值得。

“大家来这里是吃饭喝酒的,品茶的时候注意力就没有那么集中,再加上两种茶叶的品质茶叶没有那么大,很多人喝不出来也就不奇怪了。从今天开始,我们除了准备一部分龙井香茶应急之外,其他的绿茶都换成杨氏茶叶吧。如果后面有客人注意到了变化,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推出一个区别化的茶叶售价,按照不同的茶叶收取不同的卖价,这样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

现在这两家看上去水火不容的人,却是走在了一起。

但凡是进入作坊城区域的人员,都能看到这个招牌。

“杨本满的茶叶作坊,是最早模仿楚王府的工艺的。虽然具体的炒制方法肯定不同,但是最终出来的茶叶,不见得就有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未必能够准确识别出这两种茶叶的口感出来。”

喝绿茶就喝龙井香茶,喝红茶就喝林氏红茶,这才是勋贵富商们的正确认知。

巢元也品了品杯中的茶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