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颜控,顾盼盼觉得帅哥就应该配美女,要不然她怎么当初一眼就认定了武郎君?
武媚娘微笑着把话题扯到李宽身上。“武郎君,怎么啦?”
只见两个壮汉用担架抬着一个像是生病的人,虽然是夏天,这人身上却是盖着厚厚的被子。
虽然武媚娘不知道有楚王府情报调查局这么一个机构。
李宽对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在意。
这个时候,路上的行人和车马也比之前多了起来,速度自然也就快不起来了。
武媚娘对自己的判断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
鄂州离襄阳并不算特别远,商贾往来比较频繁。
武媚娘说完,看了看李宽身后的王玄武。
“不应该啊,要是有大案的话,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过几天我本来还准备让你帮襄阳县处理一下最近案子的,专门派人跟襄阳县县令彭志安留意这几天城里的案子呢。”
回来的路上,顾盼盼多嘴的把刚才自己看到的情况说给李宽听了。
但是王玄武在做什么,她还是知道一二的。
隆中回襄阳的官道修建的虽然不算多么宽阔,不过却还算平整。
武媚娘今天跟着李宽在隆中一顿游玩,心情很是不错。
当然,李宽是不会接受这些官员的这个理由的。
再说了,这自己不去县衙,案子就主动找上门来了,于公于私,都要支持武媚娘把它给破了呀。
县尉郭横脸露担忧之色,站在襄阳县令彭志安面前。
武媚娘之前就听过类似的情况。
……
事实上,诸葛亮的故居到底是襄阳还是南阳,可是一直有争议的事情。
不过,她倒也分得清主次,知道李宽每天都喜欢舒服的泡个澡,不喜欢野外露营。
一直关注武媚娘的顾盼盼,自然发现了武媚娘的异常。
不一会,这名护卫就回来汇报,“武姑娘,为首的那个男子说担架上的是他的妹妹,因为得了重病,在襄阳县城看完病之后,郎中都说已经没有救了,夫家要求他把妹妹抬回去。”
“你不会是因为那是你本家亲戚,你就容忍他们坏事吧?”
这个长得像新垣结衣的丫头,是个典型的三国迷,整个楚王府,估计她看《三国演义》的次数是最多的。
“因为我喜欢啊。”
“啊?还有此事?请楚王殿下恕罪,下官不曾听说过这个事情,要不请郭家的人来县衙询问一番?”
李宽可没法跟大家解释玉米是什么,只好直接一句话把大家说的没法接下去问了。
“明府,刚刚楚王殿下派人来询问县中是否发生了什么大案没有,莫非他听到了什么风声?”
彭志安算是长孙无忌一系的官员,自然知道长孙家和楚王李宽不大对付。
顾盼盼也觉得奇怪。
……
“哦?是嘛。为何本王听说城南的郭家被盗贼光顾了,还闹出了人命呢?”
不过,冤有头债有主。
不过,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武媚娘对马车旁边的一名护卫说道。
在事情还没有进一步确认之前,也不着急再做什么。
“好的武郎君,那些人有什么不对劲吗?”
“你们呀,不就是听说诸葛亮的妻黄月英有个小名叫做阿丑嘛,所以就觉得黄月英是一个很丑的姑娘。其实,我觉得这是以讹传讹,小名这东西,因为很多小孩夭折,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会给自家小孩起一个‘贱名’。你看雉奴和兕子,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好乳名呀?所以我认为阿丑不仅不丑,反而应该非常贤惠漂亮,要不然诸葛亮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跟她过一辈子?”
总不能什么都没有做就举手投降了吧?
“你过去问一问,这担架上抬得是什么人,需不需要我们帮忙?”
麻蛋。
“彭县令,本王再问一次,这几天,襄阳城中可有出现什么大案?”
欺上瞒下,在武媚娘看来,几乎是很多州县官员的通病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人的本性使然吧。
“王爷,你这个黜陟使来到襄州,各个官员肯定都在拼命的梳理自己身边的事情,避免这段时间有什么把柄落到你手中。这要是你刚来襄阳没几天,就发生了一些大案的话,岂不是会影响襄阳县县令的考评?”
其实,除了襄阳和南阳百姓,其他人应该都不是特别在意这一点。
李宽这么一解释,顾盼盼和九条杏香倒是理解了。
李宽也懒得跟这个想要蒙蔽自己的县令多废话,直奔主题。
当武媚娘转头看向旁边的时候,却是发现旁边一条岔路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那郭阳不是常年居住在长安城,很少回襄阳吗?再说了,那劫匪又不是我们安排的,难不成他还能怨到我们身上去?”
顾盼盼在一旁忍不住呵斥了一句,不过,没有人附和她。
彭志安虽然有点心虚,但是也只好这么先回答。
“咦?”
望着快马而去护卫,李宽疑惑的看了看武媚娘。
自己要是有什么把柄落到了李宽身上,难保他会不会借机把自己的官帽子给撸掉了。
“我说过很多次了,不要叫我武郎君。你要不就跟王爷一样叫我媚娘,直接呼唤我为武照也可以,再不济你叫我武娘子也行。”
襄阳作为大唐非常重要的一个州府,王玄武应该也是在这里安排了人手才对的。
彭志安的脸色立马变了。
这种事情,虽然在民间不是非常多,但也不是没有。
不管是做一个农户还是商人,大把的机会等着你呢。
“自然是记得的。”
这帮人,人人都是奥斯卡影帝。
要不是李宽已经知道劫案肯定是存在的,都快要相信彭志安说的是真的了。
“行,那就把人带到县衙来吧。”
李宽倒也想看看这郭家的人,到底会怎么说。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