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陛下,不如再问问楚王殿下吧
宣政殿中,旁边的锅炉已经开始提供暖水,整个殿里面暖洋洋的。
这让本来就有点不知道怎么办的温彦博和房玄龄,都开始额头出汗。
“陛下,早在西汉的时候,贾谊就说过‘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话。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两个办法。一是堵,严查私铸铜钱的行为,施以酷刑;另外就是加大开元通宝的铸造,让市面上有足够的官钱流通。”
房玄龄虽然被称为千古一相,但是面对这种金融困局,一时之间也提不出什么新鲜的意见出来。
古代的士人,本来就不是很重视商业,对于商业理论的研究就更加的匮乏了。
哪怕是有些商人精通此道,也没有机会得到朝廷的重视。
“这劣质铜钱,一枚用铜的数量只有开元通宝的六成,可谓是暴利无比。单靠禁,恐怕是很难完全禁得了的。”
都说中华地大物博,地大也许还是真的,但是物博的话,还真是不好说。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其实,铜钱慌在几年前就已经有点严重了,只是大家都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只能一直拖着。
干嘛要在铜钱这棵树上吊死呢?……
“金币和银币?”
“堵不如疏,要是能够有足够的官钱流通就好了。可是,哪来的那么多铜呢?”
“不,没有新的铜矿发现。”
用的好了,能够有力的促进大唐商业发展,促进大唐走向繁华。
这简直就是财神爷转世,当世范蠡啊。
戴胄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但是,陛下,各个国公,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局限于铸造铜钱呢?”
至于百姓……
自己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啊,别朝中出了什么大事都找自己啊。
相反的,大家都知道金银的价值很高,只是因为往往只有皇家赏赐的时候才会用到金银,日常之中几乎没有流通而已。
李宽的回答,再次让大家失望了。
真要是推出了金币和银币,东西两市的商人们接受起来肯定没有什么困难。
要论长安城里谁最能挣钱,李宽敢说第二,还真没有人敢说第一。
各种层出不穷的样,让天下的钱财都源源不断的往楚王府而去。
这大概就是思维的惯性吧。
在长安城里,不管是西市还是东市,都有经营借贷业务的质库,还专门替人寄存、保管钱物的柜坊。
“戴爱卿,你把情况简单的再跟宽儿说一下吧。”
李宽的话音刚落地,就感受到自己一下子受到了一道道犀利的眼神洗礼。
除了开元通宝,贞观时期起到支付作用最多的就是绢帛,它包括绫、罗、锦、缣等,都是比较有价值的丝织物。
“劣币驱逐良币?”
李世民立马想到了内帑之中还有不少东海渔业分红的金银,再想到李忠之前汇报说石见银山每天产银居然高达万两。
“不客气的说,大唐如今金银储存最多的,就要数东海渔业了。陛下完全可以额外的成立一个钱庄,就叫大唐皇家钱庄,将东海渔业下属的石见银山划拨到大唐皇家钱庄下面,由钱庄出面成立铸币作坊,统一铸造金币和银币。”
这金币和银币,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啊。
不仅具备操作的可行性,有可能却是缓解市面上的钱荒。
比如老王很帅气,那么喜欢上漂亮的丽娜的时候,因为觉得自身条件不错,可能不会使出浑身力气去追求;但是,老宋长得很普通,也喜欢上了丽娜,因为知道自己身上没有什么优势,那么很可能就会拼命的展现出“我只对你好,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姿态来。
李世民有点默认同意加上皇家两个字的意思,但是他还是没有搞懂李宽整出来的这个东西到底是要干什么。
所以,商人的地位哪怕是在唐朝有所提高,也高的有限。
李宽一上来就说目前的局面是必然的,让李世民有点不高兴。
“陛下,户部库房里面并没有什么金银,这铸造金币银币之事……”
李世民刚才跟大家在谈论一些其他问题,看到李宽来了之后,话题立马回到了钱荒和私铸铜钱上面。
反正东海渔业的大股东都是李世民,李宽也没有想过要在这个时候控制大唐的货币发行,所以干脆抛出了一个大唐皇家钱庄的方案。
其实,到底谁爱它多一点,还真不好说。
李宽一听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种做好了没有功劳,做坏了要受到惩罚……
开元通宝的出现,有力的解决了当时天下货币混乱的局面,对大唐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普通百姓,有几家能够拿得出价值一个金币的钱财出来?
可以说,李世民和房玄龄他们想到了很多,但是就没有想到要使用金银来作为货币。
“陛下,稳妥起见,皇家这两个字不能少,这是让天下百姓坚定信心的重要环节。只看他们看到这钱庄有皇家两个字,在他们看来,这就相当于是有朝廷信誉的。以后钱庄要办理储存和借贷银钱的业务,信誉好不好,是特别关键的一个东西。”
“你怎么解决?莫非你在哪里发现了大量铜矿?”
所以,金币和银币的早期使用对象,注定是商人勋贵和少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匠人。
自古以来,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存在,哪怕是再过一千多年也一样。
一次可以搞定,二次可能自己也搞定了,但是总有自己搞不定的时候吧?
这个时候的唐人,并不是觉得金银价值不高,不能接受他们。
说不定老王的钱包够厚,老宋再怎么努力也是惘然。
可是对于商业的发展来说,没有妥当合适的交易货币,带来的不便实在是太大了。
李宽不给戴胄面子,站出来拆台,气的那老头眼睛冒火。
“没错,就是铸造金币和银币,既可以缓解铜钱不够的局面,又能解决大额交易的时候携带大量铜钱不便的情况。”
长孙无忌皱着眉头看着李宽。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场婚恋游戏上面,老宋这个“劣币”最终抱得美人归。
似乎,每个强大的王朝,都会碰到铜钱不够的情况,哪像是后世,纸币不够了,印钞机开起来就行了。
“虽然没有办法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但是微臣有办法解决现在铜钱不够的问题。”
“陛下,只要市面上出现劣质铜钱,那么开元通宝越来越紧缺,劣质铜钱越来越多,就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在他看来,只要钱荒问题解决了,那些劣质铜钱,只要加大一下查处力度,自然有办法灭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