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记录就是用来打破的

九条信一的出现,让大家感到了一丝意外。

除了王富贵和王玄策几个,基本上没人能够记住这个曾经的倭国遣唐使副使。

哪怕是有些人觉得有点眼熟,也没有太当回事。

人傻钱多。

目前九条信一给大家的感觉就是这样。

一万贯钱啊。

就买一架座钟?

说的不好听点,这些人其实就是来偷师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盼盼,这事我倒是没有意见,珍品阁只在杭州有分店,其他地方都还没有开业,委托你们来贩卖座钟,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得跟王管事商量一下,或者直接问楚王殿下也可以。”

关键是长安城好多勋贵富商,还是这二十多万贯的贡献者。

近卫秀树一脸好奇的看着九条信一。

不过,有了九条信一这个不是托的托开了好头,接下来的拍**王富贵想象的都还要顺利很多。

书院留下来的优秀学员越多,未来的影响力就会越大,他这个书院的实际负责人的地位也就越显贵。

“冲儿,我们做事,一定要讲究顺势而为。今天上午珍品阁的拍卖会,你也听说了,一个座钟,就卖出了天价,长安城有哪家勋贵一年挣的钱财能够比得上人家一天的获利?”

“没错,我们要是直接送一万贯的钱财给到楚王殿下,人家压根就正眼也不会多看一眼。但是我们把这一万贯拿去拍卖座钟,意义就不同了。”

崔家家大业大,打听一点消息倒是非常快。

“说来惭愧,我已经好久没有杏香和浩之的消息了。明天去楚王府拜访的时候,我再问一问。不过,他们在楚王殿下身边,就是伺候人的,你不要指望能够依靠他们获得什么帮助,要不然反而会得不偿失。

“九条君,这座钟虽然看上去非常了不起,但是一万贯一架,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越是有钱人家,对时间的准确要求就越高。

“行,等会我就回去跟楚王殿下说一下。他刚过完年就经常往钟表作坊跑,肯定是希望能够多卖一些这座钟的。”

近卫秀树倒也不傻,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系。

“香儿,这座钟的生意如此火爆,你说我帮你运输到江南道去贩卖,是不是一副双赢的局面呢?”

“没错,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楚王殿下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哪怕是现在金币和银币已经大量的出现在市场流通,一下子收这么多钱财,还是让珍品阁的账房手忙脚乱了一番。

“王爷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有朗清这个案例在这里,其他学员也好,各个作坊的匠人也好,对于研究开发新的东西,肯定是热情高涨。甚至一些毕业后准备进入官场或者作坊的优秀学员,可能也会选择留在观狮山书院继续从事各种研究工作。”

……

“许参军,你是说单单这一场拍卖会,那个朗清就能分到一万贯钱?”

有这两个标杆在那里,最终所有拍卖的座钟,没有一口是低于一千贯钱的。

如今两家的关系还毕竟密切,没有必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龌龊。

以九条对李宽的了解,这种掌握特别技术的人才,李宽肯定是不愿意他们离开大唐的。

“东西两市有名的大铺子,背后都有勋贵的影子,这珍品阁自然也不例外。近卫君,东海渔业的影响力,你应该很清楚吧?这珍品阁跟东海渔业,都是大唐楚王殿下旗下的产业。

就在刘界发出这声感叹的时候,长孙冲却是有点郁闷的在跟长孙无忌交流着。

“九条信一应该是清楚王爷的态度的,就是不知道他手下的一些人会不会搞鬼。我看今天跟他一起参加拍卖会的一个倭国人,身份地位似乎也不比他要低。”

“哦,还有其他的原因吗?莫非这珍品阁是长安城哪家勋贵的产业?”

九条信一也有点迷糊了。

“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格物书院就只能跟着观狮山书院学习,要不然很多理论要完全创造,难度很大,也不现实。”

当然,最关键是她对座钟的用处很有信心。

“听说九条君家中的嫡子和嫡女都在大唐,我们去拜访楚王殿下之前,是不是先见一见他们?”

……

作为观狮山书院的人,刘界自然也清楚钟表作坊的情况,知道座钟的造价远远没有拍卖价格那么夸张。

珍品阁拍卖会的震撼场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城。

“确实如此,我估计以后大家再也不会笑话格物书院的学员了。这钱财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之后,带来的影响力可是完全不同了啊。”

如今就这么活生生的出现在大家面前。

当然,一万贯一架的情况是再也没有出现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许敬宗觉得自己也算是这场拍卖会的获利者。

近卫脸色复杂的看了看九条,“长安城最近出了一名女神医,名字叫做九条杏香,我记得九条君的女儿就是叫这个名字吧?”

九条可不像因为这个事情而把自己跟楚王府的良好关系给搞坏了。

顾盼盼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

也就是珍品阁是楚王府的产业,要是换成了普通商家,估计今晚都要睡不着了。

“没错,今天唯一的一架价值一万贯的座钟,就是九条信一从崔庆手中抢下来的。估计,因为这事,他还得罪了清河崔氏呢。”

“这么说,这座钟应该是楚王殿下门下的作坊生产的,然后放在自己旗下的珍品阁售卖,九条君费重金拍下这第一架座钟,其实就相当于给楚王殿下送一份厚礼?”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夸张了。

九条信一忍不住为自己的举动点了个赞。

九条信一虽然是这次遣唐使的正使,但是对于近卫秀树这个副使的疑问,他还是认真的解释了一下。

这事对倭国肯定是个好事,但是对九条家是不是好事,就不好说了。

“郎君,打听清楚了,那倭国人叫做九条信一,是倭国新一批的遣唐使,昨天刚刚到达。据说这九条信一,是十年前倭国第一批遣唐使中的成员,想来对长安城的情况有一定了解。

“差不多吧,王爷千金买骨,这一次的拍卖会,并没有让珍品阁收取任何费用,全部都作为钟表作坊的收入。那个朗清有百分之五钟表作坊的份子,能够分到一万贯钱也算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