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条君,你想啊,大唐跟新罗联盟是为了对付高句丽和百济的联盟,以我们对大唐的了解,他们肯定是能够战胜高句丽的。这么一来,百济就绝对没有好下场。如果我们倭国也加入大唐和新罗的这个联盟,在大唐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也安排人进攻百济,到时候是不是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到时候哪怕是苏我家族,也不敢轻视近卫家吧?
“圣骨,现在想想,渊盖苏文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未尝不是好事,这可以让大唐更加坚定讨伐高句丽的决心。到时候大唐进攻高句丽,我们就去对付百济。等到高句丽战败,我们应该也把百济给收拾了。之后,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去享受大唐帮我们打下的高句丽,实现高句丽梦寐以求的一统三国。”
因为不跟大唐结盟,说不定撑不过明年,新罗就被高句丽灭了。
特别是通过研究和跟随李宽的步伐,杨府挣了不少钱。
近卫秀树的主意,看起来不错,实际上除非大唐主动配合,要不然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以他对李宽的了解,大唐要是征服了高句丽,绝对不希望半岛上又多了一个倭国的势力。
公款吃喝,他这个遣唐使正使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楚王殿下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近卫君,今天我就把这话送给你。‘本王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给你,你不能抢’。”
“昨天新罗的使臣去拜访楚王殿下,据说进门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到了她们带着一箱箱的礼物,等到她们离开的时候,却是空手而去,这些礼物都被楚王府收下了。阿郎,擅自收取藩国使臣的礼物,这可是铁铮铮的事实,只要在朝堂上面弹劾一把,绝对可以让那李宽灰头土脸的。”
“没错,据说是一名年轻的绝美女子。要说这些夷人也真是的,居然让一个女人当使臣,听说他们的国王还是一个女的,是在是牝鸡司晨啊。”
“大唐越强大,我们打败高句丽的成功性就越高,这是好事啊。”
九条信一虽然大概猜到了近卫秀树想要说什么,但是却是故意装作不知。
他现在是彻底认清现实了,基本上李宽没有安排他做的事情,他就不做。
这可是名垂千古的事情啊。
虽然李世民想到李宽提到的建议,在看金胜曼的时候,眼神稍微有点奇怪,但是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要不是国王高建武和太子高恒全认为应该应该继续继续国力,不宜跟大唐轻易起冲突,估计渊盖苏文早就在辽东挑事了。
“希望如此吧!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好好的在长安城转转,看看能不能在回国之前多学习一些东西。前几天我听说礼部附近有一处院子,住的是倭国的遣唐使,他们的人员有不少被安排进了国子监学习,我觉得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倭国可以派遣唐使来长安学习,想必我们新罗派来的人员,大唐也会帮忙安排的吧。”
特别是关于新罗与大唐结盟对付高句丽的事情,李宽更是一口答应。
至于年轻时期的梦想与抱负,谁年轻的时候不犯点傻呢?
金胜曼的眼光还不错,没有被成功冲昏了头脑。
不过,大唐也表示,如果新罗有需求,可以出钱购买,什么都好商量。
不过,她这个担忧,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杨东鬼鬼祟祟的从外面回来,就面带笑容的来到了杨本满身边。
“希望如此吧。后天就要觐见大唐皇帝陛下,只要他不提出太过苛刻的要求,这次我们来大唐的最主要任务就算是成功了。剩下的就看能不能让大唐派一些匠户来新罗帮我们提升各种工艺。
大唐每个月都会有藩国使臣来到长安,这次新罗的出使队伍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跟新罗国王和本次的使臣是女人有着很大的关系。
“楚王府富可敌国,只是因为他收了新罗人的礼物就弹劾他,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如果能够证明楚王殿下是因为收了新罗人的礼物而做出出卖大唐利益的事情,那就不一样了。”
杨本满当值回来之后就在家中逗弄着女儿,享受着当爹的感觉。
金胜曼在东西两市转悠过后,就对大唐的工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几乎还是长安城百姓都知道的事情,我自然也知道了。长安城每个一段时间就有各国的使臣到来,怎么?新罗使臣除了带队的是个女子之外,有什么特别的吗?”
九条信一说完,也不管愣在那里的近卫秀树,直接回房了。
“近卫君?你是觉得大唐朝堂的众位大臣都是傻子,还是觉得我是傻子?”
“圣骨,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担心过多。大唐虽然强大,但是长安城远离辽东,虽然国力强大,但是人生地不熟的,哪怕是打败了高句丽也不可能在辽东站稳脚跟。要不然当初大隋就不会三征高句丽都没有成功了。”
倭国遣唐使居住的院子当中,近卫秀树面露红光的来到了九条信一的身边。“九条君,新罗人派出了使臣来长安,这个事情你听说了吧?”
杨本满自然不会跟钱过去不。
杨本满如今已经越来越掌握到如何做好这个监察御史的真谛了。
九条信一脸色不善的看着近卫秀树,觉得这个家伙在给自己挖坑。
因为新罗使臣的特殊性,礼部还为相关的礼仪苦恼了一番,杨本满自然有所耳闻。
金喜珊不喜欢高句丽,这是毋庸置疑。
金喜珊觉得新罗的明天一片光明。
“那高句丽的渊盖苏文一心主张吞并我们新罗,他估计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会千里迢迢的来到长安城,跟大唐结盟吧。”
毕竟郎有情妾有意,新罗尊大唐我宗主国,双方共同对付高句丽和百济,这事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就达成了。
杨府之中,最近的气氛很是融洽。
但是,奈良城中,对朝鲜半岛有野望的贵族,还是不少的。
“什么机会?”
虽然杨府这几年依靠着跟风茶叶种植挣了不少钱,但是杨东却是一直对东海渔业至今还没有改名的“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耿耿于怀。
金胜曼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
既然已经发现了大唐的强大,已经看到了差距,自然是要想尽办法追赶。
“这个应该不难,就是不知道我们的人有没有机会去那个观狮山书院,我听说大唐这几年的很多新东西,都跟观狮山书院有关系呢。”
“事在人为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