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宽停顿了一会,程静雯忍不住出声催促。
晴儿是个故事谜,恨不得李宽今天就把所有的故事给一次性讲完了。郭得志听完,并没有眼前一亮或者迫不及待的要去看新书。
这些没有受到后世海量信息洗脑的人,哪里有什么抵抗力啊。
“二哥,你再讲一段嘛,这样子人家回去了,怎么睡觉啊?”
“我会啊。”兕子说完,也不等长孙皇后再说什么,便开始唱了起来,“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丫头的声音很清脆,虽然少了那么一点沧桑感,但是歌词的曲调却是吟唱的非常准确。
“郭郎君,我们要打烊了。”
“没错,您往一楼正中间走,那里就是我们最佳新书展示的地方。”伙计看到郭得志没什么反响,忍不住再次出声,“郎君,我不骗你,昨天铺子里刚刚来了一本新书,叫做《白蛇传》,是楚王殿下口述,武掌柜整理的长篇小说。”
“一千八百年后,峨眉山颠,电闪雷鸣,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只见天地间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就在这一霎间,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此时,一条白色巨蟒破山而出,直冲云霄。”
而现在这个《白蛇传》,很明显是更加充满了娱乐性、故事性,绝对可以吸引无数人的喜爱,特别是那些闺中女子。
“母后,这一段不是这么念的,要吟唱出来。”
“许仙望着白素贞远去的身影,站在那里久久不动。眼看着时辰不早了,只好遗憾的前去坐船,结果却是意外的在船上再次遇到了白素贞一行。”
抱着这个念想,郭得志隔三差五就会往长安城各家书铺里转转。
“郭郎君,你来啦。”
众人见李宽这一次的态度比较坚决,总算是放弃了今天继续追书的想法。
“许仕林有着愚公精神,认为人定胜天。于是,他亲自换上了干活的衣服,拿起了锄头,准备撬开雷峰塔,舀干西湖水……”
程静雯的这个解释,甚合李宽心意。
蓬莱殿中,再次响起了长孙皇后讲故事的声音。
三味书屋也好,新华书店也好,都是他常去的地方。
“这《白蛇传》,上中下三部,每一部都给我十本。”
只不过是刚刚反倒第二页,郭得志就已经开始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不能自拔。
有些情节,还是等书籍出版之后,留给大家自己慢慢去品味吧。
新华书店的伙计都认得郭得志这位长安城有名的说书人了。
“伙计,这几天有什么新书上架不?”
“着实如此,最关键的就是这首曲子跟着故事情节实在是太搭配了。要是单独听到这首曲,可能也就觉得朗朗上口,似乎还不错。可听着这故事的时候,再来一首这曲子,可就让人浑身一颤,拍手叫绝呢。”
这种场景在新华书店里很常见。
按照这个节奏,讲到天黑再天亮也讲不完啊。
“白蛇化成人形之后,给自己起名白素贞,人称白娘子。这白娘子准备前往峨嵋山继续修炼,途中碰到了观世音菩萨。”
等兕子一曲终了之后,德妃娘娘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李宽叹了口气,继续开始填自己挖的坑!……
这已经是娱乐生活远比大唐丰富的年代了。
这郭得志,又不是外地来长安进货的书商,一个人买这么多《白蛇传》干什么?“对,每个都来十本,你能不能帮我找个绳子绑好?”
这郭得志站在这里看了一下午书了,自己还以为他也是跟其他人一样来蹭书的,没想到却是一个大主顾,一口气买了这么多。
长孙皇后说的口干舌燥,只要简单的将自己加工过的内容口述了出来,没有一字一句的照着念。
就连郭得志的赏钱,也比往日下降了不少。
不过,完全可以把它挪到南北朝时期,这就没什么问题了。
伴随着李宽开始口述《白蛇传》,楚王府别院的大堂之中,就聚集了一帮人。
伴随着白素贞和许仙两人之间的点点滴滴,郭得志的脸上一会露出了笑容,一会流下了泪水。
眼看着众怒难犯,李宽只好再给大家说了一段白素贞在途中遇到青蛇的故事。
“王爷,这科举是前隋才开始的,南朝的时候,哪来的高中状元?”
“母后,您继续吧,我还想再听一遍呢。”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楚王府的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的技术都有提高。
武媚娘不愧是个才女,李宽刚刚提到观世音,她就说出了它的出处。
“等船只靠岸之后,已经雨过天晴,那白素贞和小青……”
兕子满脸憧憬的看着长孙皇后,搞得后者很是无语。
这也是李宽专门这么吩咐过的,别家书店,你要是这样光看书不买书,店里的伙计早就过来赶人了。
“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
一旁的九条杏香也忍不住开口说道。
后宫之中,不乏精通音律的妃子。
李宽每天讲两三回,只不过几天功夫,《白蛇传》这个故事大况就展现在众人面前。
“嘿,郎君你今天来我们新华书店可就来对了。我跟你说,今天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这个年代的小说也好,话本也好,除了李宽的《三国演义》,其他的都远不如此时的《白蛇传》来的有趣味。
“王爷,你继续啊。”
第二天,她还会专门把自己重新整理好的章节给到李宽过目。
而众人的中心,却是拿着一个手抄稿的长孙皇后。
“王爷,这钱塘县的西湖,是前隋的时候才有的叫法。你最开始不是说南朝时期吗,那个时候,西湖应该叫做钱塘湖吧。”
“雷峰塔倒,西湖水干。已经高中状元,官袍加身的许仕林以为可以将母亲从雷峰塔里救出来,奈何却是得到这么一个答案。”
一下就被武媚娘挑出一个漏洞,李宽犹豫了片刻,觉得西湖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叫法,要是换成了钱塘湖,还真有点不习惯。
看看程静雯、武媚娘这些在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女人听了李宽口述的故事的反应,就可以预测将来戏剧在歌剧院登场时候的盛况了。
没办法,谁让自己第一次听到兕子跟自己讲的《白蛇传》的时候,忍不住在第二天跟大家炫耀了一把呢。
这个套路,自己都已经麻木了。
李宽一旦下决定之后,立马就开始了口述,先把《白蛇传》的小说给整出来,圈一波粉丝,到时候再推出戏剧,想要不火都难。
“观世音菩萨?我记得《法华经普门品》中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王爷,你这观世音菩萨就是这个吧?”
李宽脸色一红,然后继续拿起了茶杯喝茶,“欲知这白娘子前往西湖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否能够找到救命恩人,且听下回分解。”
不过,左右今天也没有什么其他收获,郭得志还是耐着心开始看了下去。
“媚娘说的也对,不过王爷这《白蛇传》,只是一本小说,用西湖来替代钱塘湖,估计长安城的百姓反而会更加的习惯一些呢。”
“晴儿,你别说话,仔细听呢。”
郭得志对新华书店的布局很熟悉,不多时,就来到了新书展示区。
越是这样,他的压力就越大。
“很久很久以前,一只小白蛇在青城山脚下修炼……”
而到了学校,同学们讨论的也都是电视里的场景。
武媚娘近来负责楚王府的好多商业事项,长安城里东西两市的好多商人都听说过楚王府有这么一号人物,甚至有些人还亲自见过她。
这可是她亲自听着李宽唱过的呢。
……
等到《白蛇传》这个故事最终讲完之后,不过是三五天,第一批书籍就已经出现在了新华书店之中。
她只不过是从兕子口里陆陆续续的听了一点《白蛇传》的故事,就被勾起了瘾头,然后就有了兕子带人去抄武媚娘手稿的事情。
楚王太妃也忍不住露出了微笑,为李宽感到自豪。
纸张更加精美了,字迹更加清晰了,相应的,价格也更贵了一些。
这一看就不得了。
要知道,哪怕是到了后世九十年代,一部根据《白蛇传》改编的《新白娘子传奇》,也能引起万人空巷。
李宽的故事讲得很快,只不过是元宵刚过,《白蛇传》就已经进入了尾声。
听众文化水平太高,这故事编起来,难度大大增加啊。
不过,他心里面却是也在反思,下一次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朝代不是那么明确的,或者是以大唐以前的朝代为背景的故事,省的武媚娘经常在一旁指出故事的逻辑漏洞。
听伙计的话里说,这《白蛇传》是昨天才刚刚到货的,按照往常的速度,应该没有人会比自己更早推出说书的内容。
不过,这故事实在是太好了,为了避免被人捷足先登,郭得志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能侥幸。
“好嘞,没问题,您稍等片刻!”
确认到郭得志真的需要这么多书,伙计也不再好奇郭得志买了这么书回去要干什么,赶紧去库房搬运书籍。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