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班师回朝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虽然已经算是高原上的夏天,但是昼夜温差非常大,李宽站在城墙上,还是紧裹着羽绒服。

“领取!”

怀着一丝好奇,李宽想知道系统这次的奖励到底是什么。

总不能每次都那么坑吧?

【奖励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一套】

噗!

呼!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李靖留下了两千兵马在且末城驻守,然后就带着大军班师回朝了。

站在一旁的王玄武看到李宽脸色不断变幻,好像很痛苦的样子,连忙问道。

“上回周二福来难波津,说是楚王殿下领兵出征吐谷浑了,错过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实在是可惜啊。”

……

李宽作为孙子辈,理论上也是需要守孝一年的,守孝期间不做官,不嫁娶,不赴宴,不应考。

再说,那些英语和现在有什么关系?

“发生什么事了?”

在这个年代,李渊也算是高寿了。

且末城中,十室九空。

李宽终究还是没有见到李渊的最后一面。

“只是楚王殿下回去即可!”

这比什么《初级造船技术》、《高级航海技巧》和《初级农业技巧》之类的奖励还要坑好不好?

自己虽然兴建了不少学堂,但是对于这个教材的紧迫需求程度,并不是很足啊。

“王爷,王爷,你没事吧?”

石见国。

这种时候,不管李宽跟李渊的感情如何,即刻回京的态度是不可以有任何松懈的。

五月的高原是最漂亮的时候,野已经开了,不时的有野兔在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唯一有点用处的估计也就是数理化和生物了吧?

自己总不能把语文课本里的舍生炸碉堡和五壮士之类的文章拿过来用吧?

并且,作为宫中楚王太妃唯一的亲孙子,李宽这个时候更加需要出现在大明宫。

李宽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说:“我没事,我们下去吧。过两日大军应该就要班师回朝了,本王要好好的补一补觉。”

可惜,如今的李渊已经是处于半昏迷状态,按照太医署的说法,应该是撑不过这个月了。

最近一年,李宽应该是李渊最喜欢的一个宗室子弟了,哪怕是兕子和雉奴,在李渊面前也是赶不上李宽。

“这次我们出来也有将近一年了,下次跟东海渔业的船只回长安看看,算算时间,楚王殿下应该也从吐谷浑回来了。”

就当是为这些遭遇吐谷浑人荼毒的唐人报仇雪恨了。

现在是大唐,又不是穿越民国!

由于走的是来的时候的路,所以一路都很顺利,一直到了伏俟城,碰到朝中派人过来召唤李宽的人马。

大明宫宣政殿中,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喜报,却是开心不起来。

当然,这个三年不是整整三年,一般是指二十五个月,也有说是二十七个月的。

“李忠,派快马去吐谷浑,找到李靖的大军,让李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长安城。”

按照儒家孝治天下的说法,父母去世之后,子女是需要守孝三年的。

“啊?是要大军立马回京,还是只是本王回去?”

不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孝期还是不能少的,这期间除了重要的政事,其他时候基本上都要守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