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运筹帷幄之中

“辽东本来就是我汉人的土地,高句丽趁着中原王朝内乱,不断的侵袭;几百年了,我们总得去把债收一收。这一次出征,要是不把商人带在身后,大批缴获占用兵力不说,我们也不可能有商家那么专业的去处理物品。”

李宽倒是不嫌弃来打秋风的商家太多。

反正都是慷他人之慨,多来点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作为正规军,上战场作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让他们去搜刮物资,就不是很合适了。

李宽希望培养一支职业化的军队,不希望将士们沾染太多作战以外的东西。

“这倒也是,之前从九条浩之整理回来的消息来看,高句丽虽然物产不算丰富,百姓生活水平不高,但是并不代表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单单平壤城和汉城里边各家勋贵的财富,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到时候要大规模开发辽东,必然需要大量的钱财,正好用高句丽的财富来帮我们开发辽东,让我们大唐多一个富裕的道。”

“说的没错!不过跟商家沟通战利品的事情,后面就交给王富贵去做。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门的人去搞,你就负责协调后勤物资的供应;这一战,能用箭矢换取胜利的,就不要用人命去填。”

“辽东一马平川,有利于大军作战;过了鸭绿江之后,就以山地居多,我们人生地不熟,作战难度立马变大,留着不打,也失为一个好主意。”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到时候辽东的木材、皮草、粮食通过海运运到登州等地,江南的各种精美商品通过海运运到辽东,大唐的商品流动,将变得更加顺畅。不过,辽东以北还有不少胡人,得想办法把他们化为己用,才能彻底解决辽东的长治久安问题。”

“半岛上如今是高句丽一家独大,百济依附在高句丽身边,如果没有大唐的干涉,新罗迟早会被吞并;但是,如果我们一口气把高句丽灭了,那么很可能就会让跟我们结盟的新罗人坐大。别看新罗人现在似乎对我们大唐很是恭敬,但是这都是建立在他们有求于大唐的基础之上的。

“说的也是,这些东西等打败高句丽人之后再考虑也不迟!按照这个船速,后天就能到平壤了,你跟九条浩之都联系好了吧?”

半岛上盛产白眼狼,李宽可不想过个几年被新罗给恶心到了。

王玄策不是什么死板之人,很快就想通了。

“不过,鸭绿江以南的高句丽国土,似乎有不少的金矿和铁矿,要是不打下来的话,岂不是很可惜?”

李宽对市舶水师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到时候打的高句丽签下城下之盟,割地赔款的,一点都不是问题。

王玄策的眼光自然也不差,能够意识到今后的改变带来的长远意义。

王玄策对李宽很了解,他立马就感受到了李宽似乎要以鸭绿江为界,留着高句丽继续存在的意思。

“这个简单,无非就是诱之以利,打一批拉一批,到时候再把淳于家的捕奴队派到俩东去,不愁没有方法对付这些胡人。”

中原中原,所谓的中原王朝,之前的精华地带就那么一小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