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这些人的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吧?
格物学院下属的机械作坊里头,戴全正跟一帮匠人在鼓捣着一个特殊的设备。
“李郎君,这个籽还是去除的不干净,总有那么一粒两粒的留在里面。”
“按照王爷的提示,原理应该就是这样了,并且从目前的脱籽情况来看,方法也是对的。”
李谚右手托着下巴,看着眼前这台怪异的机器,陷入了沉思。
“李师兄,这个滚筒,如果我们用坚硬的圆木制作,在上面布上细细的钩齿,这样在摇动两边的摇把的时候,就可以把给抽出来,留下籽掉在下面的兜里。”
狄仁杰今天也跟着李谚来到了机械作坊。
如今,他在观狮山书院也算是小有名气了,本身作为李宽的弟子,身份就不一般,而他精通算学、经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更是让其他学员感受到了不凡。
“不可以,甘蔗在关中是种不活的,它喜欢气候炎热的地方生长,越是往南,越是长的好,含量越高。要想在大唐种植甘蔗,至少要到泉州周边才行,广州附近的话就更加稳当。至于你说的南蛮,它们要是不服管教,甘蔗地里正好缺少帮工呢。”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长孙冲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可是如果这些真的可以用来纺织,那一亩地的,至少价值一贯钱吧?
一亩地,如果用来种植粟米的话,左右不过是一两百斤的收成,顶多就能卖个两百文钱。
……
长安城的勋贵不少,但是真正日进斗金,不差钱的,其实不算很多。
难道这也能用来纺织?
就像是房玄龄府上,要不是房遗爱的原因,他们能够从东海渔业以及味之素得到大量的银钱,他们府上的日子,过的其实也有点紧巴巴。
“就是那个,不是很多人都在笑话楚王殿下奢靡无度,浪费土地吗,其实那些人根本就不懂楚王殿下的想法。”
所以,今年的开始开的时候,李宽就让机械作坊开始研制可以快速去除籽的机器,顺便把脱粒机也给搞出来,提高生产效率。
“真的假的?”
程静雯想到一亩地出产的就可以织出十几匹布,真要是种上几百万亩的,那么一匹布的价格,绝对要比现在的麻布还要低的多。
李宽从游泳池中露出头来,双手抹了抹水珠,很是舒服的松了口气。
“说的你就懂一样。”
长孙冲忍不住拿起了桌面上的一朵,这是下人偷偷的从楚王府的田地里采摘的。
并且,由于当初把纺织租赁给东方平的时候,这个书生不时的会指点一下自己的儿子认几个字,所以廖张氏也跟着识了一些文字。
廖张氏想到今天作坊里面第一匹布出来的场景,忍不住卖起了关子。
“没错,原来这个滚轮太粗糙了,虽然能将一些抽出来,但是没有办法把籽全部剥干净,这样既浪费了籽,也让这些在纺织成线的时候,籽破碎出油,弄脏了线。”
刚开始的时候,李宽还主动的见一见客人,后面发现这些人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立马就带着程静雯和小玉米跑到观狮山书院躲清静了。
“那我们要不要也种一点?”
毕竟,地租再怎么收,也是有定数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勋贵,精明着呢,稍微一计算,就知道种植比种粟米要划算多了,态度自然立马就变化了。”
小玉米在一旁倒是看得乐呵呵的。
这点判断力,他还是有的。
别看明年种个十亩八亩的地,总共挣不了多少钱。
不过,李宽一个伸手,直接就把她从水池边拉到了水里。
一股淡淡的忧伤从杨本满心中升起。
李谚还很重视狄仁杰的意见的,最近一年,凡是不重视狄仁杰的人,最后都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的。
“是的,我在旁边看了半天,事实上,那天有好多人都在旁边看热闹。”
再说了,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面临的威胁就不是来自岭南。
她并不知道甘蔗的种植环境,到底如何。
“楚王府的羊毛作坊,听说有一千多名帮工,你点钱,多找几个人打听,看看那些被运到了羊毛作坊之后,是用来干什么了?特别留意要打听一下,这些是不是可以用来纺织成线或者布。”
程静雯忍不住把自己憋在心里一整天的问题给问了出来。
“啊?王爷有办法从甘蔗里面提炼霜?”
但是,丝绸这种昂贵的纺织品,他们还是舍不得消费的,基本上,身上穿的都是麻布或者羊毛织成的衣服。
再加上从逻辑上来说,这个消息刚好能解释为何明年楚王府要大规模种植。
有的时候,小道消息比官方宣言更加的让人信服,不管是大唐还是后世,都是如此。
到时候自家娘家在岭南种植了大量的甘蔗,却是没有办法制作成白,岂不是可惜?
只要引导一部分勋贵去到岭南种植甘蔗,当大家尝试到甜头之后,就会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发岭南也将变得可能。
……
李宽在程静雯小脸上啄了一下。
“那依你之见,这个的亩产大概多少斤?”
“还别说,我还真是懂。用夜校教谕教授的话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一次,长安城的所有人都误会楚王殿下了。”
为何被送到了羊毛作坊?
“我来摇!”
这……
“那昨天大哥过来问你的时候,你为何让他去岭南种植甘蔗,不同意他去种呢?”
以自己和楚王府的关系,这种子,肯定是没有那么容易搞到了。
大部分人家都是守着一些田地,收一些地租,另外再开几间铺子,每年的收支勉强有些结余而已。
这个时候,你哪怕是有钱也好,粮食不能自给自足,也是哪个帝王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程静雯自然是知道李宽想要大规模推广的想法的,之前还以为比较有难度,没想到轻而易举的就开了一个好头。
作为羊毛作坊里头资历比较老的廖张氏,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这个新开设的线作坊的负责人。
“不矛盾。这种植固然是有利可图,但是长安城有无数的勋贵都盯着呢,不用几年,种就将变成很平常的事情,收益虽然还是会比种粮食多,但是不会多太多。并且,这也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种植的,对土地和气候的要求要比其他粮食要高,所以我提供了一个其他的选择。”
甚至有个别人家学着在后院里头种上了几株。
长孙府中,长孙冲听着下人给自己汇报的消息,一时陷入了犹豫之中。
“王爷,前阵子大家还在背后腹诽你奢靡无度的事情,一转身大家都跟着想种植了,这些人的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吧。”
不过是半个时辰,一台新式的木铁混合的机械就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作为自己的大舅子,将来注定是要继承宿国公的爵位的,要承担起程家的兴衰重任,李宽自然会帮他一把。
这种内部人士口中传出来的消息,最是令人信服。
因为楚王府的羊毛作坊里面,类似的机械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只要简单的改造一些,就能用来纺织。
摸了摸自己身上衣服的料子,再想到今天作坊里的布,廖张氏忍不住有了一丝嫌弃。
程静雯再聪明,毕竟也没有像李宽这样接受了互联网无数的信息轰炸。
“可白的制作,我们不是需要从天竺商人那里买霜来加工的吗?”
“你刚不是问我为何不同意让宿国公府上也跟着种植吗?”
别看南方到处是丘陵,是高山,其实广州周边的一大片区域,地势还是很平坦的,足够开发一个一两百万亩的良田出来。
“你刚说那个的亩产还挺高的?”
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对于一个国家稳定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机械作坊里面,不仅有各种精钢和铁料,各种木头的种类和数量,更是数不胜数。
眼看着李宽的手脚不老实,程静雯吓了一大跳。
“要不是朝廷已经决定在江南道和山南道大规模的推广南洋水稻,勋贵们这么热衷于的种植,还真不一定是好事呢。”
如今,羊毛制品已经和麻布平分了九成的“衣”这个市场。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种可就比种地挣钱多了啊。特别是现在种植的人还少,那布的价格肯定不便宜,一亩地的产出,估计顶得上十亩粟米地呢。”
“就是你说的去岭南种植甘蔗吗?”
这里的游泳池因为和温泉泉眼想通,哪怕是深秋时分,池水也不算冷。
他对当初狄仁杰请教“大师兄”的几道题的场景铭记于心呢。
李谚在脑中构思了一下狄仁杰说的方法,然后闭着眼睛想了想这种机器工作的时候的场景,觉得很有搞头。
事实上,长安城不少勋贵人家里头,都有那么几朵偷采摘回来的。
“你家夫君知道怎么把黑乎乎的霜提炼成白,还会不知道怎么把甘蔗制作成霜吗?”
这不是用来观赏的吗?
长孙冲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么说,楚王府准备明年种植一万亩的,完全不是因为楚王殿下喜欢,而是因为可以织布?”
这不得挣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