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可是了!这一次,我带人去河东道,你再带一部分人去岭南道去买些地种植甘蔗。如今,和甘蔗可是长安城勋贵们都紧盯着的东西,阿耶去世的早,我们杜家要是不把握这次机会,说不准诺大的家业,就会在我们手中衰败,到时候你怎么去见阿耶?”不客气的说,河东道的南边,那可就在关中道旁边,算是繁华之地。

蓝田县刘家村,今天一大早,族长刘老头就被从长安城赶回来的刘方给叫醒了。

对于长安城最近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是耳熟能详。

“那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一次,大唐运输集团一次性出动了两百辆四轮马车,将两千多人一次性的运输到河东道。

除非你想错过的这一波收益,否则就只能去河东道或者云中都督府。

杜府。

杜荷显然是准备集中杜家的力量,把朝廷赏赐的三万亩土地给经营起来。

四周的几辆马车,乘坐的人基本上都是石明相识的村民,所以他也不介意给大家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信息。

“大哥,种植虽然收益很大,但是一下子那么多人去种植,到时候楚王府要是将收购价格压低到一个很低的程度,岂不是大家都为他做嫁衣裳了?”

在听了石明的劝说,当然,最主要是听说石养一家居然也准备移民河东道去种植,一晚上没睡的石富,最终也选择了去县衙报名。

同样的一百亩永业田,单单地价就差了不少呢。

很快的,有户部的胥吏在车队里头不断的吆喝。

这大唐运输集团的出现,很是突然。

刘方回来,自然是劝说族人去河东道种植的。

这总比走路要强多了吧?

“刘方,这河东道毕竟离蓝田县好远,这贸然移民过去,人生地不熟的,到时候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种植的收益比粟米要高十几二十倍。要不是朝廷命令关中道各地不准种植,哪里还能轮到我们刘家村?我们就是连的种子都别想买到。”

刘方:“没错,这晋阳到朔州的水泥路已经修建好了。所有的移民,都可以乘坐四轮马车,沿着水泥路去到河东道。并且啊,这早出发的移民,安排在河东道偏南的地方,晚出发的移民,就会往北安排,越往出发就越往北安置。族长,你也是知道的,这越是往北,就越荒凉,离胡人也越近呢。”

一方面,观狮山书院针对前往河东道和云中都督府的学员,做了一系列的紧急培训,占用了不少时间。

……

石富跟石养面面相觑的看了一眼。

大唐日报创刊以来的每一份报纸,刘方都是看过的。

“这大唐运输集团,听说以后会开设从朔州到长安城的马车路线,每天至少有一辆马车从朔州前往长安?”

这个词,可是第一次听说过。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在长安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族长,这一次我回来的目的,就是建议大家尽量搬迁到河东道去种植。这可是朝廷大力鼓励和支持的事情,一路上的费,基本上都由户部解决,到了河东道,每个成人都可以分到一百亩的永业田。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去江南道和山南道的移民目的地,也可以分到这么多水田。”

……

“呵呵,你太小看楚王殿下了。虽然价格的走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楚王殿下绝对不会让它在短时间内变成廉价无比,否则长安城那么多勋贵,谁会放过他?就连陛下也会有意见。”

石明:“石富叔,你这么理解倒也很贴切。据我说知,朝廷如今正准备把各地的驿站全部划归到大唐运输集团旗下,到时候各个驿站就可以变成各个车站,各路长途马车可以在车站里头落脚,旅客也可以在车站里头歇息呢。”

刘老头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头脑却是还非常的清醒。

虽然日子过得比周边村落要强不少,但是跟刘方从大唐日报中看到的那些移民们的美好日子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这年头,大唐朝廷在民间的威信还是很高的,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度也比较高。

“你这么说也没错,不过这大唐运输集团虽然是朝廷设立的,但是跟长安县衙、户部工部之类的衙门,还是有所不同。用我们楚王殿下的说法,这大唐运输集团,就属于大唐的国有企业,跟衙门还是有点不同的。”

朝廷的政策一公布,他就立马感受到了这对刘家村来说,千载难寻的机会来了。

看来,这在观狮山书院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各级官爷在面对百姓的时候,倒也不敢有太多的欺压之举,关系还算比较和谐。

“这是什么东西,我们听都没有听过,你说收益这么高,怎么让大家相信呢?”

听说里面的很多车夫,都还是临时借用劳牛运输队和南山建工的运输队人手。

作为继承了爵位的杜构,自然拥有朝廷赏赐的这三万亩地。

每逢过年的时候,总有一些在长安城混的还不错的村民回到刘家村,大摆宴席,让周边的村子的人羡慕不已。

“族长,不会种,这很正常。事实上,关中道就没有几个人会种,不过你完全不用担心。观狮山书院农学院专门安排了学员跟随移民前往河东道,指导大家种植。今年,长安城外也种了一万来亩的,听说比种粟米还要简单呢,大家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石明一下就对这一行的顾虑,降低了好多。

石养看了看四周一溜的四轮马车,也是很好奇。

真要自己有马车的,就自己驾驶着马车出发了。

另外一方面,自家也要移民,石养很多时候都有点手足无措,石明还得回去帮忙。

当初刘大郎,就是这么成为长安城的一名流民的。

“去岭南?大哥……这……这岭南,它根本就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啊。”

杜荷看到自家大哥这说话的态度,立马就知道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了。

“哼,楚王府、房家、程家都已经捷足先登了,你还在这纠结这个?二弟,你整天跟长孙冲混在一起,你睁大眼睛看看长孙家在干什么?人家去云中都督府的车队,昨天就已经出发了。去岭南买地的掌柜,更是上个月就出发了。”

杜荷:……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