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多年的储君之争,最终以李治这个出乎意料的人选胜利落下了帷幕。

李承乾都已经被贬为庶人了,如今应该在前往澳洲的路上,怎么会想到派人给李治送一封信呢?里面讲的是什么?“高明都跟你说了些什么内容?”长孙无忌率先站了出来,打破了这种宁静。

李治这话说的声情并茂,让李世民心里面舒服了很多。

如果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李承乾哪怕是跟李世民这样说了,他也不见得听得进去。

整个大殿里头,安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

李世民怀着这样的想法,静等着李治过来。

“青雀!青雀干的好事啊!朕……朕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

……“诏日: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晋王、并州都督、教育部长李治……”

“因为里面的内容对四哥不是很利。父皇您也知道,前段时间许多人都认为父皇会立四哥为太子,如果儿臣这个时候把信件拿出来,难免会让人觉得儿臣落井下石,为了太子之位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就是不知道等会诏书公布之后,他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其实,他刚才以为跑过来的会是李泰呢。

“咳咳!”

但是如今李承乾已经被贬为庶民,发配澳洲,终生不可回大唐;这个时候,他说的话,李世民还是倾向于相信的。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那个时候的唐朝,版图是最大的,东起朝鲜半岛,西到咸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维持了三十二年。

李宽再看了看站在前排的李泰,壮硕的身躯之中套着一件大袍子,整个人就像是一堵肉墙。

李治说完话之后,就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低着头,双手呈送着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这话,倒也算是自己的心里话。

“臣附议!”

“不可能!父皇答应过立我为太子的,为什么变卦了?这不公平,这不公平!”

“是的,一封大哥派人捎给我的信。”

李世民疑惑的看着李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瞅着其他人的反应。

李世民面色不停变幻的看着手中的信件,心中的愤怒是越积越深。

很快的,立马也有其他人跟着站出来跟风,就连李治也像模像样的站出来谢恩了一番。

“信件你带在身上了吗?”

韦挺开了头,其他臣子不管是不是魏王党,都站出来表示赞成。

……

李世民正好想跟李治好好聊一聊,这个时候自然不会不见他。

“谨遵父皇吩咐!”

看来,魏王府的人都觉得自己的从龙之功,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这次朕立你为太子,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你有众多兄弟姐妹,朕希望你能善待他们,不要做出骨肉相残的事情出来。特别是青雀,他是你大哥,朕也想过到底是立你为太子还是立青雀为太子,但是最终还是觉得你仁孝,在朕百年之后,能够善待兄弟。”

“让他进来吧!”

自古至今,有哪个领导选择的秘书不是自己的人?而张行成,曾经是殿中侍御史,现在是刑部侍郎,他执法严明,弹劾官员,不畏权贵,深得李世民的赏识。

那是一种胜利者的微笑!

虽然殿中不少魏王党心中有所不甘,但是谁都知道一旦李世民把诏书给公布了,这事就已经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了。

“雉奴见过阿耶!”

李恪:“父皇在看我!看来我还有戏啊。”

听到这里,李世民更加好奇了。

不过,这个时候送信都是需要先收钱的。

别看于志宁之前是李承乾的属官,但是在李承乾谋反贬为庶人之后,东宫属官除于志宁之外全都获罪。

当时,李世民还亲自安慰于志宁道:“朕听说你多次劝谏高明,是他不听你的,所以到了这个地步。”

“因为今日父皇已经定下了太子人选,孩儿这个时候再说信中的内容,就不存在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故意陷害四哥的嫌疑了。而却,信中的内容,儿臣觉得也应该让父皇知道,这可以让父皇看到大哥谋反背后的真正起因。”

李世民终究是没有忍住,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太子左庶子是东宫属官的领头羊,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李世民自然要安排自己信任的人过去。

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一眼就看到了打盹的李宽,心中那个气啊。

虽然李世民接过信件之前就猜测到了李承乾在信中不可能夸奖李泰,肯定会说一些李泰的坏话。

当兰和念完诏书中最后一句话,含元殿中陷入了另外一种宁静之中。

兰和的话一出口,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直接把一帮人给炸晕了。

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李宽可以想象得到他的脸上肯定是充满了笑容。

含元殿中,每个人心中都想着事情。

怎么会是晋王?

至于他会被逼着谋反,更是因为李泰处处谋划太子之位。

难不成刚刚登上太子之位,就对自己阳奉阴违了?于是立马拉下脸问道:“不过什么?有什么困难吗?”

“嘭!”

李治中规中矩的给李世民行礼,并没有因为刚刚被册封为太子就喜形于色。“嗯,正好朕也有事跟你说。你之前没有怎么接触国事,从明天开始,你下朝后就来宣政殿跟着朕学习处理政事吧。

好在青雀还算是识大体的,今天不哭不闹,退朝之后也没有跑过来折腾,倒是让自己松了一口气。

好在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哪怕是撒泼打滚,也是解决不了问题,倒也没有出现让李世民不希望看到的场景出来。

至于高季辅,那可是中书舍人,相当于是李世民的秘书。

“气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

最关键是李承乾还在信中罗列了一些证据,只要安排人稍加查证,就能知道是真是假。

所以李世民才会那么的生气啊。

太子之位,是可以谋划就能得到的吗?

这要是让子孙后代起了这种心思,那以后大唐的江山还能安稳吗?自己刚刚还想着怎样安慰李泰,现在看来,他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惩罚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