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推波助澜的对手们
李世民看到朝会刚开始,就有陷入混乱的倾向,也是一阵无语。
每次但凡是涉及到李宽,往往场面就会变得不可控制。
这几天自己没有听说他有搞出什么新的事情来啊,为何这杨本满一上来就扣了个“妖言惑众”的帽子给他?
难怪知节的反应这么大。
“知节,稍安勿躁,先听杨御史说完再说。”
房玄龄作为尚书左仆射,李世民没有出声,只好他站出来维持一下秩序了。
“不知道众位大臣有没有看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在上朝的路上,微臣刚好看了一下,里面的一篇文章,居然说我们生活的空气之中遍布微生物,我们吃的东西,喝的水,里面也有无数看不清的微生物;哪怕是我们的肚子里和血液里,也有无数的微生物。这不是妖言惑众,这是什么?”
《曲江日报》的印刷作坊里头,掌柜的一脸苦恼的看着韦思仁。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不着急,玻璃作坊的新式放大镜很快就要出来了,到时候我们再在《大唐日报》上刊登正式发现微生物的新闻,这比什么反驳的文章都来的有效果。现在他们在那里叫嚣,反倒是变相的帮我们宣传微生物的概念,先不用去理会。”
杨本满见自己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倒也不再纠结。
骆宾王如今可是紧抱楚王府的大腿,看到《大唐日报》的对手既然依靠这些手段搞的销量暴涨,他自然不乐意了。
“这空气中什么都没有,哪来的什么微生物?观狮山书院仅仅凭借一些子虚乌有的猜测,就提出这种吓人的论断出来,微臣觉得此风不可长。大唐新闻出版署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取缔《科学》这种扰乱视听,妖言惑众,哗众取宠的杂志,并且严惩当事人,达到以儆效尤,警示后人的目的。”
……
拖字诀这个法宝,再次被房玄龄给祭了出来。
“能印刷多少算多少,天亮的时候没有印刷够,那就接着印刷。反正我们是两天才出版一期,哪怕是明天下午才印刷出来,也还是可以继续售卖的。”
而《曲江日报》等报纸看到这个情况,立马就跟进了。
哪怕是如此,见到李宽之后,他也还希望这种言论,是观狮山书院的人自己搞出来的,李宽并不知道。
觉得搞这个才是最有意义的。
当刊登了“惊悚”新闻的报纸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立马引起了许多人的购买。
想到李宽到时候将要面对的场景,长孙无忌莫名的露出了笑容。
李世民:……
能够给观狮山书院使绊子,能够让李宽难受,还能让曲江书院旗下的报纸销量增加,这种事不做,还等什么时候?
也就是说,《科学》杂志里头真的说了这种惊世骇俗的话语。
当然,在大家能够直接看到微生物的存在之前,还无法接受它的存在,微臣也是理解的。目前观狮山书院正在跟玻璃作坊一起努力,设计制作一种放大镜,能够将物体放大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让大家直接看到微生物是长什么样子的。”
“行了,你下去吧。刚刚你提到的那放大镜,要尽快搞出来,否则你说什么也没有人相信。”
“妖言惑众?陛下,微臣最讨厌妖言惑众的人了,以前那杨本满就整天捕风捉影,所以东海渔业下面出现了‘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这艘船。
这对于扩大观狮山书院的影响力也好,对于微生物的研究也好,都是有好处的事情。
结果发现《长安晚报》、《曲江日报》,甚至是那一向是写些乱七八糟的故事的《月亮报》也来凑热闹的报道“微生物”的事情。
而童周的那篇文章在最后,哪怕开始看最新《科学》杂志的大臣,大部分也都还没有看到这一篇。
虽然御史有风闻奏事的权利,但是没有人认为杨本满说的这话会是凭空捏造的。
“来不及就加班,大不了今天晚上作坊里的伙计都不要回家,我在这里陪着你们。”
但是组合起来,怎么就觉得这么奇怪呢?
晚饭没吃,他就带着人直奔印刷作坊而来,同时让人去通知写手准备文章。
……
这种奇怪的言论,要是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那么观狮山书院面对的压力,必然会成倍的增加吧?
就连刚刚跳出来准备手撕杨本满的程咬金,也不说话了。
“微生物具体是什么样子,微臣现在也还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它跟我们日常看到的鸡鸭猪狗肯定是很不一样的,应该是由非常基础的一些东西构成的。
……
再说了,作为穿越者,他还能不确定微生物的存在吗?
真要是这样,那《科学》杂志就更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自己的肚子里和血液里,有无数的微生物?
“那……那我去安排一下。不过我估计哪怕是一直忙到天亮,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印刷够你说的数量呢。”
很快的,长孙无忌就决定下朝之后,立马安排人去跟《长安晚报》的负责人沟通一下,让他们转载并重点批判一下《科学》杂志里头出现的奇怪言论。
“先不说大家是否相信你那肉汤是不是真的放了六天都还没有坏,哪怕就是真的如此,也没有几个人相信你这微生物的论断的。主要是你这个理论,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陛下,其实微生物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也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对人有害的。甚至微臣大胆的猜测,大部分的微生物其实都是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
怎么,莫非今天朝会又有谁在那里妖言惑众?正好东海渔业下面的造船作坊最近有几艘新式的飞剪船要下水了,还没有确定叫什么名字呢。这要是叫做‘妖言惑众王本满或者张本满’号的,也不是不可以。”
看来,自己的这一次决定是正确的。
要是正常报道那就算了,毕竟《科学》杂志里头有微生物的相关介绍。
毕竟,难得的李宽自己搞出来一个这么明显的把柄,大家要是不抓住了好好的利用一番,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李宽说的话里面,没有什么生僻的字,每一个他都能听懂。
李宽现在的重心都在玻璃作坊的放大镜,嗯,准确的说是显微镜上面。
李世民:……
而当他亲自翻开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在上面看到了杨本满说的那篇文章的时候,仅存的侥幸心都没有了。
“我们现在反驳,他们反倒是更加起劲了,不理会他们,反倒是显得我们胸有成竹。”
朝中对《科学》杂志感兴趣的官员并不是很多,恰好看了刚刚出炉的最新一期的人就更少了。
“陛下,加热密封后的鹅颈瓶子里的肉汤,经过了四天,不,到现在为止已经是六天了,都还完好无损。而放在广口瓶里的肉汤,第二天就坏了,这不就是微生物存在的最直接证明吗?”
含元殿中,陷入了一股诡异的宁静之中。
现在搞得声势越大,到时候剧情反转的时候影响力就越大。
李世民突然不想跟李宽说话了,挥一挥手之后,开始批阅起奏折。
杨本满义正言辞的扫视了一下殿中的大臣们,抛出了一个“大炸弹”。
最关键的是到现在为止,稿子还没有定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