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朱二福说飓风来了!

按照这个飓风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风暴,一时半刻是过不去的。海浪的撞击声清晰的传递到耳中,哪怕是一只手紧抓着床沿,杨七娃也觉得自己随时都会被甩到床下。

逃是逃不走的,看这个天色,不用几个时辰,飓风就会到来。

要么就是已经到了倭国了。

这样,也许大家能够活下来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什么?听不清!”

到了晚上,雨更大,风更急了。

如今,船队离开蒲罗中已经有一个月了。

要么飓风来的时候,船队还在登州没有出发。

以前,他对乌云压城这词没什么感觉,现在看到整艏船只都被乌云笼罩着,让人分不清白天和黑夜,那种“压城”的感受,可谓是比什么时候都强。

东海渔业的飞剪船,虽然很适合航海,船只也比较大,能够抵抗较大的风浪。

更让人绝望的是,杨七娃不时还能感受到自己所在的“东海渔业号”腾空而起,然后落在海面。

东海渔业号像是一叶树叶一样,在海面上随风飘荡。

朱二福只是简单的啃了几口鲸鱼肉干,就浑身湿漉漉的继续守在甲板上。

希望大家都能安然闯过这场飓风。

尉迟环从来没有感受到雷电居然离自己这么的近。

总算是万幸啊!

此时此刻,也不是客气的时候,朱二福立马就开始指挥船队转向。

尉迟环学着李宽的样子,伸出右手,比了一个“ok”的手势。

“二福,怎么啦?莫不成又走错了?”

“郎君,我们的大麻烦要来了!”

黑夜漫长而难熬。

往常,出海的船只,没有几艘遇到飓风之后还能顺利回来的。

乌云吹过,天空慢慢的变黑!

但是,东海渔业的运气很好。

这可就真的是麻烦来了。

其中,有一次被风浪掀起来,再次落水的时候,整个船头都没入了海水之中。

“飓风!我们要碰上飓风了!”

但是,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真正能够坦然面对的,其实没有几个。

朱二福面露愁容的站在尉迟环和房遗爱面前。

但是,在经过一片岛屿之后,船队居然迷路了。

哪怕是铁人,也要受不住。

“朱船长,把帆都降下来了,岂不是走的更慢了?”

杨七娃躺在小小的木床上面,翻来滚去的睡不着。

尉迟环也不敢再托大。

唯一庆幸的是,间或的亮光之中,还能看到左右两艘的船只跟自己在往一个方向飘动着。

尉迟环甚至还好几次看到有倒霉的鱼虾被冲上了甲板。

实话说,很多人也都是做好了最坏的心里准备。

朱二福深呼吸一口气,开始了应急指挥。

好在朱二福也算是经验丰富,几次在船只倾斜过度的情况下,都作出了正确的反应。

为了便于手脚能够灵活操作,尉迟环就穿着一条短裤,抱紧桅杆,跟几个船员随时监视着海面的状况。

……

就这么在附近转来转去的过了十来天,就连普通船员也感受到了不对劲了。

“老朱,你去歇一会,我来换一换你。”

“啪!”

之前大家没有怎么留意,但是现在再仔细一观察,房遗爱就发现风浪在不断的变大。

不过,有句古话叫做屋漏偏遇连夜雨。

在这种时候,都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杨七娃更是每天都站在桅杆上,举着望远镜看着四周的情况,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尉迟环有点自责,觉得是因为自己,船队才陷入了危机。

很显然,睡不着觉的不仅是杨七娃。

反倒是有些人的心理素质要是太差了,想得多了,容易出事。

“郎君,海上情况千变万化,这种事情是谁也没有办法预料的,怪不得谁。当务之急,我们是要先锁定一个方向,一直沿着这个方向走,走出这片海域。等到指南针恢复正常,我们自然就有办法找回航道。”

飓风是冷酷的!它没有春风般的和煦,也没有秋风般的清爽。

要不是飞剪船的设计中,船首是空心的,说不定那一次就船毁人亡了。

所以,给房遗爱简单解释一下的时间还是有的。

看来,自己至少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得不到贯彻了。

但是,在飓风面前,仍然脆弱的跟刚出生的婴儿差不多。

朱二福一手抱着桅杆,一手搂着尉迟环的肩膀,大声的附在了尉迟环的耳边吼叫。

朱二福将一根缆绳绑在了自己腰间,站在舵手旁边,随时指挥船只调整方位。

“二福,你的航海经验最丰富的,接下来我们都听你的,你说怎么走,我们就怎么走。”

这种猛烈的降水,也是尉迟环人生第一次碰到。

反正这种情况,逃是没有地方可以逃的。

指不定这两个郎君,什么时候就跳出来反对了。

“好!那我们就不管指南针怎么指示,就看天上的日头,一直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进。”

船舱里没有人说话,但是船员们沉重的呼吸声却是清晰可见。

虽然船舱里面有鲸油蜡烛,但是,这种天气,谁也不敢动火。

尉迟环可不想他在第一个晚上就倒下了。

房遗爱跟在尉迟环身后,却是比一般人都要镇静。

当然,也不是真的跟捆绑犯人一样把人绑住,只是进行适当的限制,避免睡着后被抛下床。

相反,可能反而会是一个累赘。

从傍晚到现在,朱二福基本上没怎么吃东西,时时刻刻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总算是捡回来一条命。

借着闪电发出的亮光,尉迟环也是腰绑缆绳的来到了朱二福身边。

“郎君,船长,船上的淡水和食物已经快要没了,特别是淡水,最多只能再支撑两天。”

就在几个人暗自庆幸的时候,一个声音将大家再次拉回现实。

淡水尽,粮食绝。

出海最害怕的两个事情,他们同时摊上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