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只是觉得自己小时候,受了村里不少人的恩惠,如今发达了,也就拿出一部分钱财出来回馈村民。
几年下来,林家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青砖绿瓦新房子。林狗蛋瞥了一眼身旁羡慕嫉妒恨的茶商兼好友宋掌柜和吕掌柜,脸上笑开了。
最迟明年,教育部的经费就要开始分配到各个州府,到时候别看总数还是挺大的,但是到了各个州府的话,其实金额就有限了。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大唐日报》已经成为畅销大唐各州府,每期发行量高达十万份的报纸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长安城以外的地方,蒙学和小学的修建,比书院的修建更有意义。
教育部今年才成立,要想快速的做出成绩出来,只能是先在关中地区搞示范,其他远的州府是来不及了。
十几二十所书院,绝对够未来十年大唐的高等教育使用了。
“林掌柜,明天开始,您的大名可就要传遍天下了。到时候可不仅仅是楚王殿下和许部长记得你,哪怕是朝中众位大臣,也会知道渭南出了个林大善人呢。”
不管是凉州还是朔州,亦或是登州和扬州,每天都能买到《大唐日报》。
“说来惭愧,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没想到许部长居然亲自从长安过来参加林家村小学的开学典礼;《大唐日报》我是每天都看的,虽然有些内容我看不懂,但是骆主编的大名,我是久闻已久啊。”
不用说,明天《大唐日报》上面肯定会在重要版面上报道相关的事情。
这个时候,推动、鼓励各州县的富商世家出面修建、运营各种蒙学、小学,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
伴随着林家红茶的畅销,林狗蛋在长安城商圈的地位也是稳步上升,接触到的人物自然也就不同了。这为人处世的本领,本来就不是天生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会逐渐提高。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落后几天的新闻,其实已经是非常新鲜的消息了。
虽然长安城这段时间一下上了不少的书院、小学、蒙学,那是因为占据天时地利,拿到了教育部的补贴经费。
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可能被用到了长安城。
“值此春暖开,天和日丽,风光优美之际,我代表教育部祝贺林家村小学的正式成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今朝廷重视教育,陛下更是在楚王殿下的建议下成立了教育部,统管全国的教育工作。
听着许敬宗在台上长编大论的说着话,台下的林狗蛋一点都不觉得枯燥。
像是蒙学和小学的免费教育,靠着教育部的经费,根本就不现实。
如此仁义之举,值得表彰。我今天过来参加林家村小学的开业典礼之前,曾经去见过楚王殿下,跟他提到过林掌柜在渭南的善举,楚王殿下为了表示对林掌柜的支持,责令观狮山书院安排一批学员定期来到林家村小学等处兼任教谕……”
不说其他的,单单依靠这些小学,林狗蛋顺利的攀上了楚王的关系,抱上了楚王殿下的大腿,这就不是十所小学的费所能衡量的。
要是能够有一样的机会出现在宋掌柜和吕掌柜面前,他们肯定眉头也不皱一下的决定修建十所小学。
当然,经过了几天的刺激,他们也都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也捐一说小学得了。
反正不了多少钱,还能有个好名声。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