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怎么会说小孩才讲对错,成年人只讲利益呢。“子丑寅卯辰,王爷,你这把每个时辰标注在旁边,倒是让人好认了好多呢。”

程静雯看着那不断旋转的秒针,再看着表盘的刻度,结合今天李宽跟她们说的这个大笨钟的原理,立马就看懂了这个表盘。

刘方对这个任务感到奇怪。

“将军,以后我们换防的时候,大家就不用纠结是否到了交接时刻了,一看这大笨钟就一目了然,哪怕是阴天下大雨也能清清楚楚的看到。”

“刘青,上头安排我们过来,自然是有事情做。至于做什么,晚点就知道了,现在纠结那么多干什么呢。”

就比如之前李宽让人计算的地心引力的问题,虽然大家提出了一些基本上正确的理论。

“没错,阁楼的图纸就在这里,你们按照这个图纸来施工就行了。”

“师父,确实如此,我从城外回来,刚好从明德门经过,那里已经有一帮人在城墙上面忙碌着,许敬宗就在城门口带着几个人站在那里,时不时的还跟那些施工人员交谈。”

好在他们两也没有等太久,观狮山书院那边,许敬宗亲自带着一帮人过来了。

这可是大唐第一座现代化的时钟,也是给长安城百姓指明时间的一个最重要工具。

特别是观狮山书院,里面的学员大部分都不是正统的学习经学,反倒是格物这样的邪门歪道很受欢迎。

国子监中,孔颖达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卢宣。

许敬宗跟刘方简单的沟通之后,就在一旁亲自看着他们忙碌了起来。

程静雯的这个问题,估计会是很多人心中都会产生的疑问。

现在缺少校准机构,只能是搞一个比较粗糙的时间分类了。

“王爷,关键的零件都已经安装好了。现在只要把发条拧紧,就可以确认这口大笨钟是否能够正常运作,然后再把外壳罩上去,就算是完工了。”

对她来说,许多事情都要先去衡量它的利益和存在价值,然后再来判断下一步的动作。

虽然李宽将一天十二个时辰分成了二十四小时,跟后世一样白天十二个小时,晚上十二个小时。

但是李宽不一样啊。

“时钟要让大家接受,自然是要采用大家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了。过几天,我在王府和观狮山书院都安装几口大笨钟,各个作坊也都安装一口,让大家感受到它的好处。”

“那你就去把发条拧紧吧。”

“王爷,如果这个大笨种能够变得小一点的话,应该很多勋贵富商家里都会购买,说不定会延伸出一个新的行业出来呢。当然,前提是这个大笨钟要比日晷这些传统的计时工具要更加准确。”武媚娘的关注点显然跟程静雯不大一样。

这个声音哪怕是在相对嘈杂的环境当中也是清晰的传到了大家的耳中。

“吱哒!吱哒!”

当然,更是楚王府钟表作坊最好的广告。

“许参军,你放心,这个阁楼不复杂,今天天黑之前,绝对可以完工。”

至少时间单位一下就从刻钟进化到秒钟,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换了一个单位那么简单。

所以李宽倒也不觉得有多么奇怪。

不管是协调管理能力,还是知识文化水平,亦或是亲自动手砌墙的水平,他都是杠杠的。

像是重力加速度是多少,就一直都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数据。

卢宣自然很清楚明德门对大唐的重要意义。

“可是这钟要不断的计时,就要这个指针一直不断的旋转,怎么确保它每时每刻都准确的转动呢?”

……

一、二、三、四……

“没错,这钟表行业大有可为,不仅每家每户都有需求,可以说每个人都有需求。不过,短时间内还做不出那么小的钟表出来,只能先解决公共场合和家庭的需求了。”

而许敬宗在这里的举动,自然很快就传开来了。

一来二去,也对这口大笨钟的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

卢宣自然知道孔颖达很关注观狮山书院的事情,所以今天看到明德门前的情况之后,哪怕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他也专门来了一趟国子监。

朗清的大钟样品经过了几次的修正之后,已经能够准确的行走了。

李宽看着大笨钟,心中默默的念着。

因为这个大笨钟的时间精度其实还没有达到一天的误差不到一秒的地步。

李宽让朗清负责制作的这口大笨钟,其实就是一口类似的挂钟。

现在观狮山书院居然带着一帮人在那里不知道折腾什么,吸引了一堆人围观。

要长期的有效,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利益。

这些东西,孔颖达这样的人肯定是不会在乎的,也意识不到它的意义。

“王爷,就这一堆铁疙瘩和木疙瘩组装在一起,就能准确的计时吗?”

前几天,李宽可是专门去大明宫给李世民解释了半天,他才同意在明德门上修建这么一座阁楼的。

“这个大笨钟每半个小时响一次,整点的时候是几点就响几下,还真是一个好东西啊。”

当朗清拧好发条之后,表盘的秒针就开始了有规律的转动。

“静雯,稍安勿躁。这机械的奇妙就在于不同的零件组装在一起之后,会起到一个奇妙的变化。以前你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都会慢慢的变成现实。”

如今运行了一个时辰,他就站在大笨钟旁边观看了一个时辰,基本上是完全搞清楚了这口钟的规律了。

孔颖达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情况呢?

刘方的心态比刘青要好很多,不骄不躁的在那里指挥着一些帮工干活。

有了时钟准确计时,对格物学院的发展来说绝对是意义重大的。

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李宽自然是希望在贞观十五年来临之前,把这口大笨钟给安装到明德门上。

朗清甚至已经考虑好了,以后每个十天八天的要来调教一下大笨钟,要不然日积月累之下,误差可就大了。

毕竟,这不是什么电子钟,天然就是有误差的。

再加上零件精度的原因,一天差个几秒甚至几分钟,那是太正常不过了。

当然,这并不会影响它的正常使用,甚至不会影响后续钟表的推广。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