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就是,侯君集亲自安排了自己的亲兵带队抄了不少高昌国贵族的家,甚至就连麹智盛的王宫也没有幸免。不过,这一次高昌之行,可谓是艰辛异常,所以他才放任亲兵将高昌国的勋贵们给抄了一遍家,准备把这些财物用来犒赏兵士,同时也犒赏一下自己。

到了今年,韦思仁给韦宝提了一个建议,干脆把二轮马车再做了一个大幅度的简化,生产出了人力车,卖给长安城中一些人用来跑运输。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朝廷这段时间在大力推动关中道百姓移民河东道的事情,听说这事还是楚王殿下在主导,由楚王府的上官仪亲自组织实施,户部和工部等衙门全力配合的。”

可如今……

“阿耶,要不我回头给他们两账中送一些财物,看看他们收不收?”

侯强意气风发的来到了侯君集身边,将这些天的收获进行了汇报。

“郎君,如果这样的话就最好不过了。如今关中各地的人员流动比以前大了好多,这长途客运,完全有市场啊。到时候我安排作坊生产一批专门的四轮马车来做这些客运马车,一定能够起到非同一般的推广效果。”

城南马车作坊,韦思仁和韦宝心情愉悦的看着大厅中正在和伙计讨价还价的顾客。

“是有点奇怪,按理来说,丹凤门大街算是这些车夫比较好招揽生意的地方,应该有很多车夫在这等候才对,今天却是一个都没有。”

马车夫比较健谈,虽然眼前两位似乎是从大明宫中走出来的贵人,不过他却是并不怎么惧怕。

“去吧,都去吧。这各家在朔州的良田多了,对运输的需求自然就更多了。到时候,单单是长安城到朔州的水泥路上,就不知道需要多少马车来填充呢。我听说楚王府的马车作坊已经在扩产了,我们的作坊也不能落后,赶紧招募一批匠人,把产量再往上提一提。”

“我听说楚王府的马车作坊,如今生产的马车都全部提供给大唐运输集团,对面那奔驰马车行,甚至都要没货可卖了?”

“哼,装清高!”

不知道是命运捉弄还是什么,侯君集一直没有亲生儿子,不过各种义子倒是收了不少。

韦宝对于自家的马车行为何突然间生意兴隆了,自然也是知道原因的。

“嗯,从这半年的试用情况来看,这城南运输队的组建,你算是立下了一个大功。之前我们的四轮马车生产出来了,很多都卖不出去,把它放到运输队中,投入到长安城各处跑运输,倒是一下子就让四轮马车的需求上了一个台阶,眼下,着实可以把规模扩大一番了。”

不管是哪个年代,这些类似出租车司机的车夫,都是比较健谈的。

韦思仁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城南马车行的库房方向,觉得最好的机会已经摆在了自己面前。

虽然这些四轮马车的使用寿命不如对面的,但是胜在价格便宜一些,时不时的也能卖出去一些。

首先,他安排了人员去模仿奔驰马车行的四轮马车,如今也算是有了一些成绩。

再加上,现在长安城的作坊比以前多了很多,许多货物和材料都需要运往各处,使用马车的场合比十年前多了很多。

“郎君,正好现在楚王府从劳牛运输队等各处借调了不少车夫与马车前往河东道,如今长安城里对四轮马车的需求,不管是人员移动还是货物运输,都到了一个供不应求的地步。听下面的车夫说,好些顾客都在埋怨要等好长时间才能等到有闲置的马车经过,这可是一个大好机会啊。”

作为一名郎中,在技术上他可能是合格的,但是在有些觉悟上,他是明显要慢半拍啊。

侯君集虽然是行军大总管,但是薛万均和契苾何力的地位也不低,特别是他们两个都隐约表达了对高昌城中的局面的不满。

“啊?这是为什么呢?这四轮马车,不是越卖越多才对吗?怎么现在就变得这么紧缺一样呢?”

侯强眼中只有侯君集,可不管薛万均和契苾何力他们如何。

巢方上了马车,好奇的看了一眼车夫。

侯君集觉得他们不是一把手,不需要考虑犒赏士卒的问题,所以才在一边不介入城内的事情。

当然,城南马车行传统的二轮马车,他也没有完全放弃,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加法和减法。

从大明宫中走出来,又在阳光下多站了会他,他的额头上居然开始出汗了。

侯君集贪财,但是也没有到视财如命的地步,要不然他也走不到今天。

韦宝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对李宽充满了好感。

他的亲兵之中,主要的队正都是他的义子。

再说了,这移民前往河东道种植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刚才他们没有把这事跟四轮马车紧缺联系起来而已。

韦思仁也不傻,看到大唐如今每年都在新建不少的水泥路,这对马车的需求绝对是一个好事。

吴起虽然负责的是御膳房,但是宫里的很多事情,他都知道一些。

但是这些东西价格都不高,挣的钱远远没有四轮马车多,所以韦宝内心还是希望自家作坊的四轮马车能够跟奔驰马车行平起平坐。

高昌城中。

说实在话,这绝对算是意外之喜啊。

看看外面的人流,这让韦宝想到了对面奔驰马车行成立之前的繁华景象。

不过,为了不直接跟劳牛运输队产生竞争,韦宝别出心裁的让城南运输队瞄准了人员运输这个市场,跟劳牛运输队以货物运输为主,刚好区别了开来。

这半年来,城南运输队的车夫驾驶着四轮马车在长安城中奔跑,不但提升了韦家四轮马车的曝光率,还大大的检证了韦家四轮马车的一些问题,实在是让韦宝满意的不行。

……

侯君集对这一次的高昌之行,总体是比较满意的。

怎么说也是一场灭国之战,青史之中,也能留下自己的大名了吧?

“对了,西北贸易的人不是也进城了吗?给他们一些方便,城中他们看上的铺子,全部给他。本将要让人看到,我不是那种沾了便宜就不认的人。”

侯君集想到穿越沙漠的时候,那些骆驼起到的作用,倒也没有忘记西北贸易的好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