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只要东西好,自然有人学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户部在晋王面前扎了个大根头的事情,长安城的勋贵们很快就知道了。

一时之间,长安城的各个作坊纷纷在打听算盘的使用方法,就连阿拉伯数字也开始慢慢的被其他作坊的账房们接受了。

“王爷,最近几天,新华书店里面和算学有关的书籍卖的比往常好了很多。”

王玄策昨天汇总楚王府各个作坊和铺子的情况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以往算学这类的书籍,算是很冷门的,一天也卖不出去多少本。

但是最近新华书店是接连去印刷作坊追加印刷了好几本类似的书籍,王玄策自然对此印象深刻一些。

“王爷,您的意思是……”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自从接连在楚王府面前吃了几次大亏之后,崔掌柜痛定思痛,开始走上了一条模仿和借鉴的道路。

但凡是楚王府旗下的几家主要铺子使用了什么自己没有听说过的推广手法,自己就学。

……

“没错!户部这次在陛下面前丢脸丢大了,你让算学院搞出一个算学等级考核出来,以后每年组织一次考核,通过考核的,我们观狮山书院给他发放凭证,想必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参加。”

“王爷,说到这个算学等级考核,属下倒是想到了一件事情。”王玄策在一边补充道:“这王府旗下的作坊是越来越多了,里面的工匠多达几万人。这人一多,每个人的工钱怎么定,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工匠的水平,怎么给这些工匠提供一个上升的空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崔掌柜,我们也都要学习这什么阿拉伯数字吗?”

哪怕是原本自己都不认识的阿拉伯数字,在听到了坊间的那些传闻之后,崔掌柜也果断的下定决心,照搬!

虽然到了新世纪,这一套的划分方法不见得适用了,但是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唐来说,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并且,李宽想到前世自己的工资等级,其实也都是分成七八个大级,每个级里面再分成若干个小级,让员工总是能够不断的有向上的希望。

“你要做好准备,估计等科举的结果公布之后,会有一波人去观狮山书院。”

要不然,总是依靠自己的金手指,迟早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啊。

就比如玻璃作坊的陈大力,他对玻璃制作的了解,绝对是超过了自己。

晴儿在一旁补充了一句。

许敬宗脑子一点都不笨,很快就想通了里面的关系。

“你们放心,我已经找人问过了,新华书店有字典,也有一种叫做拼音的东西,只要有人教你们读拼音,就可以自己去识字了。”

“对啊,这阿拉伯数字,听说是楚王殿下搞出来的,我们学他干什么呢?”

李宽最重视,也是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各个作坊里面,匠人们能够有创新精神,能够有自我提升的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