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这个姓氏很少见,莫非是他?

杨本满脸色复杂的从四轮马车上下来,走进了楚王府别院。

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发请柬的人没有留意,杨本满居然也收到了今天永平县主周岁宴的请柬。

这让杨本满纠结了两三天,最终还是决定过来看看。

“杨御史,你也来啦?”

杨本满刚刚进入别院,就有同僚过来打招呼。

楚王府别院今日邀请的客人,基本上是把满朝文武都给一网打尽了,碰到几个熟人,那是太正常不过了。

“谢县丞,好久不见。”

“今天这场盛宴,还真是开眼界了。听说楚王府专门去登州府运输海鲜的马车就高达一百辆,还有大量从凉州快速运输过来的牛肉。”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刘元和李谚,一个是李宽的大弟子,一个是李淳风的儿子,观狮山书院的杰出学员,自然都参加了今天的宴席。

前段时间,高士廉把修改好的《氏族志》草稿给自己过目,发现黄门侍郎崔民干居然被定为第一等,这让李世民非常不满意。

而在后院之中,程静雯也在招待一帮女眷。

李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主动收徒过。

楚王府的客人有点多,虽然不是所有收到请柬的人都来了,但是几百桌人还是有的。

这书,可是为观狮山书院算学院的学员们准备的。

狄孝绪作为尚书左丞,负责的是钱谷等事情的管理,对算学的要求比较高。

“这是舍孙狄仁杰,小字怀英。”

王玄策看到李宽的眼神停留在一对祖孙身上,立马就附耳过去提醒了一句。

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怀英,你不是最爱那些算学书籍,还有那什么《逻辑论》,这些都是楚王殿下编纂的,你就不想见一见这些书的作者?”

满朝上下,谁不知道前段时间弹劾楚王殿下最厉害的就是自己。

而作为主人,李宽虽然不用每座都敬酒,但是前面几排主要的客人,还是要一一寒暄一下的。

“我有几个问题,一直不是很明白,以后我可以来楚王府找王爷请教吗?”

如今碰到狄仁杰这种百年难遇的大才,还不赶紧把它收下?

多番折腾之后,按着李世民的意思,高士廉等人总算是修改了一版让他满意的《氏族志》出来。

谢天武疑惑的看了看四周,不过看到杨本满脸上似乎有尴尬之色,总算是反应过来了。

也不能说狄孝绪这种行为有多么谄媚,实在是李宽在长安城的名声太响亮了。

这跟多年前自己第一次来的时候,完全是两幅模样啊。

当初那个刘元,也是借着获得明算科状元的机会,才拜入李宽门下。

李谚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狄仁杰的那个方向。

听了谢天武的话,杨本满脸色一黑。

“楚王府内的道路都很宽敞啊,不会堵住后面的人啊。”

李宽作为今天的主人,自然不可能留在那里跟狄孝绪他们说太多的话,简单的吩咐了几句,让狄仁杰明天开始搬到楚王府别院来,他就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程静雯捏了捏兕子的小脸蛋,温柔的说道。

不过,时常聆听李宽的教诲,却一直是个奢望。

看到跟自己说话的是长安县县丞谢天武,杨本满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如今的兕子,也是个五六岁的丫头了,早熟的她,懂的东西比大家想象的要多很多。

“见过王爷,久闻县主聪明伶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虽然程静雯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小丫头很显然还是不大服气。

很快的,楚王殿下在宴席中间收了一个弟子的消息就传开了。

“走,进去里面看看也行,难得有机会参观楚王府。”

“当然,本王还是第二次看到有人在如此年纪的时候看得懂《高级算学》呢。这样吧,荻左丞,你要是不介意,本王就收怀英为弟子吧,让他跟着本王身边学习。”

“二哥真的收了一个弟子呀?九哥和我想拜二哥为师好久了,他都没有同意,怎么今天就收了一个弟子呢”

自家茶叶作坊就在长安县的境内,跟谢天武打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也不是没有人带家中子弟来出席,但是更多的都是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家子弟介绍给一些值得认识的人认识。

狄仁杰脑子也不笨,相反的,他还很聪明。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也辛亏是王玄策的能力够强,又有上官仪帮忙,才让现场呈现一片井井有条的局面。

不管是狄孝绪还是王孝绪、李孝绪,碰到这个情景,做出的选择都不会有什么差别。

狄仁杰脸上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李宽夫妇亲自带着小玉米出来转了一圈,说了几句客套话,下人们就开始端上了一盘盘的山珍海味。

再加上一些长安城里的勋贵世家,这么一番寒暄,半个时辰就过去了。

“回头找个机会我们看看他,看看这个狄仁杰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

相信很多人也跟李宽一样。

“多谢王爷,怀英,还不赶紧给楚王殿下行拜师礼。”

谁家的小郎君,这么好学?

“谢县丞,我们站在这里会堵住后面的人,先往里面走吧。”

狄仁杰收起了手中的书籍,中规中矩的见了礼,嘴里却是忍不住好奇的问了个问题。

所以,狄孝绪虽然本身的算学水平比较普通,家中却是收集了不少算学相关的书籍,哪怕是阿拉伯数字,他都学过。

太原荻氏,虽然已经有了祖孙几代的辉煌,但是跟真正的世家大族比起来,还是差的远了。

周围很多人各自找到了相熟的,在那里交谈着,他们两安静的坐在那里,反倒是有点格格不入。

祖孙两就这么安静的做了小半个时辰,总算是开席了。

在诏令中,李世民说明了自己重修《氏族志》是为了整肃人伦,维护礼仪,也指出了氏族卖婚的丑陋现象。

大唐虽然不兴跪拜礼,但是拜师的时候,还是免不了的。

狄孝绪嘴里说着客套的话,实际上刚刚小玉米也就在人群之中露面了不到一刻钟,他又哪里分得清楚她到底聪明不聪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