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眼看他起高楼
都说宋朝是历朝历代当中商业最繁华的朝代。
其实,唐朝也一点都不差。
有些商人,本身就是世家勋贵的子弟,成为长安城中有头有脸的角色。
有些商人,依靠着玲珑手段,周全在勋贵官员之间,自有自己的存活之道。
要说谁的鼻子最灵敏,非得数东西两市的商人。
城南马车行虽然不在东西两市,但是作为长安城最大的马车售卖铺子,它最近的火红局面,自然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西市里开牙行的安州商人彭志筠就是其中之一。
大客户,享受一些优待是很正常。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毕竟,作为整个星球最大的城市,长安城对货物运输的需求还是非常强烈的。
稍微调查一下,就发现每天来马车行买车的老任,是彭志筠牙行的老伙计。
水泥路够宽敞,两驾马车并驾齐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旁边的车夫牛柱干脆跟劳汉三并排驾驶着马车。
顶多也就是车轴和车轮这些特别的东西,会由专门的匠人负责制作。
任谁作为一个铺子掌柜,如果有人接二连三,几乎每天都来购买自己的东西,也会留意一下。
“这么多?”
劳汉三虽然也想多运一点,但是对于现在这种局面,其实也还算满意。
这就为周围州县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巨大市场。
有些人三五成群的来到一个楼盘扫货,开发商能不知道他们是炒房的吗?
“驾!”
驽马吃力的拉着碎石往前走。
一天到晚驾车,也是挺无聊的,能够有个说话的人,也不至于坐着犯困。
牛柱回头看了看自己马车上的货物,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彭志筠对于韦宝来说,就像是炒房客跟开发商的关系差不多。
跟自己的邻居们比起来,自己的日子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韦贵妃能够在后宫中坐稳二把手的位置,自然也是因为能够随时获得韦家的各种支持。
哪怕最近长安城的马车价格已经比去年上涨了一倍,他们也舍得钱购买。
虽然走在水泥路面上,比之前的石板路,甚至是黄泥路要好走很多。
反正,水涨船高之下,以后自己还会挣的更多。
“说的也是,这多运一车货,就能多挣几十文钱,谁愿意错过呢?”
劳汉三不愧是长安城的老车夫,很多路上的马车夫都跟他相熟。
韦思仁跟邓峰今天就在雅间品尝着五合居最新的菜式。
所以,除了个别极受帝王宠爱的妃子,其他在宫里头有头有脸的妃子,背后都有娘家人的支持。
经过了几个月的整改,作为作坊城第一家实现生产的作坊,今天总算是迎来了第一辆马车下线。
但是,劳汉三也不敢装太多的碎石,既是怕驽马拉不动,也是怕自家的马车承受不了。
附近州县的商家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立马也都纷纷将自己的货物送过来售卖。
当初被大明宫修建伤了一把的邓峰,总算是缓过气来了。
自己挣到了自己想要挣的钱,剩下的就留给别人挣吧。
要知道,水泥路的修建,固然是方便了沿途各种货物运输,但是马车的价格,也不应该上涨的这么快啊。
“掌柜的,你放心。这几天,不仅城南马车行的马车被我们买下了大半,其他马车作坊的马车,也有很多在我们手中,只不过,每天耗费的钱财有点多啊。”
不吃独食的彭志筠,在长安城各个坊都能找到合作伙伴。
由于王富贵采办物资的时候,都是要求大家送到作坊城指定地点的,所以,想要做作坊城生意的商家,都得赶紧多购置几辆马车。
就像是后世农村里面自己买辆小卡车的农户,每天到处跑跑运输,一年下来的收入,肯定比种地强好几倍。
邓峰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铜钱在朝自己飞奔而来。
青砖、水泥、沙石、木料……
韦思仁心中很是的得意,年初自己就坚持不断的扩大马车作坊的规模。
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小日子过的也比一般人要好很多。
劳汉三是长安县的土著来着,祖孙几代人都居住在长安城中。
……
看到一架接着一架的马车被人拉出作坊,戴全发出了惊讶之声。
要不然,长安城最近几个月的马车价格,怎么会一直在上涨?
“嗯,我在西市经营牙行这么多年,各个坊的牙行我基本上都认识,这些人看到贩卖马车有利可图,都自发的加入其中。你不用担心,长安城这么多牙行,每个牙行跟风囤积几架马车,能够提供的钱财就不少了。”
而城南马车作坊的韦宝,也是早就发现了彭志筠的存在。
一天顶的上人家两天,甚至是三四天挣的钱。
邓峰也是经商多年的老人,对于一些货物价格的涨跌规律,也是很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手法。
除了钢铁及一部分水泥,绝大多数的材料,李宽都是安排王富贵从市面上购买。
“嘿嘿,你不也差不多嘛,每天起得比我还早,回去的比我还晚,至少比我多拉了一车货呢。”
除非雇佣上千名匠人,昼夜不停的制作,才有可能达到这个水平。
“你知足吧,就这么一架马车,除掉每天耗费的马料,你不得挣个百来文钱?这可是比以前好几天挣的还要多呢。”
韦宝就乐见其成了。
“那我就放心了,明天再去各个马车行看看,争取把所有的马车都买下来。”
宫里头的娘娘,要维持住自己的位置,时不时的给各色人等一些赏赐,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我自然清楚。为此,马车作坊旁边,我专门还新买了一块地,用来存放新制作出来的马车呢。”
依靠着一些老顾客的惯性,生意倒也还不错。
往往都是一个匠人负责一架马车,从头到尾把它做好。
当然,由于运输和成本的问题,主要是长安到凉州的水泥路沿线的一些商人才真正的得到了好处。
事实上,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
“郎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最近还真不着急卖马车,可以等修路的消息公布之后再卖,那时候,价格估计还能涨个一两成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