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总有刁民在搞事

文登码头,这里如今是大唐北方地区最繁华的港口。每天络绎不绝的船只进进出出。

有出海捕鲸的,有出海捕鱼的,有前往南方地区的,有去倭国或者洛阳长安等地的。

单单在码头上讨生活的苦力,人数就超过了一千人。

伴随着朝阳从海平面上缓缓的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最先进入文登码头的是一艏登州人民已经比较熟悉的飞剪船。

虽然不是最新的飞剪船,但是整个登州府,除了跟东海渔业关系密切的人,是买不到飞剪船的。

其他造船作坊虽然也有人在模仿制作,但是去到海面之后,稳定性却是远远不如东海渔业的造船作坊生产的。

“他让我们从现在的奴隶之中,筛选一些有家室在一起的人,选择一部分愿意帮我们做事的,把他们送回原来的国家,许诺他们招募一个人就给五百文赏钱。”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旧贵族阴谋叛乱,羊同和苏毗等国也借机入侵吐蕃,形式一片危急。

当然,现在有了李宽,松赞干布的这门好生意,注定是要落空了。

淳于博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副骄傲的表情。

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本身是山南地区的一个部落首领,通过南征北战,统一了大片土地,为松赞干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松赞干布虽然知道大唐是一个强国,但是对自己的吐蕃国也很有信心。

“以利诱惑之,以质子制衡之,这个建议很好啊。”

淳于家作为登州土著,自然也能从中获得大量好处。

这里的农牧民种植了大量的青稞,同时也养殖一些牛羊。

……

甚至在早些年,吐蕃国的都城都不是逻些城,而是山南琼结城。

特别登基以来,松赞干布屡次亲征,尚未有一败绩,这也让他对大唐没有什么畏惧。

而达飞率领的捕奴队,在李宽的示意下,不断的出入吐蕃国的部落,给他们带来了切实的伤害。

“下来了,下来了,大家手脚麻利点。”

这山南,其实就是在后世被称为小江南的林芝地区。

“哦?他有什么建议?”

淳于难看着眼前热闹的施工现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而这个盆地的领袖,叫做松赞干布。

户部的胆子终究还是不够大,在向大唐皇家钱庄借了五百万贯钱之后,便停止了动作,要等明天初再借下一笔钱,增加其他几条道路的修建。

在文登县城门外的几十里处,一帮人正在热火朝天的修建着水泥路。

“确实如此。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奇怪,后面详细的了解了一下,倒是基本明白了。”淳于博在一旁解释了起来,“这些奴隶,不管是从新罗百济还是高句丽捉过来的,之前基本上都是过着食不饱腹的日子。可是到了登州,不仅每天给吃饱饭,还有鲸鱼肉吃,这种生活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大家手脚麻利一点,船上的人下来之后,立马就送到马车里面。装满一辆马车就出发一辆,不要在码头上等着。”

除了长安城到洛阳的这地段是南山建工负责,其余洛阳到晋阳和洛阳到登州府的,都留给了其他勋贵世家。

当然,敢犯大唐者,后果自负。

千山之巅,万水之源。越过吐谷浑,就是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地。

淳于博觉得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可能就吃不回去了。

自从朝廷开始有风声要修建洛阳到登州的水泥路,淳于家的捕奴队就加大了出勤力度,每隔几天就有一船的奴隶从海上而来。

这座城的周围都是高山,一座座山像连绵不断的长城。

没错,就是奴隶!

“山南地区本来就有一些军马,我们再从逻些城带几万大军过去,同时让羊同也出些人手,想必就够了。”

沿海地区的村庄,现在的警惕性是越来越强了,并且最近一个月,已经接连碰到过几次高句丽的官军了。

没有了最大的对手,薛延陀这几年的发展非常快。

不客气的说,真珠可汗麾下如今有控弦之士二十万,连周边的大唐各个军镇将领,心中也隐约感到了不安。

不过,因为李宽这只小翅膀,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些许的变化。

可以说,吐蕃国其实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时候的泥波罗,是比较特别的存在,是少数非常重视商业的国家,工艺品极为精巧,其雕刻、绘画、建筑等都达到很高水平。

逐渐强大的薛延陀,虽然还没有到和大唐翻脸的地步,但是边疆不时的冲突,却是时有发生。

可以说,李宽的草原攻略,还远远没有到完全成功的地步。

“淳于管事,你放心,我们都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了,不会出什么篓子的。”

“赞普,如今唐人的捕奴队,屡屡出现在原先吐谷浑与我们交接的部落,捕捉奴隶,依我看,不给唐人一个教训,不足以显示我吐蕃国的威严。”

工地上,不时的有监工挥舞着鞭子,敲打着手脚比较慢的奴隶。

“那……那我先试着安排一批?”

与此同时,原突厥故地,薛延陀的真珠可汗也意气风发的骑着骏马巡视着自己的部落。

“使君,这些奴隶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老实,除了刚开始有几个逃跑偷懒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事实上,以一国之力,对付一个没有准备的州府,成功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不得不说,松赞干布其实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赞普,贞观三年,他才十二岁,就登上赞普宝座。

水泥作坊、砂石作坊之类的直接获利就不用提了,就是以后水泥路修建之后的隐形好处,他也是知道一二的。

其实不是。

今年初,松赞干布刚刚派人去泥波罗(现在的尼泊尔地区)国求婚,解决吐蕃国工艺技术落后以及腹部安全问题。

当然,这根他们及时的向楚王李宽低头有很大的关系。

适当的转移一下捕捉目的地,也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哪怕是迁都逻些城之后,很多周边的牧民,其实也是游牧,而是在固定的地方放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