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紧俏货

“嘭!”

韦府之中,韦思仁气急败坏的摔掉了手上的茶杯。

“太过分了!实在是太过分了!那些御史,怎么可以如此无耻?什么替百姓伸张正义,替朝廷纠察贪官污吏,全部都是假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长安城里,没有绝对的秘密。

当贺勤劳和杨本满主动的在朝会上提议兴建别宫的时候,大家沉默了。

毕竟,前几天李宽才刚刚承诺要为朝廷的各个衙门在作坊城免费修建办公场所,如今贺勤劳他们提议再修个别宫的话,户部还真不大好站出来拒绝。

不过,当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大家的反应就各不相同了。

“不行,作坊城现在利好的消息那么多,房价上涨才刚刚开始呢。一旦我开始专卖房屋,以后就收不住了。不用一个月,那几百套房子都会变成别人的。虽然我们可能收获了三四成的收益,但是我们丢失了未来更多的收益啊。今后你要想再一次性的买几百套作坊城的房子,这种机会估计都很难得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如今陛下的行宫修建,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很大的可能性都是会修建的;哪怕是今年不修,明年或者后年,也是会修建的。除此之外,朝廷基本上已经同意了楚王殿下提出的免费在作坊城修建衙门的方案,估计最迟明年就会开始动工。

在他看来,他跟楚王府如今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

只不过他需要维持自己勤俭爱民的形象,不好意思直接答应而已。现在听徐惠这么一分析,行宫的修建居然对长孙皇后的身体恢复有好处,他立马就心动了。

……

事实上,后世很多人看待房市的时候,也会有跟杨东一样的想法,觉得房子已经那么高了,涨价也涨不到哪里去了。

在他看来,杨家已经在作坊城获得了差不多三四成的收益,就可以考虑开始收手了。

当然,转让给贺勤劳的那几套房子,是谁也没让知道。

韦宝的这话,算是坚定了韦思仁的信心。

“陛下,我觉得这个理论虽然不见得全部正确,但是却是很有道理。勤俭节约虽然可以保证个人财富的积累,但是和财富流通相比,节俭所能带给人的收益,很可能要远远小于金钱流通所产生的收益。就比如一家人在贞观初年有一百贯钱,他们就把这些钱财埋在地下的话,现在一百贯钱的价值,可就下降了。

“你觉得《财富周刊》的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按照他们这个理论,可是提倡各种钱,跟我们节俭的传统美德可是相违背的。”

事实上,今天他会那么生气,就是因为发现自己居然阻挡不了作坊城的崛起,挽救不了归义坊的没落。

韦思仁虽然觉得韦宝说的有点道理,但是嘴上却是不肯承认。

韦思仁说完这话,就不想继续聊下去了。

如此反复,当你回头来看,你会发现自己怎么就那么傻,没有在一万多的时候买呢。

难怪他冒着被人看不起的风险,也要在朝会上劝说李世民去作坊城修建行宫呢。

这似乎不符合常理啊。

“那千牛备守将韦待价呢?您也不见?”

“那倒不至于,作坊城的火热还没有到那种地步。听说昨天就有神秘买家一口气把作坊城新一期在售的房子全部给买下了。这说明王富贵应该还没有考虑限购,或者还没有考虑要把房子握在自己手中慢慢挣钱。”

韦宝作为韦家最厉害的一名掌柜,自然不会因为韦思仁的一个质问就直接软了。

李世民心中,直接的徐惠说过修建行宫有利于长孙皇后养身体,至于其他的,他现在反倒是没有太多心情去关注。

“既然你们都认为修建行宫是个好事,那就修吧!”

但是,城南马车行的收益全部都被韦思仁投入到了归义坊的房屋修建之中了。

杨本满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李世民要说一点都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作坊城的房子被人一口气买走那么多,杨本满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他虽然不爽李宽,但是不会不爽银币。

“桂填艾?不见!”

“你说什么?你让我去作坊城买房?”

但是,眼下这个局面,有点尴尬啊。

“郎君,只要有钱,还会担心买不到房子吗?作坊城那么大,还有许多土地慌着呢。”

“都不见!这几天不管是谁过来拜访我,都说我没有空!”

……

要知道,楚王府跟房府可是莫逆之交,而房府跟杜府的关系又很好,再加上杜家在朔州的地和广州的甘蔗地,都是跟楚王府相关的啊。”

将心比心,杨本满觉得只要作坊城的房价不断上涨,作坊城的房子就不愁卖,售楼处就不会允许一个人同时购买几百套房子。

去作坊城买房?

徐才人受宠,首当其冲受到威胁的就是韦贵妃。

毕竟,杨家的大半身家,如今都压在作坊城,杨本满比李宽还关系作坊城售楼处的动静呢。

“没错!如果说之前作坊城售楼处把价格调整到年初水平,只是为了稳住已经买房的人的话,那么现在他们的目的已经完全实现了。最近几天,已经至少有十几套房子,以调整后的价格成交了。眼下作坊城新推出的一期房子还有两三百套,所以很多观望的人还没有出手。一旦大家确定风向变化之后,我们再去买就迟了。”

韦宝说着连自己都不大相信的安慰话,心中却是哀叹不已。

关键是她还都能看得懂!

“真有那么夸张?”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就升值了三成。

这几天,来拜访他的人突然多了起来。

韦宝可不是那种应声虫,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杨本满的地位上升了,他这个管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还别说,真的有呢!《大唐日报》和《渭水日报》等好几份报纸上面都有报道,说朝中有大臣请求陛下在作坊城附近修建行宫,既能解决流民问题,又能让陛下有更好的度假去处呢。这大明宫虽然修建的宏伟新颖,但是听说作坊城那里有一口温泉,如果行宫里面直接有温泉可以使用的话,说不定可以修建的四季如春呢,这对于皇后娘娘的身体恢复,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哦?今天的报纸上都有什么有意思的新闻不?”

杨本满在官场上混了那么多年,对于一些道理看的可是很透彻。

可想而知,到时候朝中大臣都在作坊城办公,他们不可能每天都来回往返在作坊城和长安城之间,肯定会在作坊城里置办产业;而一旦陛下的行宫修建完毕,很可能隔三差五的,陛下就会直接在行宫里处理政务,甚至在那里召开朝会。这种情况下,朝臣们就更加不可能每天天不亮就从长安城出发,去行宫开朝会,说不定长安城门都还没有开呢。”

而修建新的行宫,必然需要采办许多的物资,这些都需要费大量的钱币,就相当于把库房的钱币给流通了起来。如果陛下担心修建行宫留下骂名,完全可以使用内帑的钱财就修建,那样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了。毕竟,陛下您刚刚从内帑里面划拨了一百万贯钱给到户部用来赈灾,长安城的百姓早就满怀感激了。”

她刚才可是亲眼看着李世民从蓬莱殿里出来,自然是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不高兴。

韦思仁将信将疑的看着韦宝。

毕竟,他也是要面子的。

“对啊!大明宫的风格,还是比较庄严肃穆,陛下日理万机,有时候也需要休息。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座适合游玩的行宫,就很重要了。作坊城那里离大明宫不算很远,里面还修建了歌剧院、体育馆和万兽园,不管是在行宫里面游玩,还是去到外面,都很方便。

“如果只是涉及几百几千贯钱,确实不至于。但是如果是几万贯钱,那就不一定了!再说了,我们也不一定就用韦家的名义去买,完全可以找一个大家不熟悉的仆人的名字去办理作坊城房屋购买的手续,等到作坊城房价大幅上涨的时候,肯定大家都抢着购买,那个时候哪怕是长孙家和杜家知道我们提前出手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佩服郎君您有眼光啊!”

李世民看到过来是徐惠,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聊着聊着,就一定会聊到作坊城的房子,然后都会夸赞杨本满厉害,有眼光,提前在作坊城买了几百套房子。

“你这观点,倒是跟宽儿的非常一致!”

“哼,这些都是你的假设!”

“城南马车作坊的掌柜韦宝,也不见吧?”

指不定到时候玻璃镜子刚刚推出来的时候那样,来一个限购呢。

“不行,我得进宫去探望一下姑姑,让姑姑劝说一下陛下,千万不能上了杨本满的当。”

那时候,得罪的人更多。

“也不见!”

但是,现实会给你打脸,很快的你就会发现房价飙到了两万多,三万多去了。

后宫之中,也就徐惠会这样劝说李世民。

但是经过这一场暴雨之后,归义坊彻底废了。

“那……那你就先去试一试吧!”

“千真万确!郎君,如果我们一口气把这两三百套房子吃下来,说不定就能把我们在归义坊受到的损失给弥补一大半呢。要是让长孙家或者杜家先出手了,到时候可就后悔莫及了。特别是那个杜家,其实他们跟楚王府的关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