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雯坐在凳子上一边梳着头发,一边看着还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李宽。

世家勋贵子弟固然从小接受更好的教育,平均水平要比普通百姓好很多。李宽给自己的偷懒找了个借口。

“现在长安城里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书院,以后科举的难度是不是会变得更大啊?”

也难怪兕子和狄仁杰的关系,一直都还停留在恋人未满的地步。“我说狄仁杰,你这是把兕子的好心当做驴肝肺啊,赶紧拿着呀。”

狄仁杰吃了一惊,有点意外的看着兕子。

不过刘元和卢照邻都过来了,他也只好跟他们说着话。

就在这时,兕子跟房遗玉从狄仁杰身边冒了出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李宽大力推广书院建设,为的是什么呀?

……

“晋阳公主,你怎么来了?这么早,城门都还没有开把?”

“我跟遗玉昨晚住在二哥府上,没有回城内;诺,这是我让二哥府上的厨子专门给你准备的点心,你带上吧。”

“短时间内,是这样子的。但是一旦大家习惯了这种科举取士的方式,就位普通百姓提供了一条上升通道。这几年,蒙学和小学的数量其实增加的也是非常快的。许多匠人子弟和农家子弟都有机会入学,慢慢的,各个书院之中,匠人子弟和农家子弟的数量也会增加。量变引起质变,勋贵世家的子弟数量,终归是少数。假以时日,大唐科举中进士的人员,一定会是寒门子弟和普遍百姓子弟为主。”

再加上李宽在说服李世民支持各个州府的胥吏也纳入到朝廷官吏的体制当中来,更好的提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如家客栈的这家分店,因为附近的歌剧院、观狮山书院每天都吸引了不少游人,各地来京的人员又都愿意来这附近参观一番,所以生意并不会差。

要是李宽在这,估计要为自己有这么一个钢铁直男般的弟子而郁闷了。

谁知道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李宽倒是没有指望一朝一日就改变这种局面。

毕竟,大唐的驸马,不像是明朝那样的坑爹。

所以天刚蒙蒙亮,书院门口就站满了各种送行的人群。

“不去了,今年书院参加科举的学员数量不少,这几年我从来没有去送过他们,要是今天突然跑过去,指不定还让他们感到压力太大呢。”

“科举取士的人数越多,世家的反弹就会越大。特别是当他们发现朝中科举出身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很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破坏科举呢。”

后世一年八九百万的大学生,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员都没有进入公务员队伍。

“咳咳!狄大才子,你这是把我房遗玉当空气嘛。”

程静雯被李宽的话搞懵了。

楚王府别院。

“王爷你的意思是科举并没有改变世家勋贵垄断各级官职的情况?”

“那……那多谢晋阳公主了!”

狄仁杰突然觉得头有点大。

如今的大唐虽然没有办法跟后世相比,但是各个作坊对有才华、有手艺的人员的需求,其实是非常大的。

可是一万个普通百姓子弟中,哪怕是只有一成能够中进士,数量也会有一千人。

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基数的差异会慢慢的显现出来。

“王爷,你下这么一盘大棋,他们不可能一点感觉也没有的吧?”

程静雯对现在的生活其实是比较满意的,不大希望看到李宽与天下世家为敌的场景。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