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码头不算小,毕竟大部分走水路到长安的物资都要在这里卸货。但是,当尉迟环带着船队进入码头的时候,居然一次性停靠不下了。
杜楚客今天刚好也是约了几个好友在郊游,渭水码头上这么热闹的场景,自然也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此时的西市,连半斤胡椒都买不到呢。
但是,一旦长安城的百姓也参与其中,那要是出了事,那就可能会出乱子。
当然,早上岸晚上岸,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
15年的时候,等到股市越来越热的时候,忍不住就冲了进去。
“算了,留在二哥身边也好,可以一直在长安城待着。”
她能同意家里去囤积香料吗?
……
每到春暖开之时,渭水河畔就游人遍布。
只要时间充裕,这些胡椒还是很快就可以卖出去的。
然后,也不管旁边的友人有什么反应,已经上了年纪的杜楚客像是打了激素的狂奔向自己的马车,直往魏王府而去。
相反的,她不同意囤积香料,纯属就是在赌气。
结果……
“我听说长安城里不少勋贵都在囤积炒作香料价格,要不然也不可能短时间内上涨那么多啊。”
噢哦~~
“不行,我听到香料二字就来气,你要是想气死你阿娘,那你就去买香料吧。”
许多年轻男女,也借着这个机会在放飞自我。
不要说铜钱和银币,就那一枚枚闪闪发光的金币,在这里也随时可见。
而在李宽的影响下,李雪雁和薛礼也算是看对眼了,年前就已经定下了婚期。
吴起亲自看过楚王府给宫里的贵人们送的豪华马车,后面才知道这么一辆马车居然卖的那么贵,心中也是暗暗咂舌。
“这要看你怎么理解了。那新式的马车,使用了独特的减震系统,还配置了豪华的鲨鱼皮沙发和精钢铸造的车轮,卖的贵自然是正常的。”
市场价出售一点点香料,然后又派人偷偷的以更高的价格把香料买回来,如此反复操作一番之后,单单最近几天,香料价格就平均上涨了好几贯钱一斤。
也辛亏是前几年二弟跟着楚王殿下去了什么东海渔业,家里这几年的日子才算是宽裕了起来。
别看吴起在大明宫里的太监当中,也算是一号人物。
“王爷待我恩重如山,我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自从过完年,还没有房遗爱的消息,房夫人的脾气就越来越差了。
李世民对此看的非常明白。
房夫人现在满门心思就是自家二郎什么时候回来,其他的都是浮云。
没两个月就迎来了大跌,损失高达三成多!
07年的时候,那是在上大学,没有钱,躲过了一劫。
自从吐谷浑回来之后,薛礼就得了一个县男的赏赐,虽然只是最入门的爵位,但是也不至于跟人家县主差异那么大了。
但是,一些过气的姑娘们,看在阿卜杜勒出手豪爽的份上,也有人愿意留客。
听说就是为了寻找什么香料群岛。
要不然,李忠也不会接连几天,每天都给李世民说明外面的香料价格。
“巢医正,这一份猪肚煲鸡,刚开始只卖三百文钱,如今居然要一个银币一份了,实在是太离谱了。”
今天是休沐之日,房玄龄没有上朝,在家里待着。
也就是说,自家二郎一年未归,根源就在于这个香料上面。
要不然一大家子,就靠着房玄龄和自己的那点俸禄,怎么够?
作为新崛起的阿布香料铺子,在西市里头,如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说的也是,听说奔驰马车行最新推出的豪华马车,一辆的售价就高达上千贯钱,居然卖的很好。”
这就跟后世的股市,不管是07年也好,15年初也好,连捡垃圾的大妈都开始炒股了。
周围的同事朋友,天天都在议论哪只股票又涨停了,最近有什么小道消息,什么股要爆发了。
就在这时,渭水远处,一大群船只正在缓缓朝着码头而去。
长安城里买卖香料的事情那么火热,房遗直自然不可能不受影响。
好在东海渔业经常有船只从登州往长安而来,所以在渭水码头有专门的货栈和人手。
不客气的说,阿布香料铺子现在应该是整个西市资金流水最大的铺子了。
这猛地吃一顿饭就掉几个银币,对他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普通百姓有参与其中吗?”
但是,杜楚客却是没有一点心情去感受。
就连外面流行的猪肚煲鸡,房府里面也一次没有做过。
尉迟环当初下南洋的时候,哪会想到需要准备很多箱子装载香料,像是肉蔻之类的,哪怕是转运到小船上,也只是用箩筐装着。
再多的钱财,哪里有自己的儿子重要啊。
不等船只停稳,他就一个大跨步,上了岸。
阿卜杜勒并不生气,这么一出一进,看似自己吃亏了,卖出去一担胡椒,可能只能买回来八成。
“阿娘,我昨天听同僚说,那西市的桂皮和胡椒又涨价了,我们府上真的不囤积一点吗?哪怕是当初囤个几百斤,现在也挣了上万贯钱了呢。”
“这个倒是基本没有。本来香料就不是百姓们能够消费的起的东西,现在一斤胡椒的售价就已经高达四五十贯,普通人家哪怕是一两也买不起,只有看热闹的份。”
很快的,他的脸色就变了。
东海渔业安排了船只下南洋,这个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
阿卜杜勒准备等香料价格再涨一涨,就把货全部出了,然后自己亲自回一趟广州,安排船队下南洋,多运一些香料回来。
不管是最大的“东海渔业号”也好,还是其他的两艏海船,在这个时代都是巨无霸的存在。
这一招,他也是最近才学会的。
李忠突然发现自己一年的俸禄,似乎也就只能买几斤胡椒,心情立马就不好了。
如今,就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动作够快,赶紧回到魏王府,把库房里的胡椒全部都转让给别人。
把它们运载的货物转运到普通的内河船只上面,单单“东海渔业号”就得十几艘大河船来装载。
虽然香料是很贵重的东西,年初,香料价格也就比去年翻了一番。
但是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价格就已经飙涨到了去年的五倍,怎么都不像是正常的现象。
东海渔业为何下南洋?
如此暴利的香料,自然是吸引了无数人的跟风。
就连一些附近的商铺掌柜,也没有忍住跟风买了一些。
在他们看来,这个香料一定还能不断上涨下去。
就没有人想过,如此金贵的香料,还有谁吃得起?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