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两现在的身份,都是俘虏呢。
“这一副舆图,你们应该都很熟悉了,玄策,你给两位国王殿下讲解一下今后的安排。”“这里,还有这里,以这条线为边界,属于北高句丽的范围,高藏王可以继续留在平壤,当你的北高句丽国王;剩下的这些,就是高桓权你的地盘,都城就留在汉城吧。”
……
周二福手中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
辽东当然是大唐的!
“周船长,楚王殿下要求鸭绿江上,高句丽的片板不能下江,我觉得不能被动的在那里巡逻,而是要主动的把所有江上的船只,哪怕是一艘小渔船,也给烧毁;另外,为了让见面上今后也没有人随意来往,我觉得是不是干脆把江面两旁的房屋全部给烧了得了?”
水师总算是不至于沦为运输队了。
不过,他的这话一出口,可就把高桓权气的半死。
这个时候,让船队封锁鸭绿江,把辽东跟平壤附近的城池隔断开来,就显得很有必要。
王玄策冷笑一声,根本懒得给高桓权解释。
辽东?
“我们离开的时候,会留下一些顾问下来;但是具体的官员,还是由你来负责吧。”
“高桓权,识时务者为俊杰,别给脸不要脸。你要是觉得这个南高句丽国王的位置没有意思,我们可以安排给别人!”
大同江上,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下属的战船,一分为二。
要不然他这个北高句丽国王的位置,估计也做不准。
李宽可是没兴趣给高桓权他们做报告,直接就让王玄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他们。
“也不能一味的烧杀。楚王殿下以前不是说过嘛,对于敌人,要打一半,拉一半,这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虽然楚王殿下给我们的任务是封锁鸭绿江,完成起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但是我们自己得想办法把战果扩大。”
跟你高句丽有什么关系?
反正这个决定,对于如今的高桓权也好,高藏王也好,应该都不算是一个坏的结果。
陈四儿是东海渔业的老船员了,这一次自然也跟着大军前往高句丽。
本来他这个国王就没有任何权利,这几天他都过的心惊胆战,生怕李宽一个不高兴就把自己拉出去砍了。
陈四儿觉得这一趟任务,似乎更加值得期待了。
现在立刻安排周二福带一半的人马去鸭绿江,周二福也好,他身边的属下也好,都非常激动。
王玄策的话刚说完,高桓权就忍不住出声,“辽东呢?辽东怎么安排?”
如今这个情况,已经超出他的想象了。
“嗯,组织起来的人手,可以试着去攻打附近的城池,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二福觉得这些高句丽本地人要是愿意配合,攻打一些小城池,肯定会事半功倍。
甚至兵不血刃的解决,也不是问题。
当然,他只会尽力攻打辽东方向的城池,东边的都已经决定留给高藏王,就没有必要浪费大唐的精力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