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方感受到大讲堂外面的热闹气氛,拉着巢元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迎接即将进来的大佬。
所以不等李宽的话说话,他忍无可忍的站了起来。孔颖达本来还以为李宽要转性子,结果没想到越说越离谱。
……
李宽这话,让好多人都迷糊了。
“孔祭酒,大唐九成的百姓,都没有机会学习儒学,没有机会拜读孔夫子的大作,按照你的说法,他们都是不讲仁义廉耻,不讲忠孝礼仪之人了?”
当然,这跟大家没有见识到世界级的奖项背后蕴含的潜在好处有很大的关系。
说白了,这一次的颁奖,就是看李宽想要传达什么东西给别人。
这个反问,本身就充满了陷阱。
“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如今朝廷在各个州府的官员,有几个不是从小学习儒学的?你要让他们接受科学,哪有那么容易?
“都不是!我们依靠的是陛下运筹帷幄,依靠的将士用命,依靠的将作监的钢刀弩箭,依靠的是农夫们种出来的粮食作为补给,依靠的是我大唐不断向上的综合国力。算学也好,格物也好,亦或是农学和医学,对大唐综合国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大唐皇家科技奖并不是评判科学成就的唯一标准,更不能当作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但是,他却是每一个年度里头,我们的评奖委员会认为最值得表彰的发明。
“众所周知,今天是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典礼。说起来,这个奖项的设立,其实酝酿已久,但是却是偶然之间才做出决定。
“先秦时期,百家齐放,才有了那么多的经典传承。等到独尊儒家开始,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也不见得有增加多少经典。依我看来,这科学到底好不好,归根结底还是要是否有利于提高大唐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是否有利于增强大唐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来判断。”
“我倒是想看他能够讲出个什么一二三四来!”
李宽说到这的时候,大讲堂里头的众人,立马都挺了挺腰,觉得干货要来了。
“楚王殿下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还好今天的主持人不是自己,要不然效果肯定要打一个折扣。”
试想一下,加入后世的诺贝尔奖是华夏的奖项,能将这么一个奖项变成世界上最权威的项目,那么对国内各个学科的促进和刺激作用有多大呢?
再加上他的书画在宗室子弟里头,算是出类拔萃,在士子之中,还真是有几分号召力。
“想必不少人都听说过地球仪这个东西,也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大唐,还有不少其他的大陆和国家。作为中原王朝,我们能够历经千年和矗立不倒,自然是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
不管是《大学》、《中庸》,还是《春秋》、《诗经》,都是我们的文化的源头活水,这些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的价值历久而弥新,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这一点,我是从来没有否认过的。”
这些东西的出现,带给了大家什么样的便利与好处,其实不需要多说什么,公道自在人心。但是,我们不能让研究发明这些技术和东西的人员一直都默默无闻,要不然谁愿意天天做一些枯燥的研究,谁不愿意风雪月的过日子呢?”
后面发现这个邀请函的含金量居然这么高,而自己作为一个医馆的掌柜居然能够参加,那么背后蕴含的意思就很值得深思了。
还有那神仙水,据说制作非常的简单,偏偏药效很好,但凡是皮肤病,几乎就没有神仙水解决不了的。哪怕是不能根治,也能缓解,实在是解决了无数人的隐忧啊。”
偏偏李宽就不仅做了,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讲。
今天的颁奖仪式,李宽直接上场做起了主持人。
“但是,富国强兵,单靠儒学是不行的。秦汉时期,打败匈奴,靠的是儒学吗?不是!我们大唐灭掉东突厥,靠的是儒学吗?突厥人入侵我大唐的时候,我们去跟他们讲儒学,有用吗?前阵子薛延陀人入侵凉州,我们是靠儒家舌战薛延陀大军获胜的吗?”
像是这种明显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的事情,一般人都不会做。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反对科学的收货会更大一些。
“说得也是,不过看今天这个模样,大唐皇家科技奖所图非小,虽然今天可能获奖的人都是观狮山书院的人,但是我敢肯定,明年,最迟后年,一定会有其他的人也获奖。”
“那倒也是,从当年楚王殿下发明的肠痈手术,到后面的酒精消毒,再到后面的各种外科手术,每一个东西的出现,都解救了许多的生命。
李宽直接换了个概念,那孔颖达自己的话来怼他。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纸张的价格变得便宜,让印刷的效率变得更高,让更多的百姓和匠人的收入得到提高,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学习儒学和科学,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的发展,是促进了儒学学习规模的扩大的。孔祭酒你为何却是偏偏喜欢将儒学和科学摆在了对立面呢?”
所以才有了真正的说话自由啊。
在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之后,他就开始了切入主题。今天来的人不少,但是真正理解李宽对大唐皇家科技奖的期望的人,估计是一个也没有。
但是如果支持科学可以让他的储君之位坐的更稳一些,他倒也不反对。
反正这些年不管是医学还是农学,都积累了不少的成果,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可以让人无话可说。
……
作为李渊的儿子,汉王李元昌在长安城里还是有几分影响力的。
这些发明,也许大家一时半刻还看不到好处,也许大家已经开始切身体验他的好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这一定都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
其实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把这摊水搞浑。
孔颖达这话,也是犀利。
队伍之中,李承乾和李元昌走在一起,往大讲堂走去。
不过,孔颖达显然是没有这样的水平了。
李宽再次把自己当初跟李世民陈述的“三个有利于”给抛了出来。
孔颖达本就词穷,在“三个有利于”面前,压根就无从反驳。
当然,李宽也不想在这么一个场合跟孔颖达一直较真,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典礼上面。
“闲话少说,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公布大家最想知道的获奖结果,看看谁能够成为幸运儿,谁能够青史留名!”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