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头,李宽可不想丢在布上面。长安城里可能会好一些,稍微偏远的州府,百姓的生活水平就要低很多了。

“这么多布被运回来,价格下跌是必然的。不过相比海外,我倒是觉得可以先运到凉州、襄州等州府售卖,这样能够更加快速的售卖出去。”

别看如今已经是贞观十五年,大唐已经建国二十多年,国力蒸蒸日上,百姓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是能够完全吃得饱饭,穿得上像样衣服的人家,其实还不算特别多。

杜府之中,今天比较热闹。

“郎君,这几天每天都会有两三马车的布从朔州运回来,家里在西市的布铺子也已经在售卖布了,但是价格一直喋喋不休。要我看,是不是干脆趁着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我们把布贩卖到海外去?”

李书国能够坐稳杜府管家的位置,自然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别人有的,我要新。

而一旦这些土地变成熟地,每一亩的价格就会快速上涨。

那么指不定以后大唐就不是瓷器国,而是布国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在这里种植能够挣到大钱。

“王爷,这段时间从朔州往长安城运的纱布太多了,东西两市售卖的布价格一天比一天低呢。如今的价格已经不到去年的一半了。”

杜构对于出海,其实一直都是比较担心的。

整个大唐,甚至是整个世界,都对布有需求。

别人没有的,我要有。

如果布真的跌破成本价,指不定他就愿意属下们去拼一把了。

虽然杜家如今也随大流的涉及了一些海贸,但是跟崔家、柴家、萧家、郑家等勋贵比起来,就算是小打小闹了。

今天他总算是再次回到了久违的家中,府上自然热闹了不少。

“王爷,那我们就随大流,把布价格降一降咯。”“降吧,不过今年的价格已经降了这么多,估摸着再降一降也降不下去了。你去观狮山书院格物书院跟许敬宗了解一下,看看我让他们研制的东西搞得怎么样了。如果一切准备就绪,那么等到布的价格企稳之后,你就收购一批回来。”

整个河东道今年种植的超过一百万亩,原本高大上的布,如今虽然不至于跟麻布一样廉价,但是跟去年那样价比丝绸的情况,是一去不复返了。

王富贵天天跟商业打交道,对于一些经济规律还是了解一些的。

“王爷,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在河东道种植的收益就没有那么多了?会不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不少人一辈子都没有几件新衣服穿,甚至大冬天的都不敢出门,也是很正常的。

楚王府出品,必属精品。

“动作要快!我们能够想到这个问题,其他人肯定也能想到。”

杜构原本以为自家布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楚王府,后面真正开始售卖的时候,才发现那些获得赏赐的功臣勋贵,全部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反倒是楚王府不温不火的在那里售卖着了。

“郎君你放心,明天我亲自去一趟凉州,看看能不能把这卖个好价钱!”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