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打铁作坊的铁锅售价高达八百文一口,而长孙家的却是只要五百文不到,因为这个价格差异,导致销量非常惨淡。“这样吧,就让你们金太打铁作坊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我跟你讲讲楚王殿下亲自布置的一个推广方法,到时候你就睁大眼睛看,就知道自家的铁锅好不好卖了。”

文英作为一家水果店的掌柜,如今就从门口路过的报童手中购买了一份大唐日报,然后就回到铺子的后院,急不可耐的开始看起了最新的章节。

金太叹了口气,满脸无奈。

“说来惭愧,都是我这当掌柜的没有把作坊里头的成本控制好,虽然生产的铁锅质量很好,却是卖不出去。不瞒您说,库房里已经积压了一千多口铁锅了,我正犹豫要不要继续生产下去呢。”

长孙家打铁作坊的掌柜恭敬的站在长孙冲身后,随时解释着各种疑问。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金太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变化。

“郎君,这最挣钱的自然是要数兵器打造了,不过很多制式兵器是不让随便贩卖的,所以这个规模不算特别大。除此之外,各种农具的制作,也算是我们作坊的拿手活。”

长安城中,也不是没有其他商人劝说金太改变铁锅打制工艺,降低成本,结果金太当然是没有听了。

当初,楚王府安排他去打造铁锅的时候,可是专门提出了好多要求。

当然,按照这些要求打造出来的铁锅,质量也是非常过硬的。

因为其他的作坊购买楚王府炼铁作坊的铁锭和精钢,价格比长孙家的成本价要稍微高一些。

“王掌柜,我们的铁锅虽然好,但是生产了卖不出去,我们不敢增产呢。”

王富贵都已经说破这事了,金太自然是没有必要继续隐瞒下去了。

“掌柜的,楚王府的王掌柜过来了,属下刚刚把他带到大堂之中了。”

金太立马站了起来,将刚刚的烦恼都抛到了脑后。

大唐日报如今已经慢慢的为长安城百姓说熟知。

了一刻多钟,文英把今天的连载内容给看完了,然后又回味无穷的再看了一遍。

“郎君,由您这话,我就放心了。我一会就去招募两百名帮工回来,将这铁锅的产量往上翻一番,到时候,让我们长孙家的铁锅,成为大唐百姓家喻户晓的铁锅。”

金太并不想一有问题就去麻烦王富贵,所以作坊里头铁锅滞销的事情,他并没有提。

阿牛在一旁说了一句话。

就在这时,一名下人过来通知金太,说王富贵来了。

“阿牛,别人看不到两种铁锅的差异,你还看不到吗?我们金太打铁作坊生产的东西,不管是农具也好,铁锅也好,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长安城最好的。这铁锅,明明可以做的更好,为了降低成本,偏偏要做的差,这不是长久经营之道!”

“金太,最近生意怎么样?”

“你这铁锅,质量真的是比人家的要好的吧?”

这一千多口铁锅库存,如果卖不出去,那就相当于是给金太打铁铺子带来了将近一千贯的亏损啊。

王富贵的这话一出口,就把金太惊住了。

“我怎么看这些匠人似乎打造的既不是农具也不是兵器,倒像是一口锅呢?”

“我怎么听说你最近比较发愁,都被好多人笑话呢?”

所以就有一些风言风语传来传去。

特别是前几年铁料价格有了一个大幅下降,带动了铁锅的成本也往下走了一波。

阿牛也很是着急,金太打铁作坊,就相当于是他的家啊。

要不然,他就不会这么发愁了。

金太也是有着自己的坚持的人。

“放心,我既然让你们增产,自然是有办法把这铁锅卖出去。不仅能够清掉你们仓库里的库存,还能让你们的铁锅卖到关中道其他地方去。”

“哎,这个道理我当然知道,我再想想吧。”

“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

金太专门把自家作坊打造的这种铁锅和市面上售卖的进行了对比。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家都开始考虑使用铁锅了。

虽然外观上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内在质量真的差了好远。

这库房里头已经有一千多口铁锅没有卖出去,还要增产?

不同人买这份报纸的目的不大一样。

但是利用铁锅来挣钱,他却是一点也不会介意的。

这……

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又道:“嫂子天天也闷的很。”

当然,他提不提,王富贵其实都是知道的,要不然今天也就不会过来了。

“是的,非常好卖。长安城中,如今都流行炒菜了,以前做炖菜用的陶锅和铁锅,基本上都不适用于炒菜的制作,反而这铁锅,似乎就是天生为炒菜而生,如今卖的非常好。”

最关键的是,为了打造这些铁锅,作坊里还专门雇佣了上百名匠人。

长孙冲走在自家的打铁作坊里头,看着一帮匠人挥舞着铁锤在不断的捶打铁锭。

哪种做法的菜最好吃,大家尝试过了都心中有数。

毕竟,论起做生意,长安城,不,应该是说整个大唐,就没有人比楚王府厉害的。

可惜,金太算了算,自己的成本价居然比人家的售价还要高,这怎么搞?

不是自己的钱就不是钱了吗?

这要不是王富贵对自己有大恩,他都想要问候他的母亲了。

一方面,铁器的价格比陶要贵了不知道多少倍,特别是楚王的炼铁作坊没有投产之前,铁锅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够用的起的东西。

这金太铁锅,可是他在专门负责售卖呢。

就这么一边读,一边自言自语,文英总算是将眼光从小说连载的页面转移到了其他的地方。

这基本上是他的正常看报流程了。

“咦?这个版面怎么有点奇怪?”

这一次新增的一尺的长度,单单多连载一篇《红楼梦》是不需要这么大的空间的,结果文英却是在增加的其他地方发现了一副特别的文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