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爱和李谚的这个观点,估计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

不管是前面船只和岛屿出现的顺序,还是重力的那个解说,似乎都在佐证大地是圆的这个说法。李宽在观狮山书院完成了今天的演讲之后,立马就让手艺精湛的匠人雕刻了一个硕大的地球仪放在格物学院门口。

“我们大家都认为天圆地方,那么你们就没有想过,为何看到远方的船只和岛屿的时候,首先看到的都是顶部呢?不是应该整艏船或者整座岛屿吗?就像是你现在走出大讲堂,看到对面的格物大厦,你看到的是整座大厦,而不是大厦楼顶。”

尉迟环觉得很难接受这个说法。

猛然看到地球仪上,大唐只占了一小块区域,天下还有比大唐更加广阔的陆地和海洋,一时半刻还是很难接受的。

“本王再假设,如果我们居住的这个大地不是方的,而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球体,那么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是不是就解释的通了呢?”

这算是李君羡传授给他的最主要的一项技能。

“这样吧,在回答大家的这个疑问之前,本王再给大家来看看这个圆球。”李宽再次拿着地球仪占到了前排附近,“本王把这个圆球叫做地球仪。”

这……

“师父,往南不行,往北似乎通往的极寒之地,应该也不行。那么往东一直行走的话,是不是有可能最终回到大唐呢?”

“王爷,要是按你这么说,岂不是船只沿着一个方向一直前进,最终可以回到原处?”

今天,也是因为李忠曾经表示要自己去观狮山书院学习的意思,所以李耿才拉着李义协来到书院参观一番,没想到却是碰上了李宽讲课。

“不,这没有错。世界很大,大唐之外,别有洞天。像是亩产几千斤的粮食,肚子上有口袋的动物,脖子比人还长的动物,会吃人的鱼,会流血的树,各种各样大家认为不可能存在的东西,也许有一天,就会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呢。”

李宽说完之后看着尉迟环,后者想到了刚才自己回答的一个问题,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有点不自信的说:“应该是桅杆吧?”

狄仁杰:“亩产几千斤的粮食?这……这不可能吧?”

李耿在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立马就开始着手准备。

莫非……

作为发现并带它们回到大唐的人,注定是要名传千古的。

“师父,莫非……这大地是圆的?”

大讲堂中的很多学员,也陷入了沉思。

尉迟环说在大海里首先看到远方的船只的桅杆,这个缘由还没有人能回答出来。

而这也成为了观狮山书院流传千年的一个标志性物件,虽然几经风雨,风吹日晒之下,清晰度越来越低,但是却是格物学院里头最重要的一个物件之一。

“我决定了,一会就去报名格物书院的考核,听说只有进了观狮山书院,才能进到藏书阁里看书,才能听一些书院内部的讲座。”

“假设有两艏船在这个球的两端,他们沿着这个球面相向而行,那么最开始的时候,这两艏船上的人肯定是看不到对方的吧?”

尉迟环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宽。

这是一个不合格的地球仪。

李宽的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大讲堂中陷入了短暂的宁静。

李义协跟他关系莫逆,自然也是猜到了他的心思,“我们都没有出过海,如果要去寻找亩产几千斤的粮食,最好就是拜在楚王殿下门下,然后再借着东海渔业的力量去探索。”

李谚:“树还会流血?那岂不是树妖?”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认为大唐才是天下的中心。

李宽对大家的反应很满意。

“今天来了这么多人,本王感到压力有点大啊。”

“听起来似乎是戏说之言,但是看楚王殿下的表情,似乎他又是坚信这东西是存在的。”

尉迟环有点搞不明白李宽为何这么问。

李宽的这个反问,直接就把尉迟环的猜测给否定了。

“没错,这是本王结合各个胡商和先人留下的游记之后,推测制作出来的一个地球仪,里面简单的描述了一些大唐之外的国家和大海。虽然因为有海洋和陆地不规则的分布在地球上,导致我们不可能驾驶船只完全沿着同一个方向回到大唐。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证明地球是圆的路径。”

李义协对人物表情的变化很有心得,能够精准的从被人的表情之中判断人家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甭管是什么信任,什么感情,在皇位面前,都是轻如鸿毛。

而除了开疆拓土,最大的功绩就莫过于解决天下苍生的吃饭问题。

有点不合理啊。

狄仁杰看着手中的地球仪,没有着急去考虑怎么寻找一条可以绕一圈回到大唐的路线,而是眼睛睁的大大的,寻找着长安在哪里。

“没错,这就是长安。”

房遗爱:“听起来似乎很说的通,但是刚才也有人说了,要是大地是圆的,岂不是人要掉下去?”

不过,在水的地球仪,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创意,意义重大。

李宽的话刚说完,狄仁杰就忍不住说道:“师父,莫非你是说住在大地下方的人,因为受到了重力的影响,所以也不会掉下去?”

那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如果真的存在的话……

“那么当这两艏船只不断的靠近的时候,那么彼此最先看到对方的是什么呢?”

“有悬崖的岛屿我们之前在南洋就碰到过,首先看到的是悬崖顶部奇形怪状的石头。至于高山的话,往往看到的都是山顶云雾缭绕的情况。”

“对啊,难不成我们下南洋之后,继续南行,最后会回到杭州府?”

作为帝王身边的重要护卫力量,单纯的武力值很高是不够的,还要够细心,能够察言观色,能够及时发现危险。

李宽的这个回答,再次让大讲堂之中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

李耿和李义协对视一眼,露出会心的微笑。

自己生活在一个球上?

李宽说完,专门拿起了地球仪,走到最前排的学员们面前,给他们瞄了一眼。

别看李宽顶着一个长安城第一才子的名号,实际上画画和书法水平菜的要死,根本就拿不出手。

是啊,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反倒是大地是方的这个自古以来的观点,似乎找不到站得住的证据。

房遗爱也不大相信这种推断。

让人提不起一点学习的欲望。

不过,李宽对大家的这个反应已经很满意了。

李宽没有一上来就跟大家,天不是圆的,地不是方的,你们都错了,然后一顿噼里啪啦的说教。

就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房遗爱,也感到这里面似乎有什么问题。

李宽这么一说,尉迟环有点不服气,但是一时又不知道怎么反驳。

好歹大家纠结的是一些解释不通之处,而不是一味地因为否定而否定。

“本王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在茫茫大海之中的时候,远方迎面而来一艘船只,那么腻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什么部位?”

“当然是桅杆呀,在海上漂的人,每个人都知道。”

“义协,王爷说的亩产几千斤的粮食,你觉得是真是假呢?”

嘴上爽完,放了这么一个大卫星之后,大地是圆的,大家是站在一个地球上面的说法也在长安城里流传开来,并且立马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虽然这个说法似乎有点难以反驳,但是却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是真的。

更有甚者,说李宽这是在妖言惑众。

不过,李宽就当他们放屁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