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李宽的命令,他们进了市舶都督府,根本就哪都不能乱跑。接下来,自然又是你来我往的一番扯皮。
“久闻上国乃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度,我土藩有意臣服于上国,唯陛下之命是从,还请楚王殿下知之……”
“哎呀,大相,你们来的这么早啊。”
伴随着登州、杭州、明州、泉州、广州等地的海贸日益兴盛,各地的市舶司几乎是每季度都会派人解压大量的碎银回长安。
李宽也就是随口一说,真要让他带着禄东赞到处转悠,他才没有那个兴致呢。
这话怎么接?
结果,《三国演义》和《白蛇传》这两本热销书籍,自然就落入了他的眼帘。
所以李宽对跟吐蕃国展开贸易,是很有兴趣的。
而禄东赞看了看窗外的日头,也是一阵无语,不过脸上却是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楚王殿下见笑了,我听闻市舶都督府如今是日进斗金,建设的金碧辉煌,所以就迫不及待的早点过来参观一番了。”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臣服不过是面子上的,实际上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
獒犬而已,吐蕃很多部落首领和牧民都会养来看护牛羊,并不是什么多么贵重的物品。
“塞汝贡,你没有见过楚王殿下,不了解他是什么一个人。不客气的说,长安城最近我也是拜访了不少人,可是没有一个人是让我产生害怕的想法。”
当然,禄东赞这话也是半真半假,好奇是有的,但是早过来肯定不是因为要参观市舶都督府。
好巧不巧的,这一次和亲之事突然黄了,接替礼部和自己对接的人又恰好变成了李宽。
长安城的各个衙门,基本上不是在大明宫里头,就是在内城之中。
虽然对方掩饰的很好,并且也只不过是一瞬间流露出来而已。
禄东赞的眼光,显然要比塞汝贡高一筹。
这是唯一一个建设在城外的衙门。
吐蕃国虽然还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度,国内的资源也不丰富。
果然是和倭国人打的一个主意,李宽心中冷笑一声。
“楚王殿下,这……这自然是真的。”禄东赞纠结了好一会,才支支吾吾的回答。
这就是客套话啊。
李宽来到市舶都督府的时候,看到禄东赞等人在堂中等候,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算了,多说无益。明日就是约好的与楚王殿下首次正式商讨的日子,我们还是先商量一下,该如何跟他谈判吧,我估计,这一次,未必能够那么顺利了。”
禄东赞心中有了非常明确的决定。所以,今天李宽来的这么迟,禄东赞却是一点怨言也不敢表露出来。
“那本王就谢过大相了。”
之前跟礼部的人谈判的时候,可不是这么一个节奏啊。
对于禄东赞来说,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谈判日子。
禄东赞跟自己来虚的,李宽干脆就把它当真了,看他怎么办。
李宽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就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把禄东赞搞得愣了一下。
这倒是给桑布扎和塞汝贡一个错觉,似乎这楚王殿下也没有大相说的那么厉害啊。
再说了,占据大量高原的吐蕃,境内的牛羊马匹产量却是非常可观,特别是独有的牦牛,更是可以有力的补充大唐对牛肉的需求。
楚王殿下连这样的小事也知道,显然对吐蕃国的了解比长安城里很多人都要深啊。
塞汝贡有点不理解禄东赞为何会害怕李宽。
其实,他原本是想万一大唐不同意,自己偷偷的带一批匠人回去的。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睡到这么迟才起床,而是在别院里头跟小玉米好好的玩耍了一番之后,才过来的。
李宽露出了一个符合社会期待的笑容。
不得不说,禄东赞还真是个聪明人,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猜测,却是把实际情况给摸透了。
禄东赞和桑布扎、塞汝贡早早的就出了城门,来到了市舶都督府。
但是在李宽看来,这个谈判,还不至于重要到能够影响自己睡懒觉。
果然,禄东赞脸露尴尬之色,“多谢楚王殿下好意,不过我们要不还是先谈正事,谈完之后再去参观?”
虽然他不是很清楚自己和楚王殿下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对方为何为对自己露出杀意。
自己要是否认,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脸,也显得吐蕃国没有一点诚意。
哪怕是自己承诺了非常厚重的赏赐,人家一听是去西南藩国,根本理都懒得理会。
禄东赞要是知道这话,此时一定会更有感触。
“那是自然!”李宽皮笑肉不笑的应和了一声,“不过……”
“行吧,那就开始吧。”
“害怕?大相,这楚王殿下虽然在长安城素有威名,但是终究不过是一个亲王而已。”
在他看来,李承乾也好,李泰也好,也比李宽更值得害怕呀。
吐蕃国一定不能跟大唐作对,至少目前是这样。
禄东赞的脸皮倒是够厚,还以为李宽不明白里面的道道呢。
这基本上是国力最顶级的国度的普遍现象,在跟其他国家展开贸易的过程当中,很少会有吃亏的,因为自己可以拿出来换的东西是在太多了。
不说其他的,刚刚在草原里流传开来的茶砖,如今就已经发展成凉州对周边部落最重要的一项贸易物资了。
而吐蕃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对象,对于茶叶等物资的需求,必定也是非常强烈的。
双方的内心里都有意思,这场谈判的结果,自然不会太差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